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治理要聞> 正文

從地方實踐看城鄉社區治理的創新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基層活力不斷迸發。黨的十九大對社會治理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同時,黨的十九大還指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是社區建設和治理工作的重點。

基層社區治理關乎群眾的安居樂業,關系政黨的執政基礎,關涉社會的長治久安,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完善新時代社會治理新格局的重大舉措。“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社區是連接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橋梁和紐帶,是基層治理創新的重點和難點;社區治理創新是社區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在城市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區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格局,不同類型的居住社區無論從建構過程、建構內容還是社區的發展需求上來看都不盡相同。當前很多城市的社區發展呈現出“三個多樣化”,即社區類型多樣化、居民需求多樣化、條線任務多樣化,原有的社區建設模式已難以適應居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新需求。如何探索社區治理創新,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新課題。為此,人民論壇理論研究中心以不同社區類型的社區治理創新為主題,重點搜集與此相關的地方社區治理創新實踐案例,對各地創新社區治理的實踐和先進經驗,以及當前社區治理創新的特點進行總結,以期為其他地方社區治理創新的實踐探索提供參考借鑒。

社區治理創新的地方實踐

棚改區黨建引領型社區治理——武漢青山區

青山區因武鋼而興。新中國成立之初,10萬建設大軍“先生產、后生活”,在此搭建簡易工棚安家落戶。2007年4月,棚改工程啟動,截至2016年7月,青山區共建成臨江港灣、青宜居、青康居、青和居、青馨居共5個安置房小區。隨著棚改結束,數萬群眾“出棚進樓”開啟了新生活。由大雜院到新型社區,新挑戰隨之而來,如粗放式管理難以適應需求,人際關系褪去“大院熟人”余溫,老年人集中,居民結構復雜,居住陋習等等。面對新形勢,青山區以解決居民小事為出發點開展社區治理探索,用心把“雞毛蒜皮”小事當作大事辦,整合社會各方力量,創新“天天敲門組”“順順吧”“好樣的工作隊”“四點半學校”“社區好味到”等五大紅色載體,形成了“力量全介入、問題全收集、服務全覆蓋、成效全評價”的“四全”的社區治理體系,成為以黨建引領“三治一服務”示范區。

建強1個黨組織,“大黨委”統籌各方堅強有力。青山區從“創新組織設置”“創新組織架構”“創新組織管理”入手,突出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提升,將社區黨組織打造成領導社區治理的堅強堡壘。在社區黨總支、物業公司黨支部的領導下,入黨的居民、社區物業員工亮明身份,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居民、員工積極向組織靠攏,社區黨員人數不斷增長。物業公司除了積極開展住宅維護、環境保養等傳統項目以外,推出代辦事務、金融咨詢、家電維修、照顧有困難人群等社區服務項目,同時社區黨員帶頭積極參加社區各項志愿活動。此外,在社區“大黨委”的奔走、促動下,社區周邊企業、單位也成了治理的重要力量。愛熙社工組織、西渡公益發展中心、盧志剛義工服務隊,等等,一個個社會組織進來了;鋼城二中、橋頭小學、武鋼一技校,一所所學校成了共建單位。社區隨處可見志愿者身影,教師、干警等來自各行各業的黨員走進社區發揮作用,紅色工作隊越來越多,黨的基層組織架構更加有力。2018年,青山區的青和居社區建立了“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黨組織構架,參與社區治理的黨員人數已達164人。

探索3治有效途徑,“紅馬甲”“紅袖章”務實管用。全面加強社區黨組織對基層自治、法治和德治的領導,通過載體創新、閉環聯動,調動居民群眾積極性,以自治為主線,以法治保底線,以德治樹高線,下活社區治理“一盤棋”。一是群眾自治,社區黨總支把社區劃分為15個網格,由網格黨支部書記或網格員擔任組長,社區、紅色物業黨員群眾共同組成“天天敲門組”,重點關照那些需要幫助的孤寡、空巢老人。在敲門中漸漸摸索出來“天天敲門18法”,如真情感化法、見縫插針法、巧借機遇法、以幫促進法等等,自治一步一步地走進群眾心中。黨員的黨性被激活,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二是倡導“法治”,為化解矛盾糾紛,社區黨組織建立專門負責調和矛盾的“順順吧”,街道司法所干部定期到“順順吧”調解,公益律師每周四上門,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訴訟和信訪代理服務。三是弘揚德治,組織5支志愿服務隊身穿紅馬甲,常年活躍在社區各個角落,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用“身邊紅馬甲”引領文明德治新風尚。當前,“天天敲門組”“順順吧”“身邊紅馬甲”推進了社區自治、法治、德治共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正在慢慢形成。

