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川陜交界的永進鄉是四川達州市達川區最偏遠的鄉鎮。不久前,這個鄉最后一條通村公路終于完工。
這條路長13公里,耗資377萬元,過去因為沒有資金一直修不起來。為了修這條路,永進鄉黨委書記鄧異霞到區里申請資金,跑了不下20趟。最后,這條路的竣工,得益于達川區創新實施的“財政因素分配法”。
過去,達川區給各鄉鎮下撥項目資金,實行的是鄉鎮單獨申請的辦法。有的鄉鎮為爭取項目資金,熱衷于進城協調關系、跑項目。一些鄉鎮領導干部“不是正在要錢,就是正在要錢的路上”,“泡”在城區跟領導、打報告、搞協調,出現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現象,甚至出現“職能部門吃回扣”的非議流傳。部分鄉鎮、村(社區)干部墊資開展工作,工作積極性大為受挫。近年來,達川區按照財力向基層傾斜、經費按因素科學保障的原則,創新實施“財政因素分配法”,以鄉鎮的人口、遠近、上年實得財力等作為因素,按權重比例分配財政資金。財政預算公開透明,經費撥付及時到位,切實解決基層服務群眾的后顧之憂,激發了鄉鎮活力和基層干事創業熱情。
據達川區委書記許國斌介紹,實施“財政因素分配法”,就是要干部回歸本職,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抓發展抓服務上,而不是“跑部錢進”。糾正財政資金分配“指揮棒”偏向,也就抓住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區的“牛鼻子”。
實施“財政因素分配法”,有效保障了惠民強農資金安全落地。鄉鎮干部從忙于爭取資金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抓黨建、謀發展、惠民生。財力下沉鄉鎮后,鄉鎮有了自主安排的財政資金,逐年消除赤字化解債務,大大緩解了鄉鎮因道路硬化、墊資欠債等積累起來的社會矛盾。許多鄉鎮利用下沉財力,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適當補助,為業主創造寬松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