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生產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水利、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還是農業機械,良種化肥農藥大棚,倉儲加工運輸,等等,都是工業時代的產物,而不是靠農業自身發展起來的。
農業通常被稱為第一產業,這是一種容易引起誤解的說法,讓人認為農業本身是最基礎的產業,為第二第三產業提供支持。先要大力發展農業,才能發展制造業、服務業等其他產業。
但實際上,理論和歷史都已經表明,農業雖然重要,但發展農業的關鍵卻不在農業本身,而在農業之外。從第一產業到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路線是套用自然科學物質因果規律,并不符合人類社會的經濟規律。
生產要素分為勞動和資本兩大類。早期資本積累不足,生產要素投入以勞動為主。但以種植業為代表的農業,生產過程受氣候等自然環境影響很大,時間跨度長,又需要大量空間(土地)。在此情況下,限于人自身的特性,農業并不能成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給定土地資源,持續投入勞動要素,很快就會達到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臨界點。超過這個臨界點,繼續增加勞動投入的凈收益將為負值,生產將停滯甚至倒退。換言之,農業將不能消化更多的人口。歷史上,最早通過不斷開荒拓土來供養多余人口,當一國之內可耕種的土地開發完畢后,人口的持續增加就會導致人與人或人與自然的激烈沖突,最后往往是以戰爭、饑荒等殘酷的方式減少人口到臨界點以下。這就是馬爾薩斯陷阱。
但是,當制度條件適宜時,多余的人口也可能有另一種消化方式。18世紀的英國,在國內較為和安定平的環境下,人口不斷增加,沒有土地的“無產階級”高達數百萬之眾。這些人聯合起來,進行以紡織業為主的制造業生產。相比農業,制造業較少受時空限制,能更好地發揮勞動分工的優勢。很快,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社會財富和投資迅速增長,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工業革命則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反過來作用于農業,推動農業進入現代化。
現代農業生產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水利、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還是農業機械,良種化肥農藥大棚,倉儲加工運輸,等等,都是工業時代的產物,而不是靠農業自身發展起來的。說得更直接點,現代農業的基礎是資本加技術。例如,現代化農業的代表美國,就是工業先行,以工業促進農業,在這一過程中,農業人口大量減少,但產量和效率卻大幅度提高。這符合經濟規律,其他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國家也有類似情形。
可見,首先需要破除靠“人海戰術”、靠大量投入簡單勞動就能解決農業發展問題的誤區。農業其實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才投入。而這又以一些基礎條件為前提,包括:一、相當的資本積累可供投資(除了資本品,人才也要靠資金來培養或引進);二、適合資本投資的復雜制度。
經過工業革命后兩三百年的發展,全世界范圍內已經積累了大量資本,只要國際投資相對自由,資本本身已不是問題。但投資與現貨買賣不同,是在當前投入資金,期望在未來獲得投資收益,這需要較為復雜先進的契約制度和產權制度,而這正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短板。如曼瑟爾·奧爾森(Mancur Olson)的總結:“雖然低收入社會獲得了大部分可自我執行的貿易的收益,但是他們沒有實現專業化和貿易的許多最大的好處。他們沒有公平執行合同的制度,因此他們失去了那些需要公正的第三方執法的交易(比如資本市場的交易)的大部分收益。他們沒有能夠確保產權長期安全的制度,因此他們失去了資本密集型生產的收益。這些社會中的生產和貿易因錯誤的經濟政策以及私人或公共的掠奪而進一步受到阻礙。當存在一系列復雜的市場時,所出現的錯綜復雜的社會合作,需要更好的制度和經濟政策,而這是大多數國家并不具備的。”
中國的農業問題的根源也主要在于現行制度對資本和人才的流入構成了障礙。一些觀察者認為農村人口的減少導致了農村凋敝和農業衰落,這實在是顛倒了是非。農業人口減少是工業發展特別是制造業發展的必然的良性結果,農業振興要靠制度建設,而不是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上。
(作者為西南民族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