打造1套信息化服務體系,4全服務工作機制凝聚民意。用好用活“線上”和“線下”兩大陣地,形成工作力量全進入、群眾需求全收集、分類分級全解決、服務過程全評價的“四全”機制,將各類資源、力量和服務組織起來,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做實做優6大基本服務。具體而言,一是優化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聯動,實現“預約在網上、代辦在網格、服務在社區”;二是提升生活服務,打造“紅色物業”,以黨建引領物業服務創新;三是延伸法律服務,組建專業團隊,開展訴求代理、意愿代言、法務代辦;四是豐富文體服務,組建7支文體活動團隊,3天一個小活動、1周一場大活動;五是做好關愛服務,緊貼老年人、兒童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需求,創辦“社區好味到大食堂”“四點半學校”“陽光家園”等特色載體;六是創新黨員服務,開展“紅色基金暖心微行動”,對黨員的“小困難、小變故”及時上門慰問。此外,依托微鄰里平臺,形成了一套全面、精準、精細的信息化社區服務體系。“青山微鄰里”公眾號后臺建設完成,居民綁定后,可以便捷享受6大公共服務。有困難,上“微鄰里”“報事”,從受理到處理再到完成全程監控,不滿意還可以給個“差評”。

老舊小區居民自治型社區治理——江蘇常州天寧區

老舊小區改造在許多城市里都是一件困難重重的工作,因為難以同時滿足各方需求,常常會“好心沒辦成好事”。在江蘇常州天寧區,基層政府部門積極聯動各類黨群組織,引導居民參與社區公共項目,不僅高質量地完成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更在改造過程中贏得了群眾的好評,探索出了一條居民自治、黨員引領的“共治共贏”之路。

“問需于民”,做好電梯改造。老舊小區的居民多是60歲以上的老人,加裝電梯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好事。業主自愿是開展電梯改造試點的大前提,可具體到怎么建,關鍵在于上下層住戶如何協調利益。加裝電梯不僅方便上下樓,高層住宅還可以借此升值,但有的低層住戶卻認為自己是受損方。為此,常州天寧區的有關部門在此基礎上開展引導和服務,充分考慮老舊小區居民訴求,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確定治理改造內容,形成治理方案。相比全國其他城市申請電梯改造的條件,常州的門檻可謂“苛刻”:需要電梯所在單元樓全體業主的書面同意,且占用小區公共部位的還需要小區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而且,電梯改造及后續維保費用全部由業主自籌,分攤比例自行協商。有些小區的業主與其他業主代表成立小組,有人負責對接有關部門和施工方,另設兩人分別負責工程監督和資金使用核查。出錢加裝電梯后,業主們覺得電梯是自家財產的一部分,于是制定了一份電梯使用公約,寫明電梯不能運大件、衛生怎么打掃、違約如何處理,通過制定公約來維護共同利益,如果再有矛盾,就采取民事法律途徑解決。

居民協商齊動手,改變基層社會治理思路。天寧區綜治辦改變以往社會治理項目由基層政府部門大包大攬、運用行政手段推薦民生工程的治理思路,從決策到施工讓社區居民親自參與。雖然規模化建設有助于降低成本,但是受客觀條件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老舊小區都適合加裝電梯,常州對電梯改造不下指標,堅持在客觀條件具備的小區“成熟一臺增設一臺”的原則,“政府補貼要辦成好事,就必須要獲得群眾發自內心的認可”,保證全體業主充分協商,達成一致再開工。針對客觀條件不成熟、有其他民生訴求的小區,如外墻青皮脫落問題,則由該小區居民率先統一意見,其中30%的費用由社區各家協商出資,剩余的70%由街道補貼,對整體外立面進行翻新和防水作業;街道對其他有翻新需求的居民推出遞減補貼計劃,越早達成一致申請改造的樓棟,補貼的比例越高,發揮補貼的正向激勵作用,引導居民主動參與公共事務,在參與中增強獲得感。

居民自治、黨員引領,實現共治共贏。天寧區在基層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和簡便易行原則,利用社區管家與社工網格形成有機互補,暢通黨群干群關系,高效調解鄰里糾紛,收集民情民意,參與社區決策。在基層群眾工作中,注重解決人心齊的問題,尊重居民主體,推動居民自治,同時發揮居民中黨員骨干的關鍵抓手作用,由其牽頭為鄰居服務、順帶解決鄰里積怨,讓老百姓參與其中,讓群眾看到基層黨組織為民辦事解決問題,就是鞏固黨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執政基礎。

