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新媒體的“瘦身”風從浙江吹到廣東,現在登陸江蘇。據澎湃新聞報道,從5月底至今,江蘇大量政務新媒體陸續發出關停公告,成為廣東之后又一個開始實質性對政務新媒體亂象“動刀”的省份。
至于“瘦身”緣起,“減負”和“規范”是關鍵詞。浙江長興是全國較早大規模清理整頓政務微信號的地方,當地將這工作置于“2019年基層減負年”這一背景和語境下。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則專門推文,將部分政務新媒體的亂象總結為“八宗罪”,如“不顧形象娛樂追星”“主觀泄憤回懟網友”“信息失真誤導輿論”等等。這也反映出國務院辦公廳去年12月和今年4月專門發文規范政務新媒體發展以及對政務新媒體進行精準考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從這一角度來說,如今的停更或整合,是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題中之義,也可視為一種理性回歸。一段時間以來,一些政府部門將政務新媒體當作“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精力牽扯很多,實際作用不大,甚至捅出簍子不少。如果說當初建設政務新媒體存在“一窩蜂”“一哄而上“的“嫌疑”,那么現在政務新媒體進入下半場,任何大的動作都要避免盲目追隨,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面對政務新媒體的這股“瘦身”風,我們要特別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一、對政務新媒體的評判避免”虛無主義“。雖然一些政務新媒體存在種種亂象,但我們必須承認,政務新媒體作為”互聯網+政務“的具體載體,在推動政務信息公開創新創網絡履職和網絡行政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走網上群眾路線”更加密切了黨員領導干部與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這讓人民群眾看到了政府部門的作為和誠意,也增強了他們的獲得感。
二、強化政務新媒體的服務功能。建設政務新媒體就是要打造權威的信息發布和解讀回應平臺、便捷的政民互動和辦事服務平臺,這也體現了政務新媒體“媒體屬性”和“政務屬性”的很好結合。但在實際運維中,政務新媒體在“推進政務公開,強化解讀回應”方面著力較多、做得相對較好,而在“加強政民互動,創新社會治理”“突出民生事項,優化掌上服務”等方面囿于種種原因做得還遠遠不夠。這既是對政務新媒體定位的認識“窄化”,也是對于難點工作的一種忽視和回避,其底層邏輯是“本領局限”和“懶政惰政”。
三、政務新媒體開設整合遵循“三有原則”。廣東省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開設政務新媒體,省直部門和市直部門可根據工作需要開設政務新媒體,縣級政府部門及鄉鎮(街道)原則上不單獨開設政務新媒體”。而國務院辦公廳對于政務新媒體賬號的開設整合原則則較為彈性,“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國務院部門應當開設政務新媒體,其他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規范開設”。因此,各地關停哪些賬號或者整合哪些賬號,不應人云亦云、“一刀切”,而是要在堅持頂層設計的前提下,吃透精神、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三有原則”,即:有實際需要的政府部門開設;有能力運維的政府部門開設;有配套保障的政府部門開設。否則,該關停的關停,該整合的整合,讓基層能夠更好地聚焦主業、提高為民辦事的能力和效率。
四、將政務新媒體發展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有機結合。考慮到“關停并轉”呼聲較高的是縣級以下基層單位,給這些政務新媒體“找出路”,不妨將其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考慮。比如將信息發布、輿情回應以及政務服務扎口到縣級融媒體中心所打造的新型主流媒體平臺。一方面,基層單位轉換角色,從政務新媒體平臺運維變成內容供給甚至線索提供,避免“采編攝”的力有未逮又能讓這項工作更有成效。另一方面,縣級融媒既能夠擁有更多的“注意力經濟”又可以對內容供給側進行改革——此前就有評論指出,縣級融媒體中心要防止縣域“新聞中心”的翻拍,“可以借力政府,整合區域優勢資源,因用戶應用場景,提供更貼近的區域化服務,比如政務服務、文娛服務、民生服務、維權服務、健康科普及其它公益服務等”。
(邢超,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新媒體與網絡輿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