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依次為小說《紅巖》《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喬廠長上任記》書影、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照、小說《人世間》書影、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楊善洲》劇照。
制圖:蔡華偉
核心閱讀
無論是注重描寫客觀現實的現實主義作品,還是注重抒發情感的浪漫主義作品,文藝終究離不開時代生活為其提供豐厚的素材、不盡的滋養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精神,文藝發展只有立足時代生活,凝聚時代精神,才能無愧于時代,并成就這個時代的文藝
文藝是塑造靈魂的工程,要用最好的精神食糧滋養人們心田,用真善美的充沛力量感染人們情感。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激發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這是文藝引領作用的具體體現。求真向善趨美是人生命的自然律動,也是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不竭源泉
自古以來,無論東方還是西方,能夠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都是緊隨時代步伐、反映時代生活、凝聚時代精神、引領時代發展的優秀作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藝與時代的緊密關系。2019年3月4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工作者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反映時代生活、凝聚時代精神、引領時代發展不僅是文藝的核心要義和本質追求,也是文藝的重要歷史使命。
反映時代生活是文藝的內在要求
文藝是時代的鏡子,反映時代生活是文藝的內在要求。列寧評價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稱贊他“不僅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而且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從深度和廣度上反映了俄國十月革命前夕的社會情狀”。文藝以時代生活為沃土,沒有生活,文藝創作便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文藝創作盡管具有想象性和虛構性,有廣闊的自由創作空間,但這些想象和虛構始終建立在現實生活基礎之上。即便《西游記》《聊齋志異》這些從表面上看和現實生活沒有太大關系的作品,也都是時代生活藝術變形的結果。魯迅評點《西游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事態,加以鋪張描寫”,郭沫若稱贊《聊齋志異》“畫人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可謂是對文藝深刻反映時代生活的認可。難以想象如果沒有現實生活做基礎,這類作品將如何存在。無論是注重描寫客觀現實的現實主義作品,還是注重抒發情感的浪漫主義作品,文藝終究離不開時代生活為其提供豐厚的素材、不盡的滋養。
縱觀歷史,在經歷時間淘洗之后,那些依舊璀璨奪目、備受歡迎的文藝作品一定是深刻反映時代生活、展現社會風貌的作品。老舍話劇《龍須溝》以主人公程瘋子在舊社會由藝人變成“瘋子”,新中國成立后又從“瘋子”變為藝人的故事,表現新舊社會的巨大變化。路遙《平凡的世界》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全景式呈現中國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陜北城鄉社會生活。“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正是這些作家藝術家時刻秉持“為時”“為事”的精神品格,使得這些作品以對時代生活的深刻反映贏得讀者青睞,成為廣為傳誦的文藝精品。最近得到觀眾認可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雖取材于古代神話卻不乏對現實人生的真實反映,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呼喊,不正是每個不愿服輸、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心底最真實的寫照嗎?相反,作家藝術家如果浮于云端,全然不顧或不了解社會現實,作品缺乏引人入勝的生活情節,缺乏思想性和精神引領性,難以讓人產生共鳴,最終難免落得被淘汰的命運。拋棄時代生活的創作者,最終也將被時代拋棄。
凝聚時代精神是文藝的重要功能
文藝反映生活,并非是對社會生活鏡像式的被動反映,而是對原初情感體驗和復雜社會現實進行升華的能動反映,它不僅展現時代與社會生活的鮮活面貌,也闡發人們豐富的精神追求。沒有精神蘊含的文藝作品,就像沒有靈魂的人一樣,是不完整的,也是沒有生命力的,精神性是文藝作品的核心內容。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薩爾》的信中提出未來戲劇理想“三融合”原則,即“具有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識到的歷史內容,同莎士比亞劇作的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的完美融合”,其中“較大的思想深度”所強調的便是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凝練的精神旨歸。由此可知,精神內容在理想的文藝作品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文藝作為一種精神生產,它以具體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為精神的凝聚和傳播提供途徑。我國古代文論中“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等思想的提出,其所承載的深層內涵就是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精神,文藝發展只有立足時代生活,凝聚時代精神,才能無愧于時代,并成就這個時代的文藝。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任何一個時代的經典文藝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征。”《紅巖》《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衛延安》等以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歷史為主要內容的革命歷史題材小說,將革命精神的火把高高擎起,將艱難困苦中的樂觀主義和生死考驗面前的堅貞不屈生動呈現出來;以《喬廠長上任記》《焦裕祿》《楊善洲》為代表的一大批書寫艱苦奮斗、實事求是、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等實干精神的影視作品,充分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為實現現代化、為社會主義建設而不懈奮斗的精神風貌。這些作品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作家對時代精神的準確把握和獨特抒寫。在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史中,文藝巨匠們為后世留下文藝精品凝聚特定時代人們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作為民族精神的集體記憶而常讀常新,成為后世自強不息、奮發向上、愛國立家的精神泉源。
引領時代發展是文藝的歷史使命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關于詩人職責以及史和詩的區分有一段著名闡述:“詩人的職責不在于描述已經發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發生的事,即根據可然或必然的原則可能發生的事。歷史學家和詩人的區別不在于是否用格律文寫作,而在于前者記述已經發生的事,后者描述可能發生的事。”以長篇小說《人世間》獲得2019年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家梁曉聲對此體會深刻,他在接受采訪時說過類似的話:“作家不能只寫現實是什么樣的,更要寫現實應該是什么樣的。”文藝對時代生活的反映,對時代精神的凝聚,最終都是為了給生命以溫暖,給生活以希望,給人生以正能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能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引領時代是文藝的重要使命。當然,作家藝術家并不是未卜先知的預言家,但他們可以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深刻體悟和細致觀察,穿透社會生活紛繁復雜的迷霧,透見歷史發展的本質規律及人類未來發展的趨勢,從而描述出那些“可能發生的事”。文藝創作中那些脫離現實、缺乏營養的作品之所以會出現,就在于創作者對文藝功用和價值缺乏認識,忽視文藝引領時代、指向未來的擔當與使命。
文藝具有鮮明故事性、情感性和審美性,這些特性使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力量能對讀者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并引導讀者身體力行,將這種情感與精神融入對現實生活的改造、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文藝是塑造靈魂的工程,要用最好的精神食糧滋養人們心田,用真善美的充沛力量感染人們情感。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激發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這是文藝引領作用的具體體現。求真向善趨美是人生命的自然律動,也是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不竭源泉。文藝在民族生存與發展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文藝提供精神力量。新時代,實現文藝繁榮,助推社會進步,更需要文藝與時代同頻共振、攜手并行。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