商品住宅區市場主導型社區治理——武漢百步亭社區

百步亭社區占地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萬人,是全國文明社區、全國和諧社區,是唯一榮獲首屆“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的社區。1995年,百步亭集團入駐百步亭地區,開發建設百步亭小區,在社區建設的過程中打破了傳統的“行政化一統天下”的社區建設局面,社區黨組織、百步亭集團、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以及社區自治組織等多個主體在社區治理中充分交流、協商、合作,建設房地產住宅、基層政府對社區的管理以及社區公共服務有機結合的“建設、管理、服務”三位一體的管理機制,走上了一條市場主導型的自治道路。多年來,百步亭社區注重黨建引領、宣傳思想工作、志愿服務隊伍建設,不斷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經過20多年發展,百步亭社區形成了文明新風撲面、人際關系親密、管理服務完善、百姓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4

創新形成百步亭“134567”工作法。百步亭堅持以黨的領導統攬全局,協調各種社會資源,創新社會治理,形成全員參與的百步亭工作法。可以簡單概括為“134567”:“一好雙強”壯大隊伍,即建設一個好的黨組織,按照“思想政治素質強、群眾工作能力強”的標準選好配強社區帶頭人,選任干部以“奉獻+才藝”為標準,不單看年齡、身份、文憑、資歷,更要看奉獻精神、工作能力、群眾基礎、文藝才干等;“三位一體”強化核心,即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把社區里沒有隸屬關系的物業公司、居委會、業委會整合協調起來,增強戰斗力;“四項服務”贏得民心,即通過黨組織的關愛服務、政府的公共服務、市場化的物業服務、社會化的志愿服務,滿足居民需求,贏得群眾認可和支持;“五級負責”力量下沉,即黨委書記負責社區、支部書記負責苑區,支部委員負責片區、黨小組長負責樓棟、黨員負責家庭,隨時隨地為群眾解決問題,做到問題面前有黨員,黨員面前無問題;“六步議事”居民自治,即按照多種渠道提議題、多方懇談出主意、議事組織擬方案、張榜公示開言路、專家審查定公約、居民表決說了算,推廣居民自治;“七類活動”全員參與,即開展紅色教育活動、民俗節慶活動、網絡春晚活動、群眾健身活動、道德論壇活動、文明創建活動、亭臺文化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拉近社區居民的距離,加強相互交流,增進感情、凝聚人心。

“紅色物業”融入社區治理的合作共治機制。百步亭社區治理在實踐中賦予物業公司雙重角色:一方面是作為市場主體的角色,物業公司應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為社區居民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另一方面是作為黨的工作隊的角色,物業公司在黨的引領下成為社區治理的有效載體。社區治理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強調社區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互動、協調與合作,合作共治是社區治理的方向。百步亭社區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培育物業公司融入社區治理的合作共治機制:

人員雙向融合機制。一是讓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兩委成員和在職黨員兼任物業企業質量總監,同時吸納物業企業的黨員負責人兼任社區黨組織成員,非黨員物業負責人兼任社區居委會成員;二是“社區+物業”雙員配置進網格,將物業服務融入社區網格管理;三是搭建線上雙向融合平臺。在社區建立社區網格員和物業管理員、社區居民共同參加的微信群,及時提供社區動態、物業服務和惠民政策等信息。

問題聯動處置機制。百步亭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在基層黨支部的領導下構建社區協商的三方聯動機制,形成了包括三方共商社區大事的周例會制度、三方聯席評議工作的每月民主聽證會制度、監督和巡查制度以及社區居民六步議事制度在內的一系列制度化協商平臺。在具體實踐中,通過相應的會議協商平臺實現三方之間的溝通、合作、交流,并通過民主管理機制達致三方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監督,從而真正實現三方之間的聯動。

激勵考核監督機制。一是建立“紅色物業”紅黑榜,每季度對物業企業進行測評,每半年進行群眾滿意度測評,年底由社區居民、社區和第三方進行綜合考評,考評結果向社會公布并納入物業企業誠信榜;二是支持“紅色物業”的發展,在企業黨建方面給予經費支持,對“紅色物業”工作突出、居民滿意度高的物業企業給予獎勵,對物業服務管理人才的發展給予支持;三是引入社區紀檢監督機制,督促物業企業提升服務質量,服務社區居民。

