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文化類 NO.68-NO.80

68.葉小文: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的最好詮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同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相融合、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的最好詮釋。歷史文化傳統決定道路選擇。中國的未來決不是西化,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決不是發展階段上的差異,其重要原因在于文化基因的不同。——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1月9日)

69.王寧:在全球化過程中,中國文化實現了某種程度的“全球本土化”

中國文化和文學在與全球化的互動中,以本土的因素滲入到全球化的話語中,從而實現了某種程度的“全球本土化”。中國當前已進入了一個后革命和后社會主義時期,疾風暴雨式的群眾運動時代已經結束,在經濟建設的主導下,中國正經歷著一種“脫貧困化”和“去第三世界化”的實踐,旨在將中國從一個“出口勞務”的第三世界大國轉變為一個“輸出高科技”和“輸出文化”的發達國家,就文化理論而言,我們的目的是將中國從一個“理論消費”大國轉變為一個“理論生產”大國。——清華大學外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70.陳先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應該培養創造更多文化名人和名篇巨著

文化名人和傳世巨著的出現,并非累世能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應該創造條件以培養更多的文化名人和出現更多的名篇巨著。只有群星燦爛、高峰迭起、蔚為壯觀,才是一個擁有如此豐富文化遺產的中國應該有的文化大國、文化強國的樣子。一切有責任感、使命感的文化工作者,一定要不辜負我們的時代、不辜負我們的黨、不辜負人民對我們的期待,以自己的作品推動文化自信走向更高層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哲學組組長,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崗位教授(《光明日報》,2018年1月8日)

71.崔唯航:擺脫學術話語體系上的“學徒狀態”,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中國話語體系

面對世界,中國自近代以來的對外學習從根本上說始終伴隨著一種緊張,一種以“古—今”“中—西”為樞軸的思慮。為了擺脫學術話語體系上的“學徒狀態”,走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失語癥”,發展立足中國現實、中國經驗、中國問題的中國話語體系,我們必須堅持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整合中國傳統話語和西方話語資源;以中國正在進行的偉大實踐為核心,以富有民族特點和時代特征的標識性概念為骨架,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中國話語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人民論壇》,2018年12月上)

72.馮顏利: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

不忘本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體現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原創性,要圍繞中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不斷作貢獻的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哲學研究所副所長(《人民日報》,2018年9月17日)

73.項久雨:“塔式結構”的扎根效應、聚合效應、固本效應與引領效應是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生成動力

以“塔式結構”的視角來研究文化自信的對象性基礎,方能理順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生成的基本邏輯。“塔式結構”的基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了強大的“扎根效應”;“塔式結構”的中堅是中國革命文化,本身有著強大的“聚合效應”;“塔式結構”的頂端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其本身有著強大的“固本效應”與“引領效應”。在恰當的形式與載體的支撐之下,“塔式結構”所內含的扎根效應、聚合效應、固本效應與引領效應給予國人以強大的自信力量,在文化自信生成的過程中發力。——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6期)

74.耿傳明:理解傳統需要跳出傳統與現代的對立立場

我們既往對傳統認識的偏頗,往往與我們現代觀念的偏頗相關,我們被籠罩于這樣一種主觀化、片面化的“現代性”想象之中,沒有走出主觀自我的能力,因而也就失去了真正理解傳統、理解他者的能力。要讓傳統和歷史開口說話,就必須在傳統與現代的對立雙方之外擬設一個“第三方立場”,從比較超邁的立場促成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對視與對話。——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人民論壇》,2018年11月下)

75.葛劍雄:對待傳統文化,要分清“傳”和“承”

對待傳統文化,要把“傳”和“承”區分開來,一方面堅持無條件、有意識地“傳”,另一方面要有選擇、有條件地“承”。“傳”是無條件、無差別的,要盡量把不自覺、無意識變成有自覺和有意識。“承”就是繼承、發揚、延續,還包括轉化和創新。中國的傳統文化只有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真正起到“承”的作用。——復旦大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解放日報》,2018年10月23日)

76.陳平原:“保守”是前進中的另外一種力量

任何時候,過分強調潮流、革新都不是好事情,“保守”是前進中的另外一種力量。某些知識沒必要與時俱進,它必須要保守,留下來讓人類文明在左沖右突、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有個基軸不會變,這是人文學的意義。相對來說,社會科學和人文學不太一樣,新知識、新技術、新生活不斷涌現這很可喜,但請記得對傳統保持幾分敬意。——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華日報》,2018年10月30日)

77.張汝倫:中國哲學體系的生命在于真正的問題

哲學的體系性絕不等于哲學家可以閉門造車,拍腦袋想出一個體系來。體系的生命在于真正的問題;而問題總是在與傳統的對話中、在對時代的批判中產生出來的。沒有這樣的真實問題作為核心而構建的體系,只能是曇花一現,最終淪為思想史上陳舊的資料,而不是一代又一代的哲學家必須認真研讀的經典和取之不盡的思想資源;更不可能成為催生新的哲學體系的強大動力。——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18年第1期)

78.陳少峰:生活美學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隨著大眾審美水平的提高,美學與日常生活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從未來的市場空間和消費需求角度講,生活美學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它能夠為我們的創意和營銷提供新的思路。文化產品不僅要好用,還要好看,要做到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統一。生活美學化的產業趨勢要求文化產業向創意常態化方向發展,要將創意產業滲透到人們生活方式之中。事實上,創意更多被應用于營銷領域,而不是產品領域,普通的產品如果營銷做得很有創意,同樣會給人震撼的感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新華網,2018年3月29日)

79.謝新洲:互聯網的解構性不斷改寫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激勵人們不斷進行創新和重構

算法新聞成為當前重要的新媒體產品,它改變了傳統新聞行業的把關機制,解構了記者、編輯的權威性以及傳統的新聞生產管理制度。互聯網的解構力量進入社會結構與制度層面更加顯而易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形態由此發生了重大轉變,產業界限、階層關系、社會組織、文化類型、價值觀念等越來越呈現出顛覆傳統的趨勢。這一系列變化反映到互聯網思想的制度與精神層面,加劇了互聯網思想的解構性。這一解構性不斷改寫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同時也激勵人們居安思危,不斷進行創新和重構。——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

80.黃楚新:新媒體時代要破除“信息繭房”

新媒體時代,用戶一直在追求個性化信息需求的滿足,“信息繭房”中的人們似乎正享受著個性化信息的供給,但實際上可能已經陷入了工具奴隸的圈套而不自知。“信息繭房”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各新媒體平臺忽略價值導向,轉而以流量導向作為其運行的準則。由此,我們可以從媒體平臺角度出發,建立起一套觸發法則發揮作用的機制:以價值導向為核心要義,依靠技術驅動和平臺賦能,聚焦內容價值的提升,讓新媒體吸引法則起作用的關鍵。——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人民論壇》,2018年6月中)

責編/牛牧瑤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
標簽: 文化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