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能夠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的進展。系統梳理當前學術界高質量發展評價相關研究和指標體系構建,厘清高質量發展評價需要堅持哪些原則、需要處理好哪些關系,對于更好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評價體系 新發展理念
【中圖分類號】F20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按照新發展理念,深入研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指標內涵,謀劃設計科學的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體系,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以及評價標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議題,也逐漸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焦點和研究熱點。
對高質量發展的認識
學術界對于高質量發展內涵的解讀和闡釋,不僅包括經濟方面,也涉及人、環境等多個方面。從主體來看,高質量發展涉及物、人、環境三個方面,即商品服務等供給的高質量,人口、勞動力素質、勞動者技能的提升,生產生活環境的改善(劉尚希,2018);從特征上看,高質量發展是高效率增長、有效供給性增長、中高端結構增長、綠色增長、可持續增長、和諧增長,是經濟增長速度與質量的協調,是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平衡(魏杰、汪浩,2018);從發展趨勢上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將出現消費支出增長最終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服務消費在居民消費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生產投入品科技化、數據化,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改變工業經濟結構,部分公共品供給成為新興服務產業,新型城鄉、區域關系塑造新分工、擴大新交換等十大趨勢(裴長洪,2019)。
高質量發展的評價依據
從宏觀角度來說,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變成現實的發展,可以更好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高質量發展意味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發展,能夠不斷增強經濟內生動力、創新動力,推動金融和實體經濟的緊密融合,全面提高風險防控能力,不斷完善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度(潘建成,2018)。從研究角度來說,有學者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作為檢驗發展質量的試金石(林堅,2018);有學者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作為研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還有人將發展、人才、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三個關鍵(張軍擴,2018)。從評價體系來看,測量維度不僅包括經濟指標,也涉及民生、社會、環境等指標;指標框架包括區域的協調性、環境的可持續性、社會生活的共享性、經濟發展的效率性(陳曉雪、時大紅,2019)。
不難看出,“人民美好生活”“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優化經濟結構”“新舊動能轉換”“經濟內生動力”“增強經濟實力”等表述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把握:一是以是否有利于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為依據界定高質量發展;二是以是否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為標準,審視其是否為高質量發展;三是以是否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標準,判斷其是否為高質量發展。“三個是否”可以作為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標準,只要符合這三個標準的發展都可以稱之為高質量發展。
構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在轉型發展階段的關鍵期,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經濟社會評價指標體系也必須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其在引導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發展方式轉型和發展模式變革,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構建完善的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需深刻領會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特征,在評價體系中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以經濟效率的提升為評價標準,以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為價值導向,跳出以規模擴張和數量增長為主的評價標準和定式思維,構建更加科學合理、多元兼容的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
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需要處理好的重要關系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因此,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應處理好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區域協調和特色發展、全面推進和重點突出之間的關系(丁文珺,2019),統籌好經濟與民生、社會,全國和區域、各地之間的發展關系,為構建科學、客觀、符合高質量發展導向的綜合評價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首先,中國經濟新常態步入新階段,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正在蓬勃發展,經濟增長結構開始由傳統制造業、建筑業及房地產產業等傳統領域的中低端結構增長,轉向以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制造業為主的新興領域的中高端結構增長。但是,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傳統領域特別是傳統優勢產業仍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支撐。因此,在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時,不僅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新興領域納入其中,還要涉及到如何發揮傳統優勢產業的積極作用,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增質提效等方面。
其次,實現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是一個長期性的復雜工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是大局,需要將“穩”的重點放在經濟運行上,因此,經濟波動率、有效投資率、企業杠桿率、資產負債率等反映經濟穩定性的相關指標在指標體系中應有所涉及;從長遠發展來看,高質量發展需要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在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時,反映質量效率、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等的指標也要納入其中。
第三,我國各省市在自然稟賦和經濟發展階段上存在較大差異,各地發展各具特色、各有優勢,因此,在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時,應充分反映不同地區的區域發展特色和發展比較優勢,避免因統一化的評價指標對當地發展產生消極影響或錯誤引導。另一方面,指標體系應當有效引導全國或區域經濟發展,增強整體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為經濟發展提供基本標準和發展方向。