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組織志愿服務。百步亭社區投入巨資建成了生態環境、商業服務、醫療衛生、學校教育四大配套設施,積極采取多種途徑幫助下崗人員再就業,如將社區內的物業保潔、飲食服務等崗位優先安排給下崗人員工作,商業門店低價出租給下崗人員再就業,居委會組織就業到家庭、引進手工藝品加工廠,成立家政服務網站等,此外,還實施“感情再就業”工程,動員有需求的富裕家庭多請鐘點工,動員下崗人員走出家門做鐘點工,形成了家庭互幫互助、親情就業的和諧氛圍,很多家庭也由此拉近了彼此的關系。社區堅持把“鄰里守望相助”志愿服務活動作為一項重點工程推進,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在“做細、做小、做實、做全”上下功夫。首先,百步亭社區為保障志愿服務工作有人做、有人管,鄰里守望無盲點,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志愿服務網絡。同時建立了志愿服務中心進行統一管理,在各苑區和駐區單位共設立26個志愿服務站,落實社區志愿者注冊登記制度,推動志愿服務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其次,社區積極吸納退休老黨員、老干部、老職工、樓棟長、居民群眾等熱心公益事業的居民帶頭加入志愿服務組織。目前,社區志愿者與社區1000多名空巢老人、500多名殘疾人,全部結成了親情關愛對子,堅持每天送問候,每周送服務,急難送救助,生病送醫療,生日送祝福,節日送慰問,讓弱勢群體切實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關愛和溫暖。

“村改居”政府主導型社區治理——成都瑞泉馨城社區

瑞泉馨城是成都溫江區涌泉街道規劃建設的一個農村新型社區,是成都市最大的新型集中居住區之一。其轄區面積2.3平方公里,規劃建設八個組團,現已建成安和苑、寧和苑、定和苑、富和苑四個組團,主要安置來自花土、鳳凰、明光、前鋒、雙堰、大田、共耕等7個社區(村)的失地農民,目前已入住居民約1.2萬。隨機分配的居住形式致使社區人口異質性強,基層自治組織也由原來的村委會變成居委會,治理難度加大。涌泉街道黨工委按照便于服務管理、便于資源綜合利用、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則,依法科學地設置區劃,確定了瑞泉馨城社區轄區“四至”界限。四個組團位于其中,并配套社區活動中心、瑞泉馨城公共服務站、實驗學校、金太陽幼兒園、衛生院、派出所、市場等服務處所。

區政府街道重視社區治理,黨建引領新市民院落治理。溫江區啟動成都首個社區發展治理“1+8+E”支持云平臺,對全區116個村(社區)自治組織成員、議事會成員進行全域能力提升。其中,“1”是指溫江區社區發展治理支持中心,“8”是指該支持中心依托黨建、智慧民政資源,整合社區營造支持中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會關愛援助中心、社區發展治理實訓中心、社工素能提升中心、社會組織雙創中心、智慧民政信息中心、社區居家養老信息服務數據中心等8個中心,“E”(Extend)則代表今后延伸的服務。涌泉街道以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瞄準“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目標,堅持從“政治、民生、共治”三個維度發力,大力實施“紅色引擎”工程,發揮黨工委“龍頭”作用、村(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強化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機制引領,探索健全“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委、小區黨總支、三類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五級聯動體系,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全面覆蓋。建立兼職委員制度和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制度,遴選38名兼職委員進入村(社區)黨組織班子,發揮駐區單位、聯系單位黨組織的協同作用,整合資源,互聯互動。瑞泉馨城社區按照“1+3+N”模式開展集中安置區新市民院落治理,“1”即黨組織核心領導;“3”即小區居民業主大會,院落議事會,院委會或業委會;“N”則是若干微項目、自組織等,充分發揮院落黨組織的核心引領,整合各類資源,聚合各方力量,以項目為抓手,通過自治、法治、德治,多元參與,共創共建、共享共治。

社會組織助力,社區精英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在成都市民政局和瑞泉馨城社區的支持下,溫江區涌泉滴水公益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以下稱“滴水公益”)的社工以居民參與為主導,始終堅持和實踐著“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社區管理新格局的理念,與政府和社區居委會一起,開展送花活動、種花指導、園藝技能培訓、花園打造等活動,推進“三園”好風景行動即窗前小家園、屋前小花園、院內后花園,“送花激興趣,種花達共識,護花重參與”,動員居民們關注家庭環境、小區公共環境,積極引導和推動居民參與,強化公共意識和主人翁意識,逐漸形成共同的院落文化,將小區(社區)發展成為具有共同情感聯結、共同社區意識、共同文化凝聚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在社會組織和社工的服務下,居民更加積極地參與,提升了公共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涌現出了一批居民骨干,建立了一支志愿者隊伍。在社區成立后,瑞泉馨城社區整合人力資源,利用社區精英的特長,解決居民糾紛、組織社區活動,同時政府在組織、資金和場地等方面提供支持,使社區精英與治理需求充分契合。

