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每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都是相同的,但這個初心賦予每一個人的任務卻是不一樣的。我處于縣級“一線總指揮”這個位置,不忘初心,在當前階段就是要把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擔在肩上,帶領一班子人,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培育特色經濟。縣域經濟是特色經濟,縣域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特色產業之爭。夾江擁有“西部瓷都”“千年紙鄉”“中國堆谷”等金字招牌,是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陶瓷產業試點地區、四川省中小企業發展基地縣,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構建產業發展的“夾江模式”。當前,應當堅持工業強縣不動搖,以建成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全省縣域經濟強縣為總目標,加快推進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全國綠茶出口第一縣、成都平原經濟區營商環境第一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四縣同創”的步伐,用經濟發展鼓足人民群眾的“錢袋子”、溫暖人民群眾的“心窩子”。抓實千億產業培育工程,不斷延伸核、瓷、紙、茶、林五大特色產業鏈條,構建具有夾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力爭到202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600億元。
培育創新經濟。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關鍵要靠科技創新。對于夾江來講,要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穩步提升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著力夯實創新載體,依托石墨烯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引導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制造”向“創造”轉變。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工程和“科技服務企業行”活動,支持企業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開展自主創新、原始創新,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引領產業集群發展。
培育綠色經濟。良好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于夾江來講,必須牢牢守住環保底線,以更大的勇氣和毅力堅決舍棄蒙塵的GDP,走好“兩山論”的夾江路子。堅持轉型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陶瓷產業“文化+、新材料+”的新路徑,實現“鋪在地上”向“美在空間”轉變。堅持綠色發展,全面鋪開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平臺,加快構建循環產業、循環園區、循環企業,打造新時代的綠色“西部瓷都”。發展綠色產業,積極推動無煙產業——旅游業發展,有序開發佛、水、堰、紙、美食等本土文化,著力探索文化引領鄉村振興新路子,讓千年古縣煥發新的光彩。
培育民生經濟。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對于夾江來講,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增進人民群眾福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等方面下功夫,穩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優先發展教育,辦好英才小學、夾江外校等學校,抓好夾江中學創名校行動,推動基礎教育走在全省前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提升醫療能力和水平,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強城鄉低保、社會救助等制度建設,切實兜住民生底線。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一場“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思想洗禮,能夠讓我們進一步認清現狀:當前,我們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是永恒主題,工作中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把藍圖不斷變為實景圖,實現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為人民謀幸福!
【本文作者為中共夾江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