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歷史交匯期。民營企業是脫貧攻堅不可或缺的生力軍,而根植于廣東順德的碧桂園集團則是當中的典型代表。為全面梳理碧桂園在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實落地的有益探索和創新實踐,挖掘碧桂園可復制、可造血、可持續精準扶貧長效機制的內生動力,總結碧桂園實踐對實現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啟示意義,受碧桂園方面委托,人民智庫課題組以“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企業助力高質量脫貧的碧桂園實踐”為主題,于5月8日赴廣州進行了為期3天的實地調研、座談研討。
圖1 人民智庫課題組參觀碧桂園總部
5月8日下午,課題組一行來到碧桂園總部,參觀了碧桂園創辦的國華紀念中學、鳳凰優選扶貧專柜、碧桂園歷史文化展館,對碧桂園的發展歷史、發展理念、企業社會責任、“4+X”可復制可造血的扶貧做法與成效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了解。隨后,人民智庫研究團隊、編輯記者及專家學者結合調研走訪中對貫徹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助力精準扶貧等重大議題的感受與思考,與碧桂園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辦公室負責人展開深入交流。
圖2 課題組與碧桂園扶貧團隊進行深入討論
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李靜系統介紹了碧桂園集團積極探索的可復制、可造血、可持續的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強調人才是脫貧的關鍵動力,把人的個人能力和素質培養起來才是永續脫貧的一個最好的方法。之后,她系統闡述了“4+X”創新模式,即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四種創新扶貧模式,和 “四庫”建設,即產業資源庫、就業崗位庫、專家智庫、貧困戶動態數據庫,為脫貧攻堅提供科學依據,全方位助力脫貧攻堅。
圖3 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李靜發言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唐任伍表示,碧桂園作為一個民營企業,承擔了自己需要履行的社會責任。他著重談及了兩點感受:第一,碧桂園可復制、可造血、可持續的“三可”觀念很新,這三種觀念的建立恰恰針對的就是我國過去在扶貧工作上存在的問題。第二,碧桂園的扶貧舉措很落地,9省14縣的扶貧范圍打破了人們對過去民營企業只顧賺錢不履行社會責任的固有認識,楊國強先生在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建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戴立興認為碧桂園集團在扶貧方面發展突出,擺脫了房地產商圈地建房掙錢走人的怪圈,積極履行了社會責任,具有家國情懷。與此同時,戴立興指出扶貧工作并非一次性援助,而是要站在黨執政興國的大局上來考慮,形成了一個全面且龐大的系統,這一點上,碧桂園的扶貧工作做得非常扎實。
圖4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唐任伍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建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戴立興
5月9日下午,人民智庫課題組先后走訪了碧桂園重點幫扶建設的樹山村、羅屋村和魚咀村調研,系統了解當地產業扶貧項目、以文旅融合為抓手打造的“碧鄉文旅”品牌魚咀村特色民宿改造項目,了解當地村民在返鄉就業、技能培訓方面的需求,并就未來精準扶貧之路如何更進一步高質量發展下去、鄉村振興需要進一步補充哪些短板等重要議題展開研討。
圖5 人民智庫課題組實地調研魚咀村
圖6 課題組與魚咀村村民代表、碧桂園工作人員進行深入討論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唐任伍深刻感受到了兩個村子在碧桂園的幫扶下所產生的實實在在的變化。他對未來村子的發展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要做出未來整體規劃,把村子的所有優勢有機結合,發揮碧桂園的設計能力,最終將打造的成果全面展現出來;二是要吸引社會資本,以碧桂園為龍頭,帶動吸引各種社會投資一同“造血”,減少未來扶貧工作的阻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建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戴立興也直觀體會到了村子的變化之大,并對村子的未來發展抱有期待。他強調村子的未來發展要著重做好三項工作:一是要有清晰的扶貧思路,出發點就是可復制、可造血、可持續,要長遠規劃,真正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將扶貧工作推廣下來;二是要有抓黨建的思想,堅持中央的領導,結合民營企業優勢,把握時代發展機遇;三是要造就扶貧人才,通過辦教育、抓就業等方式,選拔具有家國情懷的年輕干部積極投入到扶貧工作中。
5月10日上午,人民智庫課題組相繼前往河頭村、連樟村進行調研,了解當地的農業種植、旅游開發等相關情況,并從黨建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角度,深入探討總結民營企業在新時代背景下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舉措。
圖7 人民論壇課題組實地調研連樟村扶貧車間
通過實地調研,課題組對碧桂園在助力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發揮的力量和彰顯的企業社會責任有了深刻理解。課題組專家圍繞碧桂園的精準扶貧模式以及以精準扶貧為抓手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為開展后續智庫研究、形成高質量理論成果打下了堅實基礎。接下來,人民智庫還將與碧桂園開展持續動態交流,全面總結碧桂園實踐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國家治理周刊編輯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