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前沿理論 > 正文

增強政府的生態精神與生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這對政府的生態精神與生態情懷提出了要求。

大力增強政府的生態精神

政府的生態精神是對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宗旨、境界、追求和意志品質等方面的高度概括。政府如何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尊重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積極履行保護生態的職能,如何平衡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是考察一個政府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因為,生態效益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長期效益、代際效益、終極效益,無視生態效益的政府,很難說是真正負責任的政府、具有戰略眼光的政府。

政府的生態精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一理念應該指導政府整個管理流程,在所有的工作中都要避免人與自然的對立。深刻領悟人與自然的共處就是共贏。第二,深刻認識科技必須與倫理統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了福利,但它是雙刃劍,科技的快速進步,也給人類帶來了難題甚至威脅,科技發展必須要由倫理引路和調控。

政府應該飽含生態情懷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精神引領,以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這種精神源于對生態環境深深熱愛、對美好未來無限憧憬的生態情懷。

革命烈士方志敏在他的散文《可愛的中國》里寫道:“以言氣候,中國處于溫帶,不十分熱,也不十分冷,好像我們母親的體溫,不高不低,最適宜于孩兒們的偎依。以言國土,中國土地廣大,縱橫萬數千里,好像我們的母親是一個身體魁大、胸寬背闊的婦人。”“其實中國是無地不美,到處皆景。”正是這種情懷,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激勵著仁人志士為保家衛國奮斗犧牲,在和平年代激勵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山川秀麗鞠躬盡瘁。只有擁有對青山綠水的依戀,對大自然所有生靈的關愛的情懷,才能喚醒人們去建立保護生態環境的秩序、鼓舞人們保衛大自然。

政府的生態精神與生態情懷決定了其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增強政府的生態精神和生態情懷,要始終重視避免發展上的極端思維和行為,做到發展的速度與管理提升的速度同步,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的質量重于形式。

第一,無論跨越式發展、超常規發展還是彎道超越,都始終不能忘記按規律發展、按科學發展,必須重視自然的、內生的、生物學意義上的發展,拒絕超越能力的發展。人類文明史告訴我們,一個種族、一種文明開始沒落的表征往往是環境惡化,濫砍濫伐—水土流失—農業衰敗—文明消失。現代化不應該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現代化。當下,社會上存在著“理性的無知”現象,即明知對生態環境危害甚至破壞,但因為這種后果不會馬上到來,不會危及當下,于是,就干擾甚至屏蔽有用信息。例如,當下,環境執法過于嚴格會影響企業生存,造成社會就業壓力,阻礙地方經濟發展的論調仍十分盛行。這種“理性的無知”,必須及時予以制止。

第二,在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執行、控制、糾偏中強化生態精神和生態情懷。當前,最缺的不是規劃設計能力而是規劃糾控能力。設計是規劃的首要任務,糾控是規劃的重要任務。糾控是完成規劃的保證。現實中,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成為“鬼話”的魔咒,就在于規劃喪失糾控能力,執行缺乏嚴肅性。要加強考核,保障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始終保有昂揚的生態精神。

第三,從經驗型發展到規律型成長,牢固掌握常識,深刻通曉常規,理性追求特色,謹慎對待奇跡。深刻認識“不變”與“萬變”的道理。要在原點、原理、原則上堅持不變,在方法、方案、方向上順勢應變。很多地區生態環境變好的現實告訴我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是可以相互包容、相互促進的,兩者都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把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統一起來,合而為一,是各地需要長期探索求解的重大課題。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

[責任編輯:張迪]
標簽: 環境   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生活   環保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