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雖已離去,卻永被銘記;
有一種精神,穿越時空,卻歷久彌新。
又到一年清明時。在歷史煙云與現實光影中穿行,我們一起走近習近平深情緬懷過的他們,感悟偉大情懷,汲取前行力量。
追思,奉獻犧牲的人民英雄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
烽火硝煙的歲月里,華北平原一個普通莊戶人家門口寫著這樣一副對聯:萬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
橫批:抗戰到底。
這短短二十四個字,穿越半個多世紀的滄海桑田,如今依舊蒼勁有力,熠熠生輝。
“這是中華兒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怒吼,是中華民族抗戰必勝的宣言。”
猶記得狼牙山上,彈盡糧絕,殊死反抗;烏斯渾河畔,八女英靈,蕩氣回腸;英雄母親,舍家紓難,感天動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
無論處于何種境遇,先烈們的大無畏革命精神都猶如長風出谷、雷霆萬鈞,迸發出的力量穿越崢嶸歲月,支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2019年3月底,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由于撲火行動中突發林火爆燃,30名撲火人員壯烈犧牲。
山火無情,能夠奪走生命,卻燒不掉英雄氣概!
多支森林消防隊伍舉行默哀儀式,悼念四川涼山木里火災中犧牲的30名撲火英雄。
“長期以來,消防隊伍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系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特別是在重大災害事故面前,你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作出了突出貢獻。”
誠哉斯言,英雄不孤。
習近平對消防隊伍的評價不僅是對英雄的慰藉,更是對英雄精神的鼓舞。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0日,南蘇丹首都朱巴市區交火持續進行,中國維和步兵營外勤分隊執行維和任務時突遭襲擊,楊樹朋、李磊兩名維和戰士犧牲,另有5人受傷。
第一時間,統帥一聲令下,中國軍隊派出工作組趕赴當地,飛越一萬多公里,把英雄接回了家。以國之名,祭奠銘記。
英雄走好,祖國不會忘記你。就在此前一年,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維和峰會時,特別講述了中國維和女警察和志虹的故事:“5年前,中國維和女警察和志虹在海地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時不幸殉職,留下年僅4歲的幼子和年逾花甲的父母。”
一字一句,飽含深情。
2016年春節前夕,習近平赴江西看望革命烈士后代和先進人物代表時強調:“對一切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們都要發揚他們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奮發的力量,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緬懷,一心為民的好干部
習近平念念不忘的,還有為黨和人民服務一生的好干部。
焦裕祿,就是其中之一。習近平形容他:“一生都在為黨分憂、為黨添彩”“心里只裝著群眾,只想著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重訪河南省蘭考縣,參觀焦裕祿同志紀念館。
讀初中一年級時,習近平聽了焦裕祿肝癌晚期用棍子頂著肝部堅持工作,把藤椅頂出一個大窟窿的故事,“受到深深震撼”。后來,“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參軍入伍,還是做領導工作”,焦裕祿這個名字始終在習近平心中閃爍。
“焦裕祿同志是一個很高很高的標桿,雖不可及,但我們要見賢思齊。”
“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永遠不會過時。”
……
懇切的話語凝結著習近平對焦裕祿的深切思念和對焦裕祿精神發自內心的呼喚。
習近平常提起的好干部,還有谷文昌。他帶領福建東山縣人民苦干14年,把一座荒島變成了寶島。谷文昌病逝后,有當地百姓自愿為他守墓一生。
谷文昌同志1958年在福建省東山縣坑北村參加播種。
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了一篇題為《“潛績”與“顯績”》的文章,以谷文昌為例談正確的政績觀:“不追求轟轟烈烈的‘顯績’,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10年后,身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再一次深情地談起谷文昌,叮囑大家要以這些好干部為榜樣,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
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習近平再三強調,要見賢思齊。
從淋著雨同工人交談,到走遍中國所有集中連片特困區,從考察時在簡陋的活動板房中住宿,到自我介紹“我是人民的勤務員”……習近平以身作則,“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并要求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更好為人民服務,更好干事創業”。
崇敬,至誠報國追夢人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追夢人,在習近平心中同樣有著極重的分量。
羅陽在航母“遼寧艦”上。
忠于事業、甘于奉獻,“航空報國英模”羅陽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11月25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就在這一天,研制現場總指揮羅陽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在任務完成那一刻永遠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年僅51歲。
消息傳出,習近平對羅陽用一生踐行“航空報國”理想的功績高度肯定,并惋惜道:“他的英年早逝是黨和國家的一個重大損失。”
羅陽等人“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數月之后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再一次號召大家學習羅陽的優秀品質和可貴精神。
習近平和賈大山(右)合影。
心懷家國、肩擔道義,作家賈大山也是這樣一個讓習近平深情懷念著的故人。“大山是一位非黨民主人士,但他從來也沒有把自己的命運與黨和國家、人民的命運割裂開。”
賈大山因病去世一年后,《當代人》雜志刊發了習近平的一篇悼念長文《憶大山》,字字淚目、句句情真:他那憂國憂民的情愫,清正廉潔、勤政敬業的作風,襟懷坦蕩、真摯善良的品格,剛正不阿、疾惡如仇的精神,都將與他不朽的作品一樣,長留人間……
斯人往矣,精神永存。
幾名學生在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教育基地參觀。
海歸科學家黃大年,“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
諸君風骨,后繼有人。
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習近平對于逝者的哀思與深情,正滋潤著廣大追夢人的心田,激發出無窮力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