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扎實工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新的貢獻。”習近平同志始終心系“三農”、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一系列關于“三農”發展的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思想指導和行動指南。
對鄉村振興規律認識的深化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根據當前我國發展階段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出并深入闡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在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他從農業農村農民三個維度,強調要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2018年1月30日,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同年3月8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他從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面,系統闡述了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同年9月21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他進一步系統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總方針、總要求和制度保障: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制度保障。從“三個全面”到“五個振興”再到“三總一保障”,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部署體現了我們黨對鄉村振興規律認識的深化。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
習近平同志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政策導向,把落實“四個優先”的要求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優先考慮“三農”干部配備,優先滿足“三農”發展要素配置,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黨中央為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堅持的一項重要戰略原則和政策導向。在干部配備、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公共服務等方面把農業農村發展放在優先位置,是一個重大理論和政策創新。
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定居,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這些重要論述的核心是把城市和農村看成一個有機整體或者說發展共同體,通過城鄉要素、產業、居民、社會和生態等的全面融合,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實現工農城鄉共建共享。這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城鄉關系理論,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
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盡快補齊農業現代化這塊短板,加強農村現代化這個薄弱環節。因此,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思想,把過去單純的農業現代化概念拓展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其內涵更加豐富、科學,更加符合新時代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如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總體安排和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是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目標。正如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所指出的,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供應日益豐富,總體上解決了農產品供給總量不足的問題,但農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仍然突出,優質、綠色、安全的農產品還遠不能滿足城鄉居民需要。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把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作為核心任務,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并強調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這些重要論述豐富了現代農業發展理論,對于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我國人多地少,小規模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組織形式。在新時代,如何充分發揮小農生產的作用,處理好小農生產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關系,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是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部署。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指出,落實扶持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政策,完善“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立足我國國情農情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創新,對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適度規模經營具有重要意義。
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國農村地域遼闊,村莊類型多樣,鄉村治理必須立足國情農情,走中國特色鄉村善治之路。所謂“善治”,就是良好有效的治理。為此,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和創新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符合中國國情特點的更加完善有效、多元共治的新型鄉村治理體系。其中,自治是基礎,法治是根本,德治是先導。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構成鄉村治理的完整體系,是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重要保證。
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需要長短結合、分步推進、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如何處理好二者關系?習近平同志指出,要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這是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創新。只有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打好脫貧攻堅戰,才能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只有實現鄉村振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當前,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攻克貧困人口集中的鄉村。近年來,我們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脫貧攻堅的成果必將不斷得到鞏固和拓展,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