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解決好貧困地區的“三農”問題,實現農業的全面升級、農村的全面進步和農民的全面發展,需要抓住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雙重機遇,在擺脫貧困的基礎上乘勢而上,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具體目標,努力探索適合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模式,積極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實現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共同富裕。
關鍵詞:脫貧攻堅 鄉村振興 “三農”問題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問題,先后制定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對中國貧困地區而言,這是擺脫貧困實現發展的雙重機遇。在擺脫貧困的基礎上實現鄉村振興,是關系貧困地區發展的戰略性問題。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僅意味著消除貧困和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民生,但尚未實現共同富裕。當前,城鄉差異、區域差異、貧富差距仍然較大,因此,在擺脫貧困之后推進鄉村振興,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擺脫貧困如果只是意味著“兩不愁三保障”,就只是滿足了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需求,是較低水平的小康,并不算富裕。國家富強離不開人民富裕,貧困地區的人民也向往富裕的生活,因此繼脫貧攻堅之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是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邏輯。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農業關系到中國人的飯碗,必須推進農業現代化,確保糧食安全;農民(農業人口)占中國人口的多數,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中國的小康,沒有農民的富裕就沒有中國的富裕;農村占國土面積的絕大部分,中國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任務是農村的發展。而要徹底解決貧困地區的“三農”問題,需要緊緊依靠鄉村振興這一根本途徑,實現農業的全面升級、農村的全面進步和農民的全面發展。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也有充分的現實可能性:
脫貧攻堅奠定了走向鄉村振興的基礎。經過脫貧攻堅擺脫貧困之后,貧困地區不僅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到脫貧標準,而且還具備了自我發展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包括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政務、醫院、學校、文化、娛樂等公共服務,以及適合貧困地區發展的產業基礎等。鄉村振興就是貧困地區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快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邁進。
脫貧攻堅的利好政策將為鄉村振興繼續發力提供保障。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要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提出了“四不摘”要求,即:“貧困縣黨政正職要保持穩定,做到摘帽不摘責任。脫貧攻堅主要政策要繼續執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貧工作隊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幫扶。要把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監管。”這些指示,將為貧困地區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同時,脫貧攻堅加深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從而提振了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的信心。
脫貧攻堅激發了貧困地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精準扶貧中強調“五個一批”,其中“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將會長期發揮積極作用。“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加大對貧困地區教育扶持力度,通過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技能教育等,提升貧困地區人口素質。同時,通過對貧困人口的思想教育,使他們摒棄愚昧和懶惰的思想觀念,從而充分激發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這也是貧困地區走向鄉村振興的根本動力。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現實困難和挑戰
“脫貧攻堅”難以實現“脫真貧、真脫貧”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提高脫貧質量,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然而在脫貧攻堅實踐中要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卻十分困難。一是容易造成新的不平衡,產生新的矛盾。對于貧困地區而言,貧困戶與非貧困戶之間只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略有差距,然而在精準扶貧資金和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很多貧困戶的實際收入已超過非貧困戶自食其力所獲得的收入。這將造成新的不平衡,繼而會產生新的矛盾,甚至導致人民群眾對干部、對政府的不信任,助長“等、靠、要”的不良風氣。這個問題在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貧困縣與非貧困縣之間同樣存在。二是貧困地區的發展缺乏可持續性。當前脫貧攻堅在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情況下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對于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而言這種運動式、規模化的扶貧是外在的、被動的,難以常態化,一旦外在扶貧力量撤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能否長期擺脫貧困并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難題。三是數字脫貧不等于真正脫貧。目前精準識別所依據的標準雖然較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而有差異,但在當前高物價條件下,總體標準線仍然偏低。貧困戶即使按脫貧標準出列了,其生活水平也并沒有獲得根本改善,這樣的脫貧是不具備說服力的。概括而言,如果脫貧攻堅不扎實,鄉村振興就缺乏堅實的基礎。
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還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