最后,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十分豐富,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個領域,因此,在構建評價體系時,應將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民生保障等多項內容列入統一考量。但是,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關鍵環節有所不同,此時,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需要實現各領域各方面的平衡,根據當前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與衡量。
兼顧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六大體系”建設
按照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指示,高質量發展評價應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構建完善的統計體系、科學的指標體系、客觀的政績考核體系、完備的政策體系,加快形成科學、客觀、符合高質量發展導向的綜合評價體系。
規范化、綜合性、現代化的統計體系是做好高質量發展評價的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完善統計體制”;2019年1月召開的全國統計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堅持以構建現代化統計調查體系為目標,切實提高統計工作能力和水平。規范化、多元化的統計體系是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的基礎,為全面反映高質量發展狀況提供科學客觀的依據。一方面,建立健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統計調查體系和統計標準;在指標體系框架方面,不僅反映經濟發展方面的指標,還要體現社會民生、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性統計指標;在測量維度方面,既要包括反映總量、速度的規模性指標,又要包括體現發展結構、效率以及發展融合度、協調性的質量性指標,進一步加強統計體系的標準化、客觀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完善統計調查方法,擴展統計數據來源,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加強統計服務和數據分析解讀,加快構建新時代現代化統計調查體系。
指標體系、標準體系和績效評價體系是明確高質量發展要求、衡量高質量發展水平、監測高質量發展進程的綜合性評價框架。指標體系必須涵蓋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效率性、協調性指標,必須充分反映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關系,全面體現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以及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狀況。標準體系主要包括政府主導制定與市場自發形成在內的各種新型標準,一方面要與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相契合;另一方面要以國際性、先進性和公益性為方向,圍繞新興領域制定技術標準,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制定行業標準,同時推進中國標準國際化??冃гu價體系應按照分級、分類、分階段的理念,因地制宜、因時而異進行科學設計。
政績考核體系是評價和衡量各級黨政干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職責履行情況的重要依據。構建政績考核體系時,應基于指標體系和績效評價體系,同時結合政府職能,構建出科學合理、客觀公正、權責統一的政績考核體系框架。首先,必須明確政績考核的目標是推動各級黨政干部更好地履行職責、實現戰略發展目標;其次,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并按照“權責統一”的原則,設置指標權重;最后,在發展需要、發展趨勢和發展特色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分類差異化管理以及探索試點示范的“容錯機制”,鼓勵穩步發展的同時為創新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
整體性、全局性的政策體系是規范、引導和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一方面,以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為導向,在尊重市場、尊重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形成財政、貨幣、產業、消費、社會、區域等各項政策協同配合的綜合性政策保障體系。另一方面,以提高政策體系的科學性、穩定性和精準性為導向,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制定政策,避免政府職能的“越位”和“錯位”;進一步加強政策的穩定性、可執行和可落實程度,提升政策體系的制度性、法治性;進一步加強政策體系的公開度與透明度,提升政策含金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重要保障。
已有的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研究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六大體系,完善的指標評價體系能夠為科學分析研判我國經濟新動能成長和質量效益狀況提供全面、準確的評判依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當前關于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的建構中,專家學者多聚焦于經濟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且主要集中在區域、產業、行業三個領域。高質量發展意味著我國在經濟領域發展的道路上不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品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綜合梳理和比較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建構方面具有代表性、引用率高的文獻,我們發現當前已有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具有以下特征。
關于高質量發展評價原則,內含著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基本導向。黃順春等(2018)基于生態系統理論,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視為一個經濟生態系統,從經濟高質量發展內涵及經濟生態系統出發,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提出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框架,選取區域綠色生態、社會人文、企業發展、經濟效率、開放創新、民生共享6個維度設計評價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熵值—生態位評價模型以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展開評價。馬丁玲、顏穎穎(2018)從經濟增長、經濟發展質量、經濟發展動力、經濟發展可持續性、經濟發展成果共享五個方面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數模型,采用專家打分和主成分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對寧波2010-2016年經濟高質量發展展開評價。
效率、動力、效益是高質量發展評價方向普遍涵蓋的三個主要維度。李金昌等(2019)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這個社會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著手,構建了由經濟活力、創新效率、綠色發展、人民生活、社會和諧 5 個部分共 27 項指標構成的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杜春麗(2019)構建的省級經濟開發區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指標,將產出效益指標作為重要一項。省級經濟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求是質量和效益,其產出效益應更注重“質”而非“量”。因此選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單位面積工業增加值、單位面積稅收總額和全要素勞動生產率四個指標反映省級經濟開發區在一定的人、地投入水平下的產出效率,考察開發區的產出效益。潘建成(2017)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著重從創新及經濟增長新動能、效率、產品質量、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這四個維度來評判。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高質量發展評價有著較大的影響。孟祥蘭等(2018)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從經濟發展高質量、創新發展高質量、綠色發展高質量、協調發展高質量、民生發展高質量五個方面理解高質量發展,同時遵循科學性、全面性、可操作性、數據可獲得性原則,構建了湖北省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蘇永偉等(2018)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的主要任務,選擇了對應的評價指標,構建出湖北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得出湖北省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和補短板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的結論。
