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發展要求從規模導向調整到顧客導向上來——規模領先并不是真正的領先
企業規模越大越好嗎?人們之所以追求規模,是因為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認為“規模”具有下述三大魅力。一是讓企業在行業中有個更好的位置。但這并不決定企業在行業中的位置。二是一定的規模對整合資源有幫助。創業企業相對于有規模的企業在合作時比較弱勢,但這并不決定企業擁有的市場。三是規模幫助企業在競爭中獲得話語權。企業間競爭,規模大的有好處。但企業與顧客之間,規模沒有太大的好處。
因此,規模領先并不真正代表市場領先,一味追求企業規模并不代表具備市場能力。我在持續跟蹤中國領先企業的發展和變化時發現,規模領先并不是真正的領先,規模可以讓企業領先,但是無法讓企業持續領先和發展。
如果因為追求規模而忽略和偏離了原有的定位,忽略了顧客價值,最終會喪失市場,所以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但是越大越好的思想在很多經理人的頭腦里根深蒂固。其實,對于顧客而言,規模的大小并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顧客真正關心的是企業為顧客帶來什么樣的價值,并且他們是否能夠感受到這些價值。
還有一點需要大家重視的就是:巨大的企業規模對招募優秀經理不利,所以需要建立充滿活力、開明的企業文化來彌補不足。這就是我們常常習慣稱之為“大企業病”的現象。杰克·韋爾奇就明確地說過:吸引優秀經理人的不是企業的規模,而是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
如果回顧企業發展的歷史,我們也承認曾經有一個時期,企業規模越大,批量越大,成本越低,收入越多,就可以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隨之而來的就是產品品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數量的增加使得單位成本下降,規模似乎牢牢地把顧客給吸引住了,因為大規模營造出一種長盛不衰的假象,增強了人們對品牌的信任程度。
過去,的確規模越大越好,因為成本更低,利潤更高,創新更易,品質越好。但是為什么今天,大企業就無法獲得這些優勢了呢?
因為時代變了。早期規模能夠帶來優勢,是因為市場處在供不應求的階段,這些大企業鮮有競爭對手,他們擁有大量的訂單。在這個時候,首要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多地生產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此時市場是基于需要,而非基于價值。另一方面,在這個時期,顧客相對于大企業來說力量非常弱小,根本沒有任何話語權,只能接受大企業的任何判斷。但是,隨著技術革命的到來,規模的神話被打破。
第一,競爭環境的改變打破了顧客和企業之間的力量平衡。今天,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顧客是不足的。顧客服務和提高生產能力的重要性開始有所改變,顧客的權力開始超越生產者的權力,顧客開始具有話語權。
第二,技術改變市場結構。科技的進步,使得盈利模式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以往用規模來獲得市場占有率的格局,開始受到技術帶來的沖擊。因為技術,使得規模效益慢慢移向那些小企業了。
時代改變要求我們必須調整企業的導向,從規模導向調整到顧客導向上來。今天全球市場出現的變化更為激烈和復雜,科技和資本投資出現歷史性飛躍,眾多風險投資企業擁有著巨大的資本,使市場準入門檻大大降低,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造就了一批新生的競爭力量。 而且在大部分行業里,生產能力大于現有的實際需求,所有這些市場要素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所以,如果再以規模為導向就違背了市場的現實,因為規模的本質是競爭,而不是顧客。
無論外部環境怎么變化,做經營的人都必須牢記:真正影響企業持續成功的主要重心不是企業的規模,不是公司的戰略目標,也不是發展戰略和運營管理的流程,而是專注地聚焦于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力量。
為顧客創新價值,這是真正驅動增長的來源。中國現在的經濟體量,哪怕漲1個點,對于一家企業來講空間都是足夠的,如何借助于新技術,如何借助于你對顧客價值的理解,去真正為顧客創造價值,這才是根本。
(作者為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