貧困地區的產業以傳統的農業(種植、養殖)及農產品加工為主,交通不便或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惡劣是區域性貧困的根源。在現有的自然條件下發展產業,必須走科學化、集約化、市場化道路。然而,當前貧困地區扶貧產業在科學化、集約化、市場化諸方面都存在較多的制約因素,產業扶貧成效較差。以湖北省咸豐縣為例,幾乎每個貧困村都按照“公司+村”“機關+村”或“農戶+村”等模式創辦了村集體經濟,但一半以上的貧困村的集體經濟收入低于1萬元,甚至很多貧困村是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空殼村”。也就是說,一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不足以讓一個三口之家脫貧。咸豐縣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數據表明深度貧困地區的產業扶貧成效較差。沒有產業支撐,貧困地區要實現“真脫貧”都有困難,要走向鄉村振興更是不易。
貧困地區人口大量流失,人才嚴重匱乏
貧困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場人才,然而當前貧困鄉村大多數青壯年人口都外出務工,導致勞動力嚴重不足,有知識懂技術的人才更是匱乏。以湖北省咸豐縣海龍坪村為例,全村共有戶籍人口911人,其中18—65歲勞動人口581人,其中有328人外出務工或上學,占勞動人口的56.5%,其余的勞動人口大多是婦女、老人或殘疾人。他們既缺乏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也不具備充分的勞動能力。就黨組織而言,海龍坪村共有黨員43人,其中65歲以上的黨員有21人,另有16名青壯年長年在外務工。留在村里的年輕黨員數量過少,嚴重影響農村基層黨組織功能的發揮。農村缺乏人才,甚至連人口都不多,因此鄉村振興面臨“為誰振興,靠誰振興”的難題。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整體不高
對于貧困地區而言,改善基礎設施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是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的基礎。在脫貧攻堅階段,國家投入大量的扶貧資金,用于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貧困村輸電工程、村村通公路、戶戶通步道、戶戶通網絡、土地整治、異地搬遷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礎條件,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措施是基于脫貧標準來建設的,尚不能滿足鄉村振興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例如一些貧困村雖然建好了飲水工程,但缺少標準化水廠的設備和技術,飲用水無法做凈化和消毒處理;有些貧困村雖然建好了村級公路,但其寬僅有3—3.5米,只能容納一輛車通行,車輛交匯或調頭困難,增加了交通安全隱患;雖然很多貧困村實現了每戶通電,但多數鄉村只支持照明供電,而不是工業所需的三相供電,制約著農村產業的發展;在公共服務方面,目前的扶貧資金多用于發放教育、醫療補助,對于學校和醫院的建設投入嚴重不足,不僅導致場地、設施落后,而且缺乏穩定的中小學教師和鄉鎮醫務工作隊伍。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策略與路徑
“脫真貧,真脫貧”,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
貧困地區的貧困發生率較高,“貧困”是一種普遍現象。導致貧困的根源主要是自然條件惡劣、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水平較低等。因此,貧困地區在應對這種由共性原因而導致的“普遍貧困”時,需要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地區發展能力。
同時,為了避免精準扶貧政策和資金過分傾向特定貧困戶而出現新的矛盾,在精準識別環節應把“貧困線”調整為“貧困區間”,并將“多維貧困”依據從定量判斷轉向定性判斷,把農民分成“富裕”“一般貧困”“明顯貧困”三個層級。其中,“一般貧困”群眾占比較大,應當是深度貧困地區重點扶持的對象,而“明顯貧困”群眾是少數,采用特殊措施重點扶持或采用政府兜底即可。此外,為了確保貧困地區在擺脫貧困之后還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應注重“扶貧先扶志(智)”,充分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其知識水平和思想覺悟,增強其自我發展的能力,變被動脫貧為主動脫貧,變物質脫貧為精神脫貧。
多措并舉,鋪就通往“鄉村振興”之路
首先要科學規劃。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規劃既要考慮國家“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觀目標,又要結合鄉村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目標;既要結合但又要高于當前脫貧攻堅、精準脫貧的“兩不愁三保障”標準,著眼于“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
其次要探索適合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模式。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必須走科學化、集約化、市場化道路。所謂科學化,就是培養或引進人才、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堅持科學種植、科學養殖、科學加工、科學儲運;所謂集約化,就是通過合作社或企業化的集約經營,統一產品規格,擴大生產規模,從而產生規模化效益;所謂市場化,就是通過市場手段配置資源,同時打開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的銷售市場。這就需要充分激發幫扶企業在資金、技術、管理、市場方面的優勢,按“企業+合作社”的模式,帶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避免農村產業的盲目性。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將農村建成企業的廉價原材料產地和廉價的勞動力市場,造成企業對農村新的盤剝。例如,農民可以以土地使用權入股,參與生產、經營和管理,除了工資之外農民還必須有分紅,以確保貧困農民通過產業發展實現脫貧致富。
最后要留住人口,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人口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素,“空心村”既沒有振興的必要,也沒有振興的依靠。為此,一是要打破原來以小組為單位的區劃,以村為單位重新進行規劃,在生產生活和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建設村民居住區,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從而留住人口;二是要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發展地方特色產業,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運作,吸引年輕勞動力在當地就業從而留住人口;三是要加強對農村職業技術人才的培訓,并鼓勵他們在家鄉就業創業,從而為鄉村振興提供專業化人才;四是要適當提高鄉村黨員干部的待遇,建議村黨支部書記專職化,其待遇可以參照鄉鎮公務員,有了良好的待遇保障和發展前途,年輕黨員會更愿意回鄉發展。
【本文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湖北省咸豐縣大路壩區公委委員、武裝部長莫群,湖北省咸豐縣活龍坪鄉海龍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何方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1]江麗、周碧靜:《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校服務策略研究》,《鄉村科技》,2019年第23期。
[2]楊曉軍:《全面發揮縣域經濟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國家治理》,2018年第43期。
責編:羅 婷 / 司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