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是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也是中原突圍的外線作戰區。轄區既有豐富的“綠色生態資源”,也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基因”。近年來,我們堅持以黨建統攬全局,緊緊圍繞黨旗紅、發展綠、產業興、人民富、治理好的要求,努力守護好張灣的綠水青山,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讓紅色文化的底蘊更“厚”。深入挖掘全區紅色文化,著力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以紅色基因夯實基層黨建底蘊,凝聚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在革命老區及時搜集整理轄區黃龍、西溝等地解放戰爭中的人物故事,改造修繕柏林革命烈士紀念園,引導全區黨員干部通過緬懷革命先烈守初心、悟初心、踐初心。在東風老基地大力弘揚老一輩東風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戰天斗地”的奮斗精神,通過保護開發轄區民族汽車工業文化遺址,構筑綠色轉型、跨越發展的精神高地。在丹江庫區大力弘揚南水北調移民精神,在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大力培養黨員干部群眾的家國情懷。在脫貧攻堅一線大力弘揚優秀共產黨員熊靜先進事跡,激勵全區黨員干部全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通過挖掘各領域紅色資源,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進一步喚醒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激發責任與擔當,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動力。
讓黨建引領的旗幟更“紅”。把挖掘紅色資源和營造黨建氛圍結合起來,全域鋪開黨性教育基地建設,從城市到農村將一系列紅色地標串點成線,打造“一刻鐘黨員政治生活圈”。紅衛街道突出東風創業史建成了既有歷史底蘊又有生活氣息的政治生活館。花果街道通過放馬坪古巷改造打造了集區情和民俗于一體的紅色景觀地標。方灘鄉結合生態旅游建成了十里堵河畫廊黨建文化帶。針對不同受眾群體,搭建不同層次的紅色教育平臺,新建了全市首家支部書記學院,開辟了2家青少年紅色研學基地,積極開展村情村史、農耕文化、陶藝手工等紅色體驗。以“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為載體,引導基層黨組織開展紅色宣講、送課下鄉等活動,并將紅色教育基地觀摩學習納入黨性教育課程,把紅色教育融入基層黨建日常工作。同時,在脫貧攻堅、文明創建、疫情防控等一線,選樹了一批先進黨組織,培育了一批紅色村落,表彰了一批紅色先鋒。
讓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更“綠”。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和基層黨組織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把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納入區委黨校課程和黨員干部教育范疇。出臺《張灣區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規定》等規定,把環境質量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考核范疇。區委常委帶頭擔任13條主要河流河長,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分別擔任轄區支流河長。鼓勵“產業相近、地域相鄰”的村、企業、合作社組建片區聯合黨委,依托網格黨支部統籌區域內基層治理要素。以農村環境整治為主線,打造了316國道20公里現代農業休閑示范區,20公里西溝生態旅游休憩帶,10公里方灘渡河水體旅游觀光帶,有力推動了生態資源優勢向旅游產業發展優勢轉化,2019年獲評全省唯一生態環境質量“變好”縣域。
讓城鄉治理的能力更“強”。結合區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升年活動,全域推進基層黨組織治理能力強化提升行動,不斷補齊基層黨組織治理能力短板。提高村級黨組織工作經費,從2019年起逐年提高各村黨組織建設工作經費。建立村干部報酬自然增長機制,對當年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5萬元且無“一票否決”事項的村,按照當年新增經營性收入總額的30%對村集體予以獎勵。并可從當年新增經營性收入中村集體30%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村干部獎勵報酬。鼓勵村級黨建綜合體建設,對面積不達標、服務功能不健全的村級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按新建50萬、改擴建20萬的標準予以補助。建立后備干部履職盡責考察評價體系,對2016年以來向社區(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人員和列入社區(村)“兩委”后備干部培養對象進行“大起底”,及時由黨(工)委班子成員結對培養。對基層黨組織強化提升工作踐行常態化管理,堅持“一月一督查、半年一拉練、全年一述評”,確保各項工作責任到人、措施落實到位。(作者:李璐,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