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發現:
·最讓“空巢青年”感到壓力的三個問題是購房(28.4%)、婚戀(24.8%)和收入不足(12.6%)
· “想有自己的隱私空間”是人們選擇“空巢”最主要的原因
·“空巢青年”最為看重 “安全的社會環境”“滿意的收入”和“穩定的工作”;最期待“滿意的收入”“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和“穩定的工作”等方面的顯著改善
·“空巢青年”的社會關系網絡不如其他群體緊密,業余生活中選擇個人式活動的比例更高
·“空巢青年”個體化程度更高,但更缺乏安全感,在閑下來的時候最容易感受到孤獨
·“空巢青年”對未來并不迷茫,有 52.3% 的“空巢青年”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
·相對于其他青年群體,“空巢青年”的婚戀觀更為自由開放
·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未來我國“空巢”人數會越來越多 ;超四成受訪者認為“科技發展使得獨居生活更方便” 是促成“空巢”人口增多的重要原因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離開家鄉和親人在大城市奮斗,“空巢青年”這一群體大規模形成,并逐漸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空巢青年”指的是遠離父母及親人獨自一人居住,年齡介于20歲至39歲之間的年輕人,“獨居”是他們區別于其他青年群體最顯著的特征。“空巢青年”現象的出現與社會轉型背景息息相關。人民智庫對“空巢青年”選擇獨居的原因、生活方式以及對未來的期待等內容進行了調查,并為進一步改善“空巢青年”的生存狀態提出對策建議。
最讓“空巢青年”感到壓力的三個問題是購房(28.4%)、婚戀(24.8%)和收入不足(12.6%)
“空巢青年”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滿意嗎?這是我們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在對“空巢”和非“空巢青年”進行分析后發現,“空巢”與非“空巢青年”對生活均較滿意,且滿意度差異不大,然而在生活壓力方面,非“空巢青年”的壓力比“空巢青年”明顯還要更高。
在壓力源方面,最讓“空巢青年”感到壓力的三個問題分別是購房(28.4%)、婚戀問題(24.8%)和收入不足(12.6%)。雖然“空巢青年”享受獨居帶來的自由與輕松,也能夠樂觀面對一人生活帶來的困擾和不便,但他們在迫切希望從以往的集體生活、家庭生活、鄉土社會宗族關系中脫離的同時仍存在對親密關系的渴望,31.7%獨居三年以上的受訪者對“婚戀問題”感受到最大壓力,明顯高于平均水平。婚戀壓力在獨居三年以上和不到一年的“空巢青年”中更為普遍。
“想有自己的隱私空間”是人們選擇“空巢”最主要的原因
在“空巢青年”樣本中,幾乎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是主動選擇獨居的(92.3%)。近一半的人因“想有自己的隱私空間”而選擇獨居(47.5%),女性選擇這一選項的比例占比達到53.7%。有39.2%的人因為“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別人不同,不想受到他人影響”而獨居,選擇“一個人生活很方便”和“沒什么特別的原因,單純地想體驗獨自生活”的“空巢青年”分別占比33.5%和32.2%。相較而言,被動選擇獨居的受訪者中,有更多的人是因為“合租的朋友、同事搬走了,只能選擇獨居”。
“空巢青年”最看重“安全的社會環境”“滿意的收入”和“穩定的工作”;最期待“滿意的收入”“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和“穩定的工作”等的顯著改善
基于先前的研究,我們列出了11個“空巢青年”可能關注的問題(安全的社會環境、受人尊敬、舒適的居住環境、可靠的社會保障、穩定的工作、優美的生活環境、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豐富的文化生活、民主、公平正義、滿意的收入),并讓“空巢青年”根據每個選項的重要性和對未來提升的期待程度分別進行打分(滿分為5分)。結果顯示,“空巢青年”認為最為重要的三個內容為“安全的社會環境”(4.23分)、“滿意的收入”(4.22分)和“穩定的工作”(4.21分),而“民主”(4.07分)“受人尊敬”(4.07分)和“豐富的文化生活”(4.05分)得分則相對較低。
在“期待未來有多大程度提升”的問題上,“滿意的收入”同樣獲得了最高的評價(4.13分),其次為“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4.09分)和“穩定的工作”(4.08分),同時“空巢青年”對“豐富的文化生活”(4.00分)、“民主”(3.99分)和“受人尊敬”(3.98分)的期待并不高。
根據“空巢青年”對不同內容的重要性的評價和對未來的期待水平建立二維坐標系,通過聚類分析可以將11個項目按相互之間的距離劃分為三個維度,層級逐步升高。“空巢青年”對第一個維度關注度最高,該維度以物質層面為主,包括“滿意的收入”“穩定的工作”“可靠的社會保障”和“安全的社會環境”。對第二個維度的關注度次之,該維度以對社會環境的要求為主,包括“公平正義”“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舒適的居住環境”和“優美的生活環境”四個方面。“空巢青年”對第三個維度的關注度較低,該維度以個人和對社會更高的要求為主,包括“豐富的文化生活”“民主”和“受人尊敬”三個方面。
“空巢青年”的社會關系網絡不如其他群體緊密,業余生活中選擇個人式活動的比例更高
從調查結果來看,“空巢青年”的社會關系比其他群體更為疏遠。當問及“您有多少關系親密、可以得到支持和幫助的朋友”時,回答“一個也沒有”和“1-2個”的“空巢青年”占比59.7%,高于非“空巢青年”6個百分點。在遇到煩惱時,“空巢青年”向他人求助的頻率也比非“空巢青年”低一些。
