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流通作為連接農業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具有銜接供需、連接城鄉、引導生產、促進消費的功能。高效并且安全的農產品流通有利于確保農產品實現高質量有效供給,這既是我們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做好“三農”工作和發展城鄉經濟的內在要求,在戰略層面上對我國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更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應該看到,當前我國農產品產銷銜接依然不暢,具體表現為農產品流通的模式、組織主體、基礎設施、技術、信息化、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仍不完善。對此,需進一步在推動農產品流通業健康發展上下功夫,找準重點、精準發力。
一是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流通模式創新要兼顧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將“扁平化、多元化、合作化、一體化”作為發展方向。一方面,農產品流通要采用多元化模式,完善以農產品批發市場或龍頭生產加工企業為核心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在實現“農超對接”的基礎上,引導“農餐對接”“農校對接”“農宅對接”等多種方式良性發展,積極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模式的發展和應用。另一方面,要創新農產品交易方式,可利用網絡交易、期貨交易、信用交易、合約交易等形式,減少交易費用、縮減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此外,還需創新流通業態,鼓勵大型電商企業和農產品流通企業積極對接、融合,促進農產品連鎖超市和契約農業等流通業態健康發展,打造扁平化的農產品流通模式。
二是提高農產品流通主體的組織化程度。農產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與農產品流通主體組織化的發展水平、結構與規模等顯著相關。提升農產品流通主體的組織化水平,有助于破解我國農產品面臨的“小生產、大市場”矛盾,也是當前加快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要引導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規模化、品牌化、專業化發展,樹立現代經營管理理念;要進一步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各種類型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快發展,尤其需重視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保障農民權益;要創造有利于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實施跨區域兼并重組和投資合作的條件,提高農產品流通主體組織化水平和產業集中度,更好促進農產品市場的供需匹配。
三是完善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要加大對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的投入,重視關鍵流通節點的建設。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生鮮超市等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升級,尤其要重視加強現代化冷藏儲運和信息平臺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是提高農產品流通技術。農產品流通業創新發展需要流通技術要素的驅動,農產品流通技術主要涵蓋農產品現代流通作業技術、信息技術和標準化技術等。要加大對農產品流通加工技術、保鮮技術、冷鏈物流等現代農產品流通作業技術的應用,有效降低農產品在流通作業環節的損耗;需提升農產品流通信息技術水平,促進有利于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關鍵流通載體發展的信息技術升級,實現農產品交易結算、信息發布、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等功能的電子化,提高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整體運行效率;要提升農產品流通的標準化水平,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加快落實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和重量標準化,促進農產品流通全程規范化。
五是加快構建農產品流通信息化體系。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的有效信息獲取,需要健全的農產品流通信息化體系的支撐和保障。可考慮以政府和農業行業協會為發起者,構建權威的農產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充分發揮有效連接農產品供需雙方的功能,全面整合農產品種類、產量、品質、種植面積等農業主要生產信息及農產品需求量、交易價格、物流等農產品核心流通信息,掌握農產品市場供需情況,合理引導農業生產及農產品市場交易和流通,及時發布和共享農產品服務信息,逐步優化農業生產結構。
六是加速農產品全產業鏈整合。破解農產品流通困局和實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利用全產業鏈理念指導農產品流通業發展。要基于戰略高度,重視加強農產品產業鏈上下游主體的聯結關系,進行全產業鏈整合與布局,推動主體間形成戰略協同關系。要加強培育扶持農產品批發市場、生產加工企業和大型超市等重要流通組織,產生一批兼具行業標桿、規模、品牌和創新能力的農產品流通主導企業,發揮其在農產品產業鏈上的核心整合協調功能,完善其農產品全產業鏈布局,構建覆蓋農產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物流、市場交易等縱向一體化且上中下游緊密聯系的農產品流通體系。
七是構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設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能有效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這也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鑒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涉及生產、物流、銷售等供應鏈的全部環節和主體,所以需立足供應鏈視角,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基于供應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及溯源平臺,實施農產品供應鏈各環節動態監管及跟蹤,全面掌控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根源。
八是完善農產品流通業發展的環境。要從農產品流通法律法規、政策和理念三個層面構建良好的環境氛圍,促進農產品流通業健康發展。首先,要完善農產品流通的相關法律法規,創建促進農產品流通暢通的良好法律環境。其次,可考慮對農產品流通領域實行政策傾斜,具體可從價格政策和市場結構政策兩個方面著手,營造良好的農產品流通軟硬件環境。再次,要加強宣傳引導,轉變“重生產、輕流通”的傳統觀念,形成支持農產品流通業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