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專題 > 正文

跨界交流,小城鎮群串起來

1546801935661_1

江蘇昆山市巴城老街景區。

資料圖片

1546801943945_1

江蘇太倉市新瀏河風光帶。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從工作生活“雙城記”,到企業發展“再布局”,再到污染整治“勤聯手”,長三角區域內小城鎮的跨界交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熱情推進。

如何看待大城市和小城鎮的關系?如何看待區域內的資源有效利用?如何在跨界管理服務方面探索更多有益機制?行走省界,記者看到了不一樣的一體化活力。

從萬米高空拍攝的中國夜景圖看,廣闊大地被細細密密的燈光所點亮,而連成一片、明亮璀璨的長三角地區顯得十分耀眼。

在這個區域里,以長江的入海口為中心,生長著一座座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的小城鎮,如上海嘉定、蘇州昆山和太倉。它們經濟活躍、往來密切,如同一顆顆被長江串起的珍珠。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深入推進,這些備受矚目的小城鎮群正發生著哪些變化?給這里的每個人帶來了什么影響?對城鎮的未來發展又有怎樣的預期?

生活更便利

半小時在兩大城市之間切換

早晨8點從家里出發,先騎5分鐘電瓶車到最近的花橋地鐵站,乘坐4站到安亭站下車,刷卡出站共計3元;再轉一輛公交車安亭1路,換乘免費;5站以后到達公司門口。如果想要鍛煉身體,從地鐵出來還有共享單車可供選擇,全程不到半小時。此時,距離9點正式上班還很從容。

下午下班,接上在附近上初中的女兒一起回家。有時候開車返家,10公里的路程沿著312國道差不多也是半小時左右。

如此方便和快捷,誰能想到,這樣的通勤節奏是發生在兩個城市之間呢?

43歲的錢華,已經過了10多年的“雙城記”生活。作為土生土長的昆山市花橋鎮人,他在上海嘉定區安亭鎮一家公司上班。在經歷了多年倒車、換乘的漫長和艱辛后,幸福的轉折點在2013年終于到來。

2013年10月16日,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延伸工程從安亭站到花橋站正式開通運營,從昆山搭乘地鐵直達上海成為現實。這也是我國首條跨省市地鐵線路。

“子女上學、醫院看病、購物聚會,基本上以嘉定為主。”錢華笑說,有時候既分不清、也不在乎自己到底是上海人還是蘇州人。

同樣家住昆山、在上海上班的錢華表弟孫浩譽,也過上了便捷的雙城生活。手機號是上海的,信號和本地手機沒有差異,家中固定電話的號碼是上海的,早已取消了漫游費;公交卡是通用的,一直可以從家里刷到上海,兩地都可以充值。“只有上海的醫保卡,目前在蘇州還是用不了。除此之外,幾乎是生活一體化了。”孫浩譽說,平時自己去的巴城老街等景區,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上海、浙江游客。

經濟更密切

資源要素流動頻繁暢通

蘇州下轄的縣級市太倉,是離上海直線距離最近的城市。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下,上海與太倉這座“衛星城”之間經濟往來更加緊密、資源流動更加暢通。

2016年,曾在上海一所高校從事機器人控制系統研發的海歸張家奇,帶著幾個技術骨干來到太倉創業,專注于1公斤以下小負載機械臂的研發生產。

為什么來?張家奇坦言,最初公司想在上海孵化,但上海的初創企業層出不窮,很難脫穎而出。隔壁的太倉,卻有著另外一種場景:

他同時申請到蘇州市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太倉科技領軍人才,獲得了共200萬元的啟動資金,還享受免繳房租的政策,接下來還有貸款和稅收等優惠,創業成本也較低……

太倉的不少企業都是圍繞上海嘉定汽車城從事汽車零配件生產,很多汽車零配件生產非常適合小負載機械臂的應用。工廠剛投產不久,一家汽車發動機噴油嘴企業就找到了張家奇,他們以前的零部件加工制作都是人工操作,費時費力,但隨著產業升級換代,小負載機器人應用成為剛需,很快雙方達成了1000臺設備的采購意向。