關于評價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選取與設定,既有研究大多重視單項指標對客觀現實的獨立反映性。即每一個指標,都能夠反映出某一領域、環節的發展質量水平,進而為工作改進提供抓手。張麗偉、田應奎(2018)根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微觀、中觀、宏觀三層級內容,構建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三層級多維度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形成了包括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級、12個維度、80個具體指標的衡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張震等(2019)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新型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協調性、開放性、綠色發展、共享性七個方面為基礎,構建了具有7個維度,38個具體指標的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區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在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背景下,構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區域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對于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一,以新發展理念與高質量發展的一致性和同步性為基礎。李夢欣、任保平(2018)在對新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理論框架的建構中,充分認識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內嵌于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并對高質量發展的經濟運行模式、經濟動力轉換、經濟形態演進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都有著較強的交互影響和比較優勢激發,進而從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五個維度構建新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評價體系,具有理論性、實踐性、經驗性和科學性。程宏(2018)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從四個標準來進行衡量,分別為:是否提高勞動生產率;經濟發展動能是否靠創新驅動;是否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是否建立在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上追求更好的生活。
第二,創新能力和環境狀態成為構建區域評價體系的重要參考指標。人民論壇測評中心(2018)在對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發展質量的測評分析中,將城市描述為由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相互作用的子系統構成的幾何體。其中,生態宜居是社會子系統與環境子系統的交集,環境可承載即環境子系統與經濟子系統的交集,經濟可持續即經濟子系統與社會子系統形成的交集,發展質量則是三者的交集。在對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能級測評分析中,人民論壇測評中心(2018)將城市能級的提升過程,也是城市綜合功能完善和城市空間重構的過程,分為城市經濟實力的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城市創新能力的增強、城市發展環境的優化等方面,并將經濟實力、創新能力、開放程度、治理水平、宜居環境等作為評價城市競爭力的主要標志。
第三,更強調對區域發展績效評估的導向作用,從而為考核工作提供參考。杜春麗(2019)在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省級經濟開發區的評價考核體系時,遵循了兩個主要原則:一是要從省級經濟開發區發展的功能和目標出發,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價值理性的指導下,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要從考核評估的可操作性出發,明確評價指標的工作目標,同時使各層次形成有機整體。
【執筆:賀勝蘭 蔡圣楠】
參考文獻
[1] 潘建成、劉尚希等:《2018高質量發展,步子這樣邁》,《人民日報》,2018年1月8日。
[2] 林兆木:《關于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幾點認識》,《人民日報》,2018年1月17日。
[3] 丁文珺:《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必須厘清的幾個關鍵問題》,《學習論壇》,2019年第9期。
[4]魏杰、汪浩:《高質量發展的六大特質》,《北京日報》,2018年7月23日。
[5]裴長洪:《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十大變化趨勢》,《經濟日報》,2019年7月27日。
[6] 賈華強:《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四個必須”》,《國家治理》,2018年第5期。
[7] 程承坪:《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如何落實》,《國家治理》,2018年第5期。
[8] 黃順春、何永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基于生態系統的視角》,《財務與金融》,2018年第6期 。
[9] 李金昌、史龍梅、徐藹婷:《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探討》,《統計研究》,2019年第1期。
[10]杜春麗、杜子杰:《高質量發展視域下省級經開區評價體系探析》,《學習與實踐》,2019年第7期。
[11]潘建成:《經濟高質量增長效果需要相關指標來衡量》,《證券時報》,2017年12月28日。
[12]孟祥蘭、邢茂源:《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湖北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研究——基于加權因子分析法的實證研究》,《數理統計與管理》,2019年第4期。
[13]焦歡:《對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能級測評》,《國家治理》,2019年第6期。
[14]蘇永偉、張躍強、陳池波:《湖北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績效評價》,《統計與決策》,2018年第5期。
[15]張麗偉、田應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多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中國統計》,2019年第6期。
[16]張震、劉雪夢:《新時代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與測度》,《經濟問題探索》,2019年第6期。
[17]李夢欣、任保平:《新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綜合評價及其路徑選擇》,《財經科學》,2019年第5期。
[18]程宏:《如何衡量高質量發展》,《第一財經日報》,2018年3月14日。
責編:董惠敏 / 臧雪文(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