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新時代優化營商環境的三個重點方向

企業發展不外乎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內因是個性,外因是共性。就國家經濟而言,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解決企業發展的外因、條件和共性問題。

我國早已重視營商環境的建設,也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北京時間2018年10月31日,世界銀行(下文簡稱世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評估報告》(下文簡稱營商報告),將中國列為營商環境改善進步最大的前十個經濟體的第三位。中國營商環境總體評價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位列第46,較上一年度上升了32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第28位,較上一年度大幅上升了65位。

世行的營商報告肯定了我國營商環境的進步,也列明了進一步改進的空間,畢竟,我國總體營商環境還排在第46位,趕不上我國香港地區(第4位)和隔海相望的韓國(第5位)、美國(第8位),甚至還落后于我國北部鄰國俄羅斯(第31位)。那么,我們究竟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營商環境呢?我國的營商環境還有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呢?

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依靠改革開放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只要市場主體有活力,就能增強內生發展動力、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要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放寬市場準入,加強公正監管,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更加活躍。”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指明了營商環境的方向;世界銀行的營商報告也已列出了重點和要點。

第一,我們需要一個寬松的營商環境,減少政府部門干預市場和企業,讓市場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讓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

《老子》講,治大國如烹小鮮,其中的核心意思就是不要過于倒騰、折騰、干預和干擾,政府應主要做好宏觀經濟工作,把屬于市場自我調節和企業自我發展的微觀經濟交還給它們;即使是宏觀調控也不必過于頻繁,每項政策出臺都要有系統思維,著眼長遠、統籌兼顧、抓大放小。政府部門不要干預企業的經營活動(包括國企),讓法人治理體系發揮自己的直接作用。BAT等互聯網巨頭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便是國家給予了高度寬松和寬容的營商環境。一些金融類、房地產企業乃至制造業企業等,出現嚴重困難就與政策階段性的嚴控,尤其是政策缺乏連貫性不無關系。

比如,2018年全年,我國各地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多達444次,刷新歷史調控記錄,成為歷史上房地產調控政策最密集的年份。如此調節,有些政策又前后不一致,必定影響發展。

世行營商報告在涉及政府與市場關系方面專門作出調查并指出,世界各地政府在消除自己國內私營部門面臨官僚主義的障礙方面取得了新的記錄,在過去的一年中總共實施了營商環境改革314項。營商報告稱,128個經濟體在減少政府對于企業的障礙方面所進行的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使中小企業和創業者受益,在創造了工作崗位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私人投資的意愿。營商報告指出,改革還在最需要改革的地方進行著,其中,低收入和中等偏低收入經濟體總共進行了172項改革。

世行的營商報告還把上海和北京作為樣本城市,其中,上海權重為55%,北京權重為45%。世行之所以認為上海的權重高于北京,是因為上海從2018年開始,聚焦減時間、減環節、減費用,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營商環境改革專項行動,大幅度地提高了市場主體的營商便利度。這些都受到了營商報告的充分肯定,更是受到企業的歡迎。

第二,合理的稅賦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政府在減稅降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需要落地生根,讓受者有持續的獲得感。

企業就是創造價值與財富的機器。國內外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利潤本身就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指標,而稅收對利潤具有直接影響。

美國紐約州,是美國僅次于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的第三大州,其中的紐約市是全球最主要的國際金融和商業活動中心。紐約市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稅收環境,紐約州也是稅收比較優惠的幾個大州之一,其大部分公司的州稅僅為凈收入的7.1%,或投資資本金的0.16%。

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深化增值稅的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的16%的稅率降低至13%,并且,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此次減稅確實會幫助企業減輕負擔,且其增值稅率也與世界上其它很多國家的增值稅率保持一致?,F在應該將注意力放在政策的落實層面,因為增值稅的減免要通過“以票抵稅”的形式進行。我們曾經遇到過的很多情況是,上邊的政策恰到好處,但具體落實時越到地方阻力就越大。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時候政策在具體執行時,不僅沒有減負,反而可能通過“嚴格執法”、靈活解讀而加大企業的負擔。

為此,建議加大政策落實的督促與檢查力度。同時,為了讓人大通過的減稅政策落地,要充分考慮到并制定出相應配套政策,讓地方政府不受減稅政策而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和負擔。

第三,法治化建設是檢驗營商環境好壞的重要標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各種所有制的各類企業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

我在自己的著作《商業的邏輯》中,以大量的事實證明,商業是有規律的,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要把握這個規律,就需要營商環境的確定性和持久性,要確保這個確定性,就需要法治的保障。因此,我國立法一定要考慮營商環境,尤其是要確保各種所有制享受同等待遇,包括貸款、稅收、工商、勞動用工和自然資源等。

目前,在銀行貸款方面,我國金融機構寧可把資金貸給劣質國企,也不愿意貸給優質民企,因為貸給國企形成壞賬可能不會形成追責,一旦貸給民營企業形成壞賬就可能因被懷疑存在腐敗問題而被追責。對此,應從法律上保障金融機構對待國企民企一視同仁,貸款不分所有制,只管企業是否優質。企業發債和上市也應如此。除此之外,還存在對投資類企業的種種歧視,也體現在借貸、發債與上市諸多方面。其實,投資類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最高,其資金都會用于優質實體企業。國家所應控制的是資金使用的效率和資金的用途,而非企業的種類。

在企業注冊、注銷、工商手續、破產重組和企業家權益保障、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也都需要在法律上更加明確與優化。舉例來說,有些企業出現危機后,企業家寧愿選擇“跑路”,乃至自殺,也不愿意申請破產保護,就是因為這方面的法律還不太完善。一些公司,尤其是創新創業公司,由于經營不善或者還欠成熟等原因,在不同程度上負債累累,從而陷入嚴重的財務困難,甚至逼得一些企業家以個人名義舉債用于公司運營。這些陷入困境的企業,在其申請破產保護時,往往由于程序上的繁瑣而導致時間上的無限期延長,而企業家們以個人名義進行的貸款,又沒有時間去進行長時間的等候。因此,減少破產審核時間以及對企業家的破產保護,須從法律上優化和完善。

除了立法要有前瞻性和系統性之外,在適用法律和執法的層面上,也要確保依法治理。有法不依、行政干預、從嚴執法、從輕量刑、運動性執法、編造罪名等等,都是不公平不公正的表現,都是對營商環境的傷害。必須予以改正!

最后,營商環境具有系統性和生態性,其改善必須持之以恒,與時俱進。而且,難以一蹴而就,必須積跬步,且步步為營,以至千里。

【本文作者為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專家組財金組秘書長、全國工商聯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責編:趙博藝 / 楊 陽

責任編輯:賀勝蘭
標簽: 營商   新時代   方向   三個   重點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