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將至,許多家長已經開始琢磨著安排孩子上哪個培訓輔導班了。
傳單、報紙、橫幅、公交、地鐵等載體,培訓廣告鋪天蓋地,更多的家長是通過“朋友圈”口口相傳報班。
剛擠進了一個培訓班的群,群內老師發(fā)的“群規(guī)五條、上課三戒、注意事項N條”撲面而來,除了繳費金額、時間地點、內部資料禁止外泄等內容外,就是一些比較拽的“輔料”了,比如,下午5點前未繳費的視為放棄名額;外地市區(qū)的限定在某日來報名;家長一律禁止入內;以復雜的字母加數字編號進行分班;某某班額度已滿、新增班還有多少名額等等。
通過不斷地變著法子販賣“焦慮、緊張和資源稀缺”,這類培訓班非常自信,好像完全主導了“賣方市場”,根本不愁招不到學生。這些精心制定的“行規(guī)”,導向是為了更好地輔導好孩子,不過也有一些明顯的“痕跡”。
典型的饑餓營銷。分時段限量放出擬招錄的培訓名額,分設多個班級,稀釋招生總數,反復強調今天不報明天可能某個專題班就滿了;加價限時,在特定時間段內,以某個價格確定班次設置,輔以師資、硬件配套說明,讓人覺得“物超所值”。那種以前的最先報名、讓利打折的培訓班,反而讓家長疑慮培訓班是否在自降身價、招不到人了。
營造神秘主義。進入培訓班,許多是各類“國”字號協會、行業(yè)或者機構頒發(fā)的獎牌、獎杯和師資力量證書,頓時覺得這里是一家?guī)熧Y力量雄厚、辦學質量過硬的培訓機構,到底誰頒發(fā)的、是誰授課難以細究;開始培訓后,孩子送進去,家長就一律止步,寒假中這類短期的快餐式培訓班也幾乎沒有公開課,想了解實時的上課內容也基本沒有機會。
以結果為導向的包裝。培訓結束后,孩子的作業(yè)、作文或者其他作品,一般相對較好,輔導老師閱改認真、演算批注清晰,還有的在培訓班內部的報紙、公眾號上能獲發(fā)表,并且第一時間在培訓圈內分享,學生和家長皆感欣慰。可是開學后,感覺好像又不是學校里的那個“節(jié)拍”。
培訓班結束后,到底對孩子的作用有多大,也可能有用、也可能基本沒有用處,也沒有現成的質量評估參數。此外,通過寒假培訓為孩子至少創(chuàng)造了和同學相處的時間、至少沒有在家“散養(yǎng)”度假,也為家長自己爭取了工作時間,看起來是一個培訓班、家長、孩子“三贏”的結果。
美國社會學家托夫勒認為,力量來自三個方向,即暴力、財富、知識。這些培訓機構抱著“分杯羹”的心態(tài)“販賣知識”,缺少了一個核心認知,即力量來源除了這三個方向,更應來自“信仰”,對師德的信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仰。唯有信仰,才能用心教育。
優(yōu)秀的校外輔導機構對學生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要進一步加強機構、硬件、師資的標準化治理,以更高標準規(guī)范準入門檻,完善退出取締機制,及時權威發(fā)布培訓輔導認定信息,加大優(yōu)秀師德品行兼優(yōu)教師的鼓勵激勵和選樹宣傳,通過政府、行業(yè)、社會的協同共建,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tài),真正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辦教育。
(作者:馬春陽,如皋市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