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人們不可避免地要參加各類社交活動,然而對于一些人來說,在公共場合表現自己,甚至是進行日常社交活動都像是一場“災難”。他們會緊張發抖、臉紅心悸、不停出汗、說話口吃,甚至會感到惡心。這些人或許正在經歷心理學里所謂的“社交焦慮”或“社交恐懼”。許多大學生更是深受社交“恐懼癥”的困擾,在大學,新生入學需要自我介紹,集體活動需要表現自我,課堂上要當眾發言,畢業有論文答辯,等等,如果帶著社交“恐懼癥”做這些事情當然很“煎熬”。
一些大學生刻意躲避社交場合,特別是那些會把自己暴露于人前的場合,比如作報告、小組討論、面試、與陌生人交談。由于擔心在社交場合出丑,他們努力回避這樣的場合,如果非去不可則會緊張或者恐懼。具體表現包括,討厭在人群中做任何形式的自我介紹、手機不離身、聚餐不能融入到一塊、跟別人講話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等等。在生理方面,社交焦慮表現為在社交場合感到呼吸困難、心慌多汗、惡心,甚至肢體顫抖等。
歪曲的認知是“社交恐懼”的核心特征。秉持“社交恐懼”的大學生看似不喜社交,實際上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現。以在班級里作報告為例,他們很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夠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因此他們往往會做大量的、細致入微的前期準備工作,很害怕在正式報告時出錯,被他人嘲笑。但是無論他們的準備工作做得多么周全,他們對自己的實際表現仍然缺乏信心。為什么說這樣的認識是歪曲的?首先,這樣的認知高估了他人對自己的關注程度;其次,這樣的認知不夠客觀準確,社交焦慮者往往夸大了自己的小錯誤帶來的影響;再次,社交焦慮者對他人負面或中性的社交線索過于敏感。例如,在報告過程中,如果老師做出了一個輕微皺眉的動作,社交焦慮者馬上會感到緊張,認為自己哪里做得不夠好。以上種種歪曲認知導致報告人不能很好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容本身上,并可能引發更深的恐懼感。
大學階段是社交焦慮的高發期,約80%的社交焦慮發生在20歲之前。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調節,“癥狀”會延續到后來的人生階段,對個人的學業、事業、人際關系、家庭生活等帶來負面影響。現有研究發現,過度保護和過度苛責型家庭的教養方式與人們社交焦慮的形成有關。教育方式是一種穩定的行為風格,在現實生活中,它對人的影響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日積月累的。常年生活在這種家庭的大學生,當獨自面對新鮮的社交情境時,很可能會不知所措,甚至產生焦慮。
一次糟糕的社交經歷往往是觸發社交焦慮的導火索。多數大學生認為,自己的社交焦慮是被某件事觸發的,比如在公共場合“丟臉”,甚至看到或聽到別人丟臉、失態的經歷也會提高發生社交焦慮的風險。長期無法融入集體、童年時遭到欺凌、被同齡人拒絕或者忽視都有可能導致社交焦慮。而已經發生社交焦慮的人又很懼怕與他人交往,對他人發出的積極人際交往信號不敏感,甚至主動將自己和他人隔絕起來。于是,糟糕的社交經歷和恐懼、退縮的行為形成了惡性循環,如果不打破,情況難以得到改善。
高校和教師應充分重視大學生的社交“恐懼癥”,為青年學子創造良好的社交環境,幫助其實現健康社交。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看到問題,部分社交焦慮者一直被視為“內向”或“害羞”,旁人甚至是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其遇到了心理健康問題。因此,普及與社交焦慮相關的知識,鼓勵有困擾的學生尋求專業幫助是成功干預的前提。高校在新生入學時要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篩查,及時發現其中的敏感個體和已經發生問題的學生。對癥狀輕者進行持續追蹤,一旦發現癥狀加重則及時干預,對癥狀嚴重者應立即采取干預措施。
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健康社交方面的教育,堅決杜絕校園欺凌現象。高校要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心態,幫助大學生深刻認知如何接納、尊重他人,如何關愛他人,怎樣對待不同性格的同學,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他人的缺點和瑕疵等。高校教師要幫助大學生調節社交緊張感,對學生進行社交技能訓練,傳授具體的人際交往技巧,如怎樣發起談話、如何建立友誼、如何與異性交往等,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信心。對于社交“恐懼癥”較嚴重的學生,學校需要進行單獨心理輔導或小組輔導。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責編/趙橙涔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