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國際傳播為深化學術交流、增進人民感情、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搭建了平臺,提供了動力。新形勢下,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傳播要明確定位,創新發展理念,優化傳播方式,完善管理模式,實現傳統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中華文化 國際傳播 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肩負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理念的重任。它不僅影響著華夏文明的傳承發展,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以儒學為代表的中華文化走向國際的必然性
文化交流與融合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前,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的時期,各種新問題新情況新矛盾層出不窮,考驗著為政者的應對智慧。在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著人類生存智慧和哲學理念,彰顯著歷久彌新的智慧光芒。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話語權。
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必然選擇。人類認知世界多從既有文化觀念出發。囿于歷史文化、地域特質、信仰體系的差異,人類的社會認知模式、文化認知取向具有獨特性。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時指出,“回顧歷史、展望世界,我們應該增強文明自信,在先輩們鑄就的光輝成就的基礎上,堅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努力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指引。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唯有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文化自覺,傳承發展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才能不斷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
推動世界文明進程的動力源泉。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經由絲綢之路傳至東南亞、歐洲及世界各地,在文化交流互鑒和融合匯通中構建起儒學文化圈,逐漸成為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在東亞,漢唐以后,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傳入日本,影響了日本在文字、武道、建筑、音樂等多個領域的發展。韓國學習借鑒儒家思想及明清實學思想,其一度被視為當代儒家文化的“活化石”。二是在南亞、東南亞,鄭和下西洋加速儒學與菲律賓、越南、新加坡等國家當地文化的融會貫通,逐漸形成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儒學文化圈。三是在歐洲,明清之際的耶穌教會傳教活動為歐洲帶來了中國儒學經典。中國傳統文化傳播至歐洲,受到伏爾泰、孟德斯鳩、黑格爾、康德等學者的推崇,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法國啟蒙運動,以及西方辯證法思想的萌芽。
中華文化走向國際的現實困境
文化產業不夠完善,傳播競爭力相對偏弱。第一,傳統文化產業基礎薄弱,文化產業管理體制不夠完善,不能有效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文化產業發展滯后、規模較小。第二,文化貿易發展水平較低,文化輸出存在貿易逆差,文化產品輸出能力和水平有限,產品輸出的比重較低。第三,一些文化企業實力較弱,沒有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資源,文化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不高,在國際傳播中缺乏感染力、親和力、震撼力,影響了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
民族文化認同不高,文化市場份額占比低。一方面,民族文化自我認同和自信心不足。中華民族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文化成果,“四大發明”、民族戲劇、民間技藝等,對世界文明發展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鴉片戰爭后,中華文化在國際文化交流中處于被動、弱勢地位。新中國成立以后,西方文化相對強勢,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造成巨大沖擊。國人對優秀傳統文化自信心不足,民族自信心缺乏使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受到阻礙,導致對中華文化傳承度不夠。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占比與經濟實力不相匹配,文化產品份額較小,文化產品出口經濟拉動作用也不明顯。文化產品質量創新性不足,沒有創立出有新意、有名氣的文化品牌,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國際傳播與對外交流內容形式單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的形式和內容相對單一,缺乏對文化核心內涵的提煉,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社會中被片面“符號化”,限制了文化國際傳播。長期以來,國際社會對以儒學為中心的優秀傳統文化認知大多停留在文化類型上,主要通過實物、圖片等形式獲得了解,因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難以形成深入的認知。
中華文化走向國際的實施路徑
重視高質量發展。首先,提升文化產品質量對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正視運營管理、傳播質量等方面的不足,根據國際讀者需求和市場反應,統籌規劃文化主題,打造文化品牌,開展全流程監督。其次,既要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強科技創新,優化文化資源數據庫,了解輸出國市場需求,實現與對象國適時交流探討,促進文化傳播科技成果的現實轉化;也要通過與全球優質傳播資源信息共享,優化傳播模式和文化傳播水平,不斷滿足國際受眾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最后,根據自身條件、資源優勢進行科學定位與合理規劃,以受眾需求為導向引入符合當地實際的特色內容,尤其是做大特色內容,形成協調發展的全新格局。
提供多元化服務。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國際傳播應當從單純依靠規模擴張,轉向提升服務水平。第一,借鑒孔子學院、尼山書屋等文化傳播機構的發展經驗與模式,制定扶持政策、提供基金支持,鼓勵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個人力量參與,形成政府主導、機構搭臺、全民參與的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通過拓展國際傳播市場,推動基金會建設,爭取當地政府、社區、企業的支持,探索多渠道資金籌措的良性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二,培育具有全球化視野、專業化水平的傳播隊伍,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積極實施優培計劃,吸引國際優秀人才參與文化傳播工作。既要加強中外合作,組織專家和學者編寫符合當地文化特色的內容,以適應國際讀者的不同需求;同時也可以針對不同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第三,全面推進服務功能創新。針對服務主體多元化特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提升服務管理創新能力。
打造文化精品。一是要創新傳播方式,完善對話交流機制,形成傳播新動能,塑造國家新形象,讓外國人聽得到、看得懂、學得會,講好中國故事,為推動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為文化自信注入時代內涵。二是把內容建設放在首位,突出思想內涵導向性,挖掘傳統文化特色,彰顯中國文化元素,擦亮中國文化名片,讓更多的外國民眾體驗中國文化魅力,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與紐帶,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三是貼近國際受眾,加大人才培養力度。要突出對外傳播人才培養,加強學科建設,為傳播提供文化支撐,增強傳播實效性。要重視漢學研究與傳播,通過定期召開學術會議、開展學術合作,凝聚專家智慧,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橋梁和紐帶。要加強調研,強調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國外文化傳統,讓文化不僅走出去,更要走深走實,增強傳播實效性。
(作者為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注:本文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招標課題資助項目(編號:19XJKD0203)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馬來平:《儒學促進科學發展的可能性與現實性》,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②蔡明晶:《外來文化的傳播與中國傳統文化間的調適——隋唐佛教與儒學的關系》,《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S2期。
③王瑩:《文化自信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廣東社會科學》,2017年第5期。
責編/孫垚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