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進一步豐富了“空巢青年”的業余生活。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空巢青年”在業余生活中選擇個人式活動的比例更高一些,排在前三位的活動分別為“看電視,電影,上網,聽歌”(51.2%)、“玩網絡游戲”(37.8%)和“看小說,雜志,報刊”(33.6%)。而非“空巢青年”業余活動形式前三位分別為“看電視,電影,上網,聽歌”(65.2%)、“和家人一起度過”(39.2%)和“看小說,雜志,報刊”(34.8%)。非“空巢青年”“和家人一起度過”的比重高于“空巢青年”14個百分點。
雖然更多“空巢青年”選擇個人式活動,但他們卻對自己的業余生活評價更高,有25.9%和36.4%的“空巢青年”認為自己的業余生活非常豐富或者比較豐富,而選擇這兩個選項的非“空巢青年”僅占8.9%和22.8%。
“空巢青年”個體化程度更高,非“空巢青年”反而更孤獨
“空巢青年”與非“空巢青年”在心理特征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空巢青年”自尊得分和個人主義得分要高于非“空巢青年”,安全感分數則呈現出相反的趨勢。
“空巢青年”一定孤獨嗎?從對“空巢青年”業余生活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該群體的生活同樣豐富多彩。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中,發現“空巢青年”經常或者偶爾感到孤獨的頻率比非“空巢青年”低5.9個百分點,“閑下來的時候”(44.5%)和“睡覺之前”(29.5%)是“空巢青年”最容易產生孤獨感的時刻。每個人都有排遣孤獨的方法,有40.6%的“空巢青年”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圈”,有30.3%的“空巢青年”選擇“增加與家人的聯系頻率”,選擇“談戀愛”與“在工作中努力奮斗”的較少,分別占14.1%和12.9%。認為“緩解不了”的則幾乎沒有。
“空巢青年”對未來并不迷茫,52.3%的“空巢青年”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
調查結果顯示,“空巢青年”對未來充滿希望,有20.1%的“空巢青年”表示對未來非常有信心,表示比較有信心占比37.8%。當問及“對未來是否有計劃”時,有52.3%的“空巢青年”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明顯高于非“空巢青年”的比例(30.4%),僅有1.6%的“空巢青年”表示對未來沒有規劃。
“空巢青年”的選擇可能是出于生存的需要,也可能是為了更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我們不應只關注他們在獨居過程中產生的焦慮與困惑,更應該發現他們選擇生活方式的能動性和控制力,給予“空巢青年”充分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相對于其他青年群體,“空巢青年”的婚戀觀更為自由開放
“空巢青年”不同的生活選擇與其特殊的社會關系使婚戀觀念與婚戀行為深受其生活方式的影響,顯現出了一系列的新變化與新特征。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父母反對您的結婚對象時,您會怎么做?”有61.9%的“空巢青年”會選擇“堅持自己的選擇”,相較而言,非“空巢青年”中這一選項的比例為51.3%。
“空巢青年”對離婚的接受度也更高。對比結果顯示,有26.6%的“空巢青年”認為“離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非“空巢青年”高出近7個百分點。這種觀念的改變源于人們開始基于自身的發展和成長來考慮問題,這在個人主義更為明顯的“空巢青年”中體現得更為清晰。
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未來我國“空巢”人數會越來越多;超四成受訪者認為“科技發展使得獨居生活更方便” 是促成“空巢”人口增多的重要原因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空巢”生活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選擇。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相似的結論,有78.3%的受訪者認為“空巢”人數會越來越多,認為“空巢”人數會變少的僅占13.5%。人們對“空巢”人數越來越多這一現象的評價存在一定的分歧,有47.4%的受訪者認為“空巢”群體的日益龐大“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另有41.4%的受訪者對“空巢”的看法相對消極,他們認為“空巢”者越來越多意味著“人們越來越不愛與他人接觸”。
科技發展、社會規范以及人們的觀念變化都是使得“空巢”生活受到更多人選擇的原因,其中有43.3%的受訪者認為“科技發展使得獨居生活更方便” 是促成“空巢”人口增多的重要原因,41.8%的受訪者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疏遠”讓“空巢”成為了更多人的選擇。
“空巢青年”對社會中“空巢”這一現象的理解更為積極,有超三成的“空巢青年”認為社會更為接納“空巢”者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選擇人際關系疏遠這一選項的“空巢青年”的比例則比非獨居者少了8個百分點。
(報告還對“空巢青年”婚戀問題、對獨居生活的適應程度等內容進行了調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因版面承載內容所限,僅在此呈現部分內容,掃碼可獲取本報告完整版。)
【執筆:人民智庫研究員 尹澤軒】
責編:臧雪文 / 王茂磊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