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兩張‘卡’:一張是經濟總量儲蓄卡,另一張是生態環境信用卡。如果第二張卡失信了,第一張卡就會被凍結。綠水青山留不住,金山銀山最終也保不住。”江蘇漣水縣總河長、縣委書記王向紅在全縣河長制工作動員大會上語重心長地說。
近年來,漣水縣以河長制為抓手,緊扣“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總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源頭治理,開展水岸同治,打響了一場碧波漣漪繞城鄉的生態河湖保衛戰,取得了較好成效。
2017年6月1日,該縣印發《漣水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建立“雙總河長”與“領導小組+河長辦”的組織領導架構,縣委書記、縣長分別任總河長,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全覆蓋,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實行“一人一河”制,做到責任主體、整治任務、管理措施“三到位”。
2019年1-5月份,14位縣級河長共巡河32次,208位鎮級河長共巡河1927次,408位村級河長共巡河3015次。同時,建立健全“巡查—交辦—整改—督導—反饋—核實”的閉環工作機制,積極跟進交辦督辦,縣級河長共交辦事項25件,已辦結21件;鎮級河長共計交辦事項75件,已辦結61件。
與此同時,該縣按照“提升河流自凈能力,強化水環境監管”的工作思路,大力開展生態河湖行動。投資3.19億元,開展古淮河、南六塘河小流域治理,實施水土保持工程。投資6700萬元,重點實施漣東、漣西灌區節水改造項目,對涉及12個鎮(街道)的水環境進行集中整治。投資1200萬元,疏浚縣鎮級河道67條,整治農村河塘59面。投入134.4萬元建成古淮河水源地取水口兩岸隔離防護網3200米,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投資3188萬元實施漣水湖備用水源地引水工程,水源地取水口水環境、河道生態景觀、居民飲水安全環境得到進一步保障。
此外,該縣還著眼“岸上”根源,解決“水里”問題,不斷強化污染源頭控制。根據《漣水縣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識別及整治方案》,該縣積極開展入河排污源排查,對全縣的入河排污口進行拉網式排查,建立問題清單,由河長簽發交辦,限期整改。今年上半年,共排查涵蓋全縣流域性河道、區域性骨干河道等重要河湖管理范圍亂占亂建、亂墾亂種、亂排亂倒“三亂”問題536件。截至目前,該縣共整治黑臭水體11個,拆除圈圩養殖15270平方米、亂搭亂建12260平方米,鏟除亂墾種344410平方米,拆除排污口8處。
“開展生態河湖行動,建是基礎,管是關鍵”,該縣河長制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2018年該縣出臺《漣水縣生態河湖行動方案》,明確2018-2020年生態河湖行動目標,對已建成的20條生態樣本河道開展長效管護工作,提高已打造的生態樣本河道的管護水平。目前,該縣共聘用各類河道管護人員174名,配備保潔船32艘、水政執法巡邏艇1艘,管護工作已逐步邁向網格化、制度化,管護水平不斷提高,生態樣本河道均達到“五優”“六無”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