居民議事會搭建居民參與平臺,解決公共事務。社區居委會征集居民骨干意見后,通過公開選舉,選出了23名議事會代表,成立了小區院落議事會,選出了第一屆院落議事會主任、副主任,劃分了院落網格居民小組并選出了網格組長。社區居委會和社工還通過開展議事規則培訓、社區治理經驗參訪學習等提升議事會成員能力,以促進院落議事會更好發揮作用。以安和苑小區中間公共綠地的治理為例,部分居民骨干和社區居委會提議可以打造一個集景觀和種菜功能于一體的小區公共綠地空間,通過院落調研廣泛征集居民意見、議事會會議商討、對接園林公司打造等,最終將這塊小區中間的公共綠地空間取名“安禾園”,進行統一規劃,鼓勵居民有序認領土地,讓70多塊土地找到了新的主人,讓小區內“人人都有地種”,這片菜地也成為了小區里的一道風景線。為讓這片菜地更充分地發揮作用,社區專門為小朋友規劃出用于農耕學習的地方——“田園之聲”自然教育基地,由10塊小菜地組成,播種了大蒜、豌豆、菠菜等作物,孩子們不僅能夠學習到農耕知識、體會親自種菜的快樂,等到這些作物成熟收獲,再組織小朋友們采摘并送到孤寡老人的家中。居民議事會平臺不僅能滿足社區、滿足居民的共同需求,也能讓社區對菜地進行統一管理,避免居民發生矛盾。?

中高檔住宅區社會自治型社區治理——南京翠竹園社區

翠竹園社區位于南京雨花臺區花神湖畔,共有居民3036戶、8000多人,是一個以中高檔商品房為主的社區,社區黨總支共有黨員200名,下轄居委會黨支部、社會組織聯合會黨支部、老年大學黨支部等三個支部。為破除“鄰里相見不相識”的問題,建立守望相助、協商議事的和諧鄰里關系,翠竹園社區于2013年開始探索打造黨建引領下的“四方平臺”工作法,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

5

構建“黨建+文化”的社區治理特色體系。5年來在“四方平臺”建設過程中,對于翠竹園社區互助會和眾多社區社會組織成長發展,社區黨總支一直起著核心引領、保駕護航作用,特別是在環境整治等難點問題破解上,社區黨總支主動作為,走出了一條通過協商式議事、服務型治理、組織化參與破解矛盾難題的新路。2018年以來,翠竹園社區積極挖掘“竹文化”的品質和內涵,著手開發形成竹韻、竹風、竹節等系列治理服務項目,并借鑒企業ISO質量管理體系,編制《社區互助參與手冊》2.0版本,其經驗做法已分享至全國40多個城市2000多個社區。

“四方平臺”議事協商,共商社區建設與發展難題。由翠竹園社區黨總支牽頭,構建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社區社會組織協商議事的“四方平臺”,制定了《翠竹園社區“四方平臺”議事規則》,每月第一個星期四召開“四方平臺”聯席會議,按照“商以求同,協以事成”的原則,共商社區建設與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聯席會議以網格民情需求等為議題來源,由社區“兩委”按“輕重緩急”等原則確定議事議題,議事主體由“四方”常任議事成員、根據議題內容利害關系人確定的議事人員兩部分組成,根據“主持中立、就事論事、少數服從多數”等10條議事規則開展議事協商,同時建立健全議案評估和跟蹤落實制度。以“垃圾桶下地庫”議題為例,2017年3月,為便于居民每天下地庫取車時“隨手”扔垃圾,物業公司試點將垃圾桶移至地下車庫。試點不久,陸續有居民向網格負責人反映地下空間封閉,垃圾桶異味難聞,網格負責人隨即將此事反饋給社區“兩委”。考慮到提出訴求居民較多、呼聲較高,經社區“兩委”研究,將此列為“急辦”重要議事議題,放到“四方平臺”共同協商,同時邀請網格員代表參加。在第一輪聯席會議上,各方代表按照議事規則各抒己見,議定由翠竹園社區互助會開展問卷調查,以進一步摸清情況、收集居民意見和需求。在第二輪聯席會議上,翠竹園社區互助會通報調查問卷結果,網格員對近期居民意見梳理匯總,“四方”和網格員代表、居民代表就調查結果和居民意見進一步商討,最后各方形成一致意見:取消“垃圾桶下地庫”試點。會后,社區“兩委”和業主委員會依照既定規程,督促物業公司調整垃圾桶擺放位置,并做到垃圾及時清理,切實維護干凈美好的社區生活居住環境。

