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集中體現了人民群眾對于新時代各個領域的新需求和新期待,這構成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是使最廣大人民群眾獲得幸福感、滿足感。這構成了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取向。
【關鍵詞】社會主要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目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轉變給黨和國家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它要求黨和政府抓好高質量物質供給等剛性需求層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它要求黨和政府從意識形態領域出發做好多元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在中國發展的歷史新方位,面臨國內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有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做好新時代主要矛盾的政策解讀,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是凝聚人心和力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背景下黨的認識轉變
黨對于國情的科學判斷和制定大政方針均需要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進行科學研究和準確把握,這有利于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當前,我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國夢,并具備了更多的信心與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再次與時俱進,實現了兩個方面的重大轉變。
其一,從落后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轉變,這一點是對中國發展客觀實際的認知轉變。一方面,從生產到發展,表明我國的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貧困落后的面貌,我國社會也正在由生存型社會向發展型社會轉變;另一方面,當前的發展呈現出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即我國社會生產呈現出結構性矛盾與總量性矛盾并存的局面,主要表現為城鄉、地區間發展的差距依然較為明顯,例如不同地區在同一領域的發展程度不平衡,同一地區在不同領域的發展水平不協調。
其二,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轉變,這一點是對我國人民發展需求的認知轉變。這一轉變,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物質條件得到充分改善,對美好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日益清晰、明確,人民的發展需求不斷升級,不僅在物質文明的層面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精神文明的層面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政治方面的民主和法治的要求、社會方面的公平和正義的要求、對于國家總體安全的要求、對于生態環境改善的要求等。
黨對于人民需求的深刻洞悉和準確把握,有利于國家宏觀發展政策的科學制定,有利于回應人民關切,有利于增強廣大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要求
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我國邁向新時代的基本體現,也是主要特征,其不僅概括了我國目前的發展情況,也是對社會發展成就和變革的高度肯定,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不斷夯實,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等的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面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們迫切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調整。
其一,對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提出了迫切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從根本上看,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全面貫徹,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是圍繞關于人如何實現全面發展而展開。基于這一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不斷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以促進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實際的科學認知,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樹立起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其二,對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要提高對主體和內容的針對性,以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從主體層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對公職人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意識形態教育,使其更好地堅持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而提高各領域的供給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與此同時,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包括農民、知識分子、青年學生、待業人員、下崗職工等在內的一切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都是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力軍和后備軍,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他們更加明確自身的責任,從而為更好更快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貢獻;從內容層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緊密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發展成就、黨的十九大的發展戰略部署等進行,從而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各自的工作,促進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服務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其三,對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效用提出了基本要求。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實際效果而言,目前一些地區仍存在重理論輕社會實踐、重理論研究輕社會應用等問題,這些客觀問題的背后所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性缺陷。因此,我們要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范圍。具體而言,我們要透過對社會現象的精準分析,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綜合考核機制,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時而化、因時而進和因勢而新,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背景下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思考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集中體現了人民群眾對于新時代各個領域的新需求和新期待,這構成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而落腳點則是使最廣大人民群眾獲得幸福感、滿足感。這構成了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取向。
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不斷增強和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黨的十九大會議明確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其豐富的內涵和理論意蘊成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我們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相關理論,有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
第二,要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一方面,要在實踐中不斷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化載體的更新,以最新的時代楷模、模范人物為重要素材,發揮新時代優秀榜樣的思想和行為的感染力,于無形中促成受教育者對核心價值觀和重要理論的內化;另一方面,要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物化載體更新,即實現現代技術與教育載體的更好結合,例如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
第三,要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生活化和實踐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雙主體的參與度。一方面,我們要盡可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以及其它社會實踐過程中,使受教育者能夠在除課堂學習之外的場所或活動中對教育內容有更切身的體會和感知;另一方面,我們要將理論內涵的講解與相關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相結合,充分利用校園活動、社會平臺推動受教育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使受教育者在社會實踐中內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以其指導自己的行動。
(作者分別為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
【參考文獻】
①平章起、王方:《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轉型》,《理論與現代化》,2017年第6期。
②《讓發展更平衡更充分》,《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2日。
③陳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運行現狀及路徑研究》,《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
責編/牛牧瑤 美編/李月敏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