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整體的行政安排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各個部門分派的工作,到了基層常常是少數人在做。基層工作人員時常承受著巨大壓力,還被要求簽署“責任狀”,導致負擔過重。然而,基層減負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有可行路徑的。通過克服官僚主義,以基層減負切實帶動基層治理,讓基層工作人員沒有怨聲載道,只有動力滿滿。
【關鍵詞】基層減負 基層公務員 官僚主義
【中圖分類號】D261.3 【文獻標識碼】A
粗粗看起來,“作為、擔當、問責”與“基層工作減負”是兩個相沖突的要求。但事實上,它們反映的正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為了克服一種現象——官僚主義。
早期的“官僚”原本沒有貶義,指的是在法國為國家收稅的官局里的工作人員。官僚體制是一種科層結構的金字塔形的管理體制。以上級命令、部門管理領域和權限分工、文牘主義、非人性化管理為特征。但是,在官僚機構長期的運行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守一塊的工作方式和部門利益固化的工作慣性,滋生出了官僚主義,這是一種官本位的現象:官員將自己封閉在官位保護的外殼里面,發號施令,遇事不親臨一線,不身體力行,不擔當負責,習慣于指揮其他人工作;不愿意做具體工作、難度大的工作、基層的工作,只爭奪權勢,樂于表現,應付和獻媚上級,以換取晉升的機會,成為更大的官僚。為了顯示工作成就,就多開會、多做表格、多抄文件,吹毛求疵,導致文山會海,形式主義泛濫,給基層一線工作人員造成了極大的工作壓力。一些基層業務部門的公務員說:“我們現在是上班開會,不得不去;下班后再擠時間做本職工作,或者忙里抽空面對基層服務對象,打疲勞戰,心情和態度無法好得起來,身心健康也受影響。”
基層工作往往負擔較重,表達的需求卻較難得到回應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政機構綜合改革力度大、牽涉面廣,要在基層理順,還需假以時日。在中央要求勤奮努力,服務人民的時候,一些領導不會干、不愿干、不能干的問題就開始凸顯。于是,部分干部只能訴諸形式主義,顯示忙碌、做無用功、創造工作,給自己,特別是給基層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
事實上,我國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基層的工作紛繁復雜、十分繁重。有過去一直存在的問題,有改革過程中部門變動、官員變動等變成無人管的問題,還有不少改革開放、移民拆遷、新生活方式帶來的新問題。但基層單位行政級別低,人力、物力、財力、管轄權力等都不足以解決已存在和不斷出現的問題。社區缺乏行政資源,在人才資源、政策資源方面依賴性強,政策反饋和影響能力弱。一方面,自上而下傳達的政策,基層常常出現執行能力減弱的情況;另一方面,基層需求反映到上級部門“音量不足”,很多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比如,高質量的社區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社區硬件環境,而這些硬件環境的管理條例出自住建、交通、規劃部門;良好的組織設置、政策保障、人員配額和基本管理規則,這些一般需要組織、編制、街道、政研部門來協調;社區組織和社區文化的建設,這些需要民政部、文化部的協調……也就是說,基層社區面臨的問題,社區并沒有足夠的力量解決,也沒有能力協調各上級部門。而一些上級部門,各管一攤,碰到需要在社區層面協調的工作,長期扯皮,問題得不到解決。整體的行政安排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各個部門分派的工作,到了基層常常是一個人來做。做不過來就施加壓力,要求簽署“責任狀”。
眾所周知,“責任狀”是“軍令狀”的翻版。“軍令狀”則是軍隊在完成重要的攻堅戰時采取的一種特殊的激勵安排。往往配以高額的物質激勵和嚴厲的失責懲罰,常常需要用生命的代價來問責。不打仗時簽“責任狀”,有比照“軍令狀”的意味,高壓推動工作的完成。不少短期行為的豆腐渣工程、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都是這種方法的結果。和平建設的條件下應該注重的是建設、和諧和不斷地改進,這種條件下簽訂“責任狀”,就好比用蒸汽大鐵錘砸銅鑼,得到的不是想要的銅鑼響聲,而是被砸碎的銅鑼。“責任狀”常常是個假形式,是不能執行的“廢紙”。
少簽“責任狀”,多下真功夫
按照現有的行政體制和行政方法,基層減負是有困難的。現有的行政體制是上有機構,下必有相應的單位和人員來支持。而下面的單位往往存在人員、編制、資源不足等問題,沒有任務時人浮于事;任務一來,排山倒海,難以應付。基層單位橫向抽調人員,安排工作的困難大,特別是不同上級部門同時攤派工作,需要同步推進的時候,基層工作人員就會顧東不顧西,顧頭不顧尾,十分忙亂。
那么,既要基層把工作做好,又要給基層減負,可能嗎?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上級部門把工作理順,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不做二傳手,不把不必要的任務派給基層,基層自然就減負了。比如說,考察扶貧成就,設計好評估標準,自己抽查就行,不必讓基層反復填表。到基層巡查,不需特殊接待,自己找點、立點,探討問題。要想真正了解基層情況,就要扎在基層,這本身就是對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的一大挑戰。
在國家領導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給基層減負,讓廣大奮斗在一線的基層公務員有更多的時間為人民服務、做好工作、推動黨的大政方針有效執行的背景下,基層減負也是一個重大國策,是深化黨政綜合體制改革,構建現代治理體系的重要抓手。有國家領導人的支持,有提高基層公共服務能力的訴求,基層減負就不僅是何以能,而是必須能的大問題。
為此,要有效給基層減負,可以從幾個方面努力:
主觀意識上克服官僚主義思維,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不做工作上的二傳手,身體力行,設定和做好本職工作,哪一級的工作哪一級解決,不層層細化和加碼,基層的工作由基層自我調節和完善。加強基層黨員和黨組織認真擔當、一心為民、模范表率和引領風氣的作用,帶動基層干部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風尚,提高社會誠信度,加強國家和社會治理的軟實力。做到不立“責任狀”,任務照樣干;不靠層層壓,工作絕不差。
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理順各級政府之間的工作關系,構建現代基層治理體系,加強基層治理能力,權力、資源、人才下沉,讓他們服務于一線的民生工作。在合適的政府層級,打造基層綜合治理平臺。如前所述,很多基層問題根據基層現有的制度安排、資源能力和行政能力并不足以解決,要靠對不同上級部門“求爹爹告奶奶”的方式尋求解決,責權并不相配。在系統性行政體系改革完成之前,構建綜合性的基層治理平臺,與有能力解決問題的部門進行協調,承接任務,提出訴求,為基層提供一站式服務,綜合解決基層的問題,并確定問責方式,給一線基層工作人員減壓。
減少文山會海,減少文件轉發,減少表格,減少沒有意義的匯報和公文,避免過度留痕。同時,加強技術方法的使用。充分運用信息平臺進行工作、民事服務和政務服務的溝通。到目前為止,在信息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許多單位還強調要紙質復印件,在簽字可以模仿和電子粘貼的情況下,很小的事情也強調要親筆簽字,忽略區塊留痕技術,出現許多明知荒唐和不合理、不必要的要求,人為創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建立可證明和具有合理性的工作原則,用好技術,提高服務意識和效率意識,提高人性化管理的能力,營造科學、高效、和諧、友善、文明、理性的管理文化,讓基層工作在高誠信度、高群眾支持、低工作壓力、無不合理重負的條件下運行。
(作者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責編/周小梨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