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居民組織化參與社區公共事務。2013年,在翠竹園社區黨總支領導、社區居民委員會統籌、業主委員會參與、物業公司支持下,社區公益性組織“翠竹園社區互助會”成立。其目標是通過開展愛心活動,促進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主要職責是挖掘社區居民需求,指導和支持社區居民骨干組建社區社會組織。社區積極爭取城區、街道的支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5年來,翠竹園社區社會組織得到迅速發展。截至2018年6月,翠竹園社區已擁有各類社區社會組織90個,覆蓋文體、為老、為少等各個方面,每年舉辦大小活動近100場。翠竹園社區通過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不僅通過共同的興趣愛好將居民凝聚在一起讓每位居民不出社區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社區社會組織,還通過把陌生人變成熟人后,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通過居民群眾組織化參與,不僅解決居民參與的有序性問題,還實現了社區社會組織從單一舉辦社區活動到全方位參與社區議事協商,有力地提升了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社會組織開展活動時,基本采用AA制形式,并鼓勵參與者進行愛心捐贈和眾籌,實現自給自足和自我造血。另外,社區社會組織成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發揮著訴求表達、協商討論、資源鏈接、行動落實等重要作用,為搭建“四方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發軔于2012年的“至善黔程”幫扶行動,是“四方平臺”每年必議之題,每年社區主要通過愛心捐贈、志愿參與的方式,對貴州貧困山區高芒村進行立體化幫扶,先后開展兩地少兒共成長活動,村民學堂、村民中心以及村圖書館建設,高芒村青少年助學計劃等一系列幫扶項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已成為弘揚社區公益志愿精神的一張靚麗名片。

完善運作機制,積極為居民服務。一是在社區黨總支領導下,充分發揮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社區社會組織各個主體的資源優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而在落實議案和回應居民需求時,相互補臺補位,集中各自優勢和資源,實現協同高效聯動,使各種社會矛盾沖突在基層得到有效預防化解,持續優化“四方平臺”的協同機制。二是優化“四方平臺”的服務機制。充分發揮“四方平臺”了解民情、凝聚民意、共商共議的載體作用,預先匯總梳理社區居民亟需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在聯席會議上充分討論和專題研究分析,經過議事流程形成解決方案,會后按照責任分工督促落實。同時,通過《翠竹園幸福生活》、QQ群、微信群等載體,定期通報辦理情況。三是以社區黨總支為領導核心,成立了社區社會組織聯合黨支部,指導和協調社區社會組織開展公益活動累計300余次,參與人數22500余人次。以創新服務實體平臺凝聚人心,搭建居民議事會、社區自助圖書館、彩虹屋等,為社區居民開展互助、自助提供有效途徑;以互聯網為新的聚合載體,通過網絡論壇、QQ群、微信等形成網絡集群,讓居民在“虛擬社區”中走親串戶,把社區變成了一個相互往來、人人熟悉的大家庭,不斷優化“四方平臺”的集群機制。翠竹園社區的銀發餐廳、家庭診所等便民服務項目,解決了社區老人吃飯難、看病難的問題。80多家社會組織面向老中少病困等各類人群開展服務,在民生服務工作上做到了社區全覆蓋。另外,由于社區外籍人士和華僑僑胞居民較多,翠竹園社區牽頭成立僑之家俱樂部、英倫英語俱樂部等社會組織,定期開展座談會、文藝演出等活動,幫助華僑僑胞融入社區生活,還專門開設壁球館,滿足社區居民的運動需要。2008年11月2日,“翠竹園社區臺僑胞服務站”在雨花臺區的第一個掛牌便是居委會重視僑胞服務的最好證明。

專家參與型社區治理——清河街道社區

清河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地處北五環,北經西三旗通昌平,東與朝陽區奧運村相鄰,西部與北京科技中心上地相接,是北京發展的重要地區。清河街道社區類型復雜,既有高中檔商品房小區,也有城中村,還有舊的單位社區。人口構成上也較為復雜,有高科技人才、商人、政府官員、大學教授等,也有老城區拆遷遷移的老居民和外來打工人口。2014年6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帶著他的團隊,以清河為實驗對象,開展了一場“專家參與社區治理模式”的“新清河實驗”的有益探索,強調通過綜合干預方式,開展的一種跨學科的社會空間實驗。

調研居民理想的社區特質,選舉成立議事委員會。首先,正式啟動后,李強團隊在橡樹灣、毛紡廠和陽光南里社區進行比較調研,整體了解清河地區社會治理存在的現狀和問題之后,李強團隊選擇了3種不同類型的社區開展工作,分別是老舊小區、商品房小區、混合型小區。新清河實驗最初是從兩個方面著手開展的:一是社會再組織實驗,二是社區提升實驗。在社會再組織實驗方面,對于3種社區都通過選舉議事委員的方式提高居民的社區參與程度,議事委員是居委會的組成部分,委員們的責任是了解和收集居民意愿。議事委員通過居委會推舉、他人推舉、個人自薦等方式參加選舉,采用差額選舉方式產生議事委。議事委員要求,一要有公益心,真正做到知百家事,解百家難;二要有可靠性,能夠穩定可靠地為群眾服務;三要有大局觀,不僅要代表居民利益,也要積極配合黨政部門的工作。參加選舉的委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位退休的老領導,另一種是熱心公益的社區精英。社區提升實驗主要是通過議事委員帶領居民進行民主議事和決策,產生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的社區提升議案,由課題組整合相關專業的專家、設計師等技術資源,居民參與監督,由此實現社區改造和提升。在社區,議事委員們不僅有威望,而且有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在于密切聯系群眾,獲得群眾信任,更在于能架起居民與黨政部門之間的橋梁,推動居民需求轉化為公共議題,如議事廳建造、自行車棚改造、改善社區綠化環境、文明養犬、成立陽光學堂、解決無序停車等等。另外,也注重提升社區的軟環境,建造議事廳,開辦陽光學堂、讀書角、講座、沙龍等,興趣班、小社團讓鄰里的陌生感日益消除,信任與合作不斷建立,社區居委會與物業的關系日益融洽。

