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四月二十六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圖為座談會前,習近平于二十四日下午在三峽大壩左岸電站察看發電機組運行情況,了解三峽電站發電效益和電網安全監控等情況。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
2019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出重大論斷,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恢宏畫卷上標注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嶄新時代方位。
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進入第5個年頭。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更高起點,對黨和國家機構進行了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改革,推出1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全面深化改革沿著既定方向蹄疾步穩、一往無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場機制。聚焦突出矛盾和關鍵環節,推動相關改革深化,健全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把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充分釋放出來。對此,多名代表委員積極為改革建言獻策,為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在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建立職業經理人等制度。依法處置“僵尸企業”。
臺籍全國政協委員、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峰告訴記者,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要跳出固有思維定勢。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發展日新月異,只有推動供給側改革、效率改革、動力改革,中國經濟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由大到強,拓展新領域,贏得新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侯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了國資國企改革方向。“作為一家資產總額超過3000億元、在職員工近5萬人的大型國有鋼鐵企業,山東鋼鐵集團改革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我們將深層次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堅持‘缺什么引什么’,堅持提高生產力標準,堅持增量必須混改原則。”侯軍說。
“近兩年,在裝備制造業業績普遍低迷的背景下,東方電氣集團扭虧并實現利潤增長,依靠的就是深化改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電氣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說,國企改革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改革創新,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
自2018年8月,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工作方案》以來,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所屬企業東方鍋爐、東方風電入選“雙百行動”,成為試點企業。“我們深刻認識到加快國資國企改革的重大意義,必須全面落實國企改革政策要求,充分激發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內生動力,努力成為改革尖兵。”鄒磊說。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黨曉龍向記者介紹,河北省下一步將以激發活力、增強動力為重點,深化“雙創雙服”(創新創業、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活動,全面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將通過推進國企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民企發展機遇大好
在下大氣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健全政企溝通機制,激發企業家精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升級。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富麗(香港)國際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蔡培輝對記者說,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將來也會是如此。
“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對我們民營企業是極大的鼓舞。”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鳳英說,汽車行業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日益改善,但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地方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等方面,部分地區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報告強調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這讓長城汽車看到了民營企業發展的大好機遇。
全國人大代表、新郎希努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桂波建議,樹立民營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平等競爭觀念,加強民營經濟產權保護。對民營企業的鼓勵與扶持政策應該進一步精細化,鼓勵與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放寬對民營企業的相關借貸限制,充分利用金融手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民營企業的發展,拼的就是環境。”蔡培輝說,在一定程度上,營商環境不僅可以決定企業能否健康成長,也決定了企業的活躍度和市場競爭力。
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優化的外部環境,需找準突破口和著力點。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秘書長王濟光對記者說,應樹立親商、惠商、安商理念,創新工作機制,營造民營企業正當經營活動受到法律有效保護、企業家拼搏進取精神受到應有尊重、創新創業活動受到全面鼓勵的良好營商環境,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優化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樹立企業家的信心很重要。”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董事長石磊建議,政府應經常性地組織民營企業家召開座談會,或通過考察、調研,深度掌握企業實際情況,這樣制定出來的政策才能更對路。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國人大代表、陜西西安邁科金屬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何金碧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對紓解企業困境提出了很多有力措施,下一步需要各級政府在實際行動中落實落細。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張曉東建議,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責任邊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競爭力,同時創造出更優質的稅源、更廣泛的稅基,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遼寧的民營企業真正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全國人大代表、遼寧五一八內燃機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彬說,近兩年,遼寧制定出臺了全國首部省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并初步形成遼寧營商環境建設的地方性法規體系。“有了保障,民營企業投資就更安心、更放心了。”
全國政協委員、海關總署原副署長孫毅彪說,民營企業最大的訴求就是公平公正。對監管部門來說,要公正、透明監管,企業才能公平競爭。
“我國民營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營商環境地區差異也較大。”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財經學院院長夏飛舉例說,粵港澳大灣區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營商環境,而西部地區則只有努力優化營商環境,才有可能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優良的營商環境需要技術支撐。”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龍曉華告訴記者,“比如‘放管服’改革,所有問題要一次性解決,傳統辦法肯定不行,必須使用大數據。我們州與北大操作系統研究中心黃罡教授燕云數睿技術團隊共同打造的‘智慧湘西’,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改革是活力之源,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代表委員們表示,新的一年,以改革激發澎湃動力,以市場化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破解發展難題,中國改革發展必將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重要基礎,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交上優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