如今,張家奇從上海、蘇州、太倉以及安徽等地招攬人才,在昆山、蘇州開拓生產外包的供應商,并在上海設立全資子公司作為未來的研發中心,工作生活的軌跡,就是在長三角來回跑。

“長三角一體化不斷推進,小城鎮群之間的分工互補性增強,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要素得以優勢整合。”張家奇坦言。

“先有明確、良性的分工,才會有合作的基礎。而這種分工合作需要在充分競爭的前提下進行。”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認為,未來的發展中,還需要擴張規模,以發展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的大視野,形成跨區域發展城鎮聯合。

2018年5月,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正式簽約。10月,在上海舉行的2018滬太協同發展推介會上,總投資162.5億元的35個項目現場簽約,涉及產業協同、科創人才等方面,既有縣區之間的合作,也有政府部門、鄉鎮街道、開發區、園區之間的對接。

從“接軌上海”到“融入上海”,從承接溢出效應到謀求同頻共振,長三角小城鎮群之間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入。

協作更創新

社會治理打破行政區域藩籬

2010年初,上海青浦區的一座垃圾處理廠正式建成投產,廠址選在青浦與江蘇昆山交界的河東岸。這個擔負著青浦整個城區垃圾量的垃圾場,所產生的惡臭殃及了昆山市淀山湖、千燈兩個鎮的數十萬居民。

“最嚴重的時候,惡臭從下午6點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左右。”昆山市淀山湖鎮環保辦負責人介紹,他們沒有屬地執法權,每當有居民投訴,環保部門會立即與對岸的青浦區溝通協調,聯合上門進行督查整改。

溝通協調力度最大的一次,蘇州市、昆山市的分管領導,以及市環保局、信訪局、城管局、千燈鎮、淀山湖鎮的負責同志,與青浦區分管領導,以及青浦城管局、綠化管理局、綜治信訪局等相關單位,在千燈鎮召開協調會,進行了全面交流與協調。經過溝通,垃圾廠對垃圾填埋坑表面采取薄膜覆蓋措施,并啟動一系列整改工作。

據青浦區環保局介紹,前幾年臭氣濃度徘徊在標準線上下,達標情況有反復。但隨著減少垃圾處理量、垃圾填埋坑“終身關閉”等10個大項70多個小項的整改,近年來臭氣排放已經不再超標,擾民的問題得以解決。

“我們都從這件事中吸取了教訓,轉變和改進了工作思路,涉及省際的所有工業項目都要進行多地聯合的民意調查、環境評估。”昆山市淀山湖鎮環保辦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跨省聯動機制逐步建立,環保監測手段和方法發展,預防、協調、處置邊界環境污染糾紛和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得以提升,當地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環保糾紛了。

如何打破行政區域藩籬,進行社會治理協作與聯動,是長三角小城鎮群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課題。對于嘉昆太一體化的治理創新而言,遠不止這一個方面。

記者了解到,在交通協同管理方面,嘉昆太三地道路交通部門建立執法合作機制,圍繞公路超載、重點車輛專項檢查等,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嘉昆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合作框架協議于日前簽約。聚焦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2020年將實現“一地失信,三地受限”,共建有序透明的市場環境。

“長三角是全國經濟往來緊密、行政效率高、文化差異小的省際區域,對于打破行政區劃的藩籬、進行社會綜合治理的要求最迫切,各方面基礎條件也最優異。”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陳友華認為,通過交通、環保等條塊的內在連接和協同創新,一些事關重大民生、經濟發展、社會治安等方面共同難題的解決已經先行先試,在更廣泛的領域內合作共贏,將是一個可以預見的趨勢。

版式:張丹峰

[責任編輯:銀冰瑤]
標簽: 小城鎮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