注重制度建設,孵化社會組織。“清河實驗”啟動至今,實驗團隊探索長期可持續的合作方式,以本地社區為主體,全面了解社區需求,提供咨詢和技術支持,陪伴街道和社區共同探索,隨著本地能力提升而逐步退出。為了社區今后可持續健康成長,團隊長期扎根、深入社區,在社區黨建經費使用制度、社區規劃制度、選拔和培育跨學科團隊等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采取街道搭臺、企業和社區共建團隊、第三方培訓和評估、社區協作的方式,還有參與式社區規劃、社區微更新、社區規劃師制度等。在“清河實驗”推進過程中,團隊注重孵化社會組織,為后續社區參與和社區治理提供本地土壤,為街道整體謀劃社區發展戰略培育樞紐型社會組織,同時全面統籌各類社會組織的引入和社會服務的供給。當前團隊已經成功孵化出一個社會組織,未來將繼續長期扎根。2018年清河街道聯手清華大學課題組繼續深入工作,擴大“清河實驗”覆蓋面:形成制度化基層操作經驗,以便各社區自主開展工作;深入開展參與式社區規劃和社區養老工作;共同探索混合型社區基層社會治理的有益經驗;梳理資源,明確發展定位,有針對性地解決更多地區問題。

助力老舊小區改造,營造和諧宜居城市。2016年底,經歷了近三年的清河實驗進入了全新的2.0時代,實驗課題組介入市級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工作。第一,深入社區細致摸底,保證居民意愿的整合。老舊小區改造內容龐雜,涉及舊樓房加裝外掛電梯、增設立體機械車庫、增加社區養老驛站等項目,專業要求高,行業技術嚴。為支持基層政府順利完成老舊小區改造的群眾動員和社會協調工作,清河實驗課題組從社區建設、公共空間規劃、民生保障三個方面入手,采取“自下而上”的社區居民參與式協商和全樣本入戶調研相結合的模式,全面了解居民的家庭狀況和意愿,完成《關于全國各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經驗和模式梳理》報告,分析比較不同的技術方案、居民參與模式的特點以及相關的法律問題和政策依據等,并將居民提出的具體問題匯總至各職能部門。第二,搭建議事平臺創新動員機制。為擴大代表性和參與性,課題組組織社區居民代表選舉產生社區議事委員和監督委員,制定議事委員會的職責、權利、義務,確定社區議事委員會及監督委員會例會制度,搭建民主協商平臺,并對議事委員和監督委員進行培訓,以期在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上下溝通、宣傳動員和自我協商的積極作用,使社區真正成為政府與居民之間溝通的橋梁。

社區治理創新的啟示與思考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推動城鄉社區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黨和國家賦予的新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貫徹落實中央決策精神,積極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的重大部署,大力開展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踐,積極探索社區治理和服務新模式。各地的社會治理創新實踐給了我們一系列的啟示與思考。

社區治理創新的啟示

“黨建統領”引領,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在推進社區治理中,要樹立“抓好基層黨建是黨委最大的政績”理念,強化社區黨組織政治和服務兩種功能:以黨建統領社區建設、社會治理和社區服務等各項工作,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為紐帶,組織居委會、綜治委、社區事務服務中心等,研究社區共治事項,協商社區公共議題,解決社區重點難點問題。同時,鼓勵流動黨員參與社區組織生活,大力開展社區黨員志愿服務、結對幫扶等活動,帶動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社區自治、社區監督和社區服務活動。在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社區的制度建設和培育造血功能,指導社區普遍制訂居民公約、社規民約或自治章程,并成為引導社區居民言行最具自發性和先導性的規范,完善基層社會治理規則體系;在遇到發展與建設瓶頸時,可咨詢專家團隊做好社區規劃與發展。

堅持多元共治,激發社會活力。按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新方向,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形成黨委、政府和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駐區單位、社區居民共同治理新格局,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居民群眾在社區治理中的主體自治作用。居民是社區的主人,是社區治理的主體。社區要實現可持續的科學治理,就必須調動起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社區居民真正能夠行使對社區事務的管理權、決策權、監督權。同時,加大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力度,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和專業社會服務組織,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社區服務專業能力。大力培育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引導各類社會組織通過直接資助、以獎代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等方式參與社區服務與管理,發揮社區社會組織在擴大居民參與、反映居民訴求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進社會工作服務,培育發展社工服務組織,著力做好流動人口、老年群體、困難群體和特殊人群社工服務,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提升社區服務管理水平。

引入市場機制,發揮市場作用。社區治理的完善離不開市場力量的介入,大量的社區服務項目都需要引入市場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最佳優勢。當前物業公司通過向社區居民提供常規性的公共服務、針對性的專項服務和委托性的特約服務等專業管理服務來滿足居民的各種委托需求,在社區的社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引入市場機制和市場力量時,要深化思想認識,保持較高的市場敏感度,在社區治理中提早謀劃、加強引導。同時還應向社區居民提供各種商業性專業服務的企業,如社區養老、物流、金融、保險、教育以及信息服務等。社區與市場的互動不僅僅體現在市場向居民提供便利服務以獲取商業利益,也存在于社區與市場的深層次融合促進與互相嵌入制約的過程中,即社區品質及社區成員構成將對進入社區的市場形態、服務內容、營利狀況產生影響,而市場力量也會反過來參與塑造社區品質和社區生態,這些必將助力建設一個宜居和諧的高品質社區。

關于社區治理創新的思考

當前,我國社區治理正處不斷探索創新期,各地的實踐創新不僅需要自我的創新思路,也亟需政策的高端引領。在頂層設計上,中央需要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出發出臺社區治理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規,為地方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度規范和法律保障。在地方層面,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根據中央精神和當地實際加快制定加強社區治理創新的具體措施,將城鄉社區治理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一規劃、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和經費投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配置好各方面資源,形成合力,有序推進社區治理“一盤棋”。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有利契機下,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重新規劃和配置基層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責權力,將本應屬于社區的權力下放給社區,對政府部門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行整合,形成一條線對下,避免多頭管理、重復勞動、效率低下等問題;同時確立延伸到社區的公共服務機構的性質、職能,確保政府自身的本職工作能做到位、做好。

在對不同社區類型治理模式的總結觀察中,我們發現,很多地方將信息化建設作為創新社區治理的基礎性工程扎實推進,畫出了網上網下治理的同心圓,社會治理信息化是與各地實際情況相結合的。由于不同地區有著各自的特點,因而在信息化過程中處于不同的階段,同時,雖然不同地區的社區治理需求呈現出多樣化,但多數社區主要在推進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和智慧社區建設上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提高服務便捷度和推動社區治理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擴大群眾參與度上下功夫。在未來推進社區治理的過程中,各地仍需依照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信息化的推進工作重點。

當我們審視崇尚家庭、社群和集體的中國社會時,發現:一種依靠溫情互助、關系構建支撐起來的秩序正處于孕育和擴展過程中。中國社區對關系資源、情感資源、互助資源和溝通資源的持續開發和不斷鞏固,為中國復雜社會、流動社會、物權社會、網絡社會和風險社會奠定了一個廣厚的基層底盤。當前,關系構建、情感互通與內聚強化是有溫度社區的重要表現,也是當前社區治理的一個核心內容,因為有溫度的社區是與廣場舞、舞蹈隊、合唱隊、書法團隊等關系型公共生活相對應的,不斷提高著人際交往的頻率與密度。但是,僅有溫度是遠遠不夠的。美國思想家艾默生曾說“以愛為基礎的秩序是不牢靠的”,這一理念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為了構建穩定的社會運行制度,美國人對以法律為基礎的秩序特別看重。當面對公共議題、利益糾葛和利益沖突時,社區的溫度還不足以從根本上使社區公共秩序完全確立并延續下去。未來,各地在打造有溫度的社區的同時,也要注意重點培養社區居民對法律的敬畏、對社區公約的遵循、對社區公共規則的實踐以及對個體部分利益和部分權利的讓渡,有忍受“繁瑣”和“不便”的氣質和追求,從而讓居民在社區中過上有溫度和有風度的生活,使社區成為一個有“雙度”的社區。

資料來源:半月談、新華網、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社區網、民政部部門網站、清華大學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與新清河實驗》,各地門戶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等。

【執筆:人民智庫研究員 賈曉芬】

責編:賀勝蘭 / 李 懿

責任編輯:賀勝蘭
標簽: 城鄉   實踐   方向   地方   社區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