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京津冀生態共建共享機制,是解決京津冀社會經濟發展與脆弱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客觀訴求,是探索“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措施,是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生態關系 生態權責 共建共享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將“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任務之一。京津冀地區不斷加大資源環境保護聯防聯控,生態環保協同治理成效顯著。但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脆弱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仍較尖銳,生態共建共享制約因素仍然凸顯。
京津冀為何需要生態共建共享
生態共建指共同進行生態建設,對生態保護與治理作出貢獻和成本付出;生態共享指共享生態環境和生態保護成果,及經濟發展成果。生態共建共享應立足生態文明建設新思想新戰略,尊重生態系統演變規律和經濟發展運行規律,以生態資源和生態系統服務為主線,以生態治理與行政區管理的沖突為核心議題,明確區域之間生態關系、生態權責。
為此,應建立“生態關系-生態貢獻-生態同責-生態共建共享”理論框架,設計跨區域生態共建共享機制。重點是在區域發展戰略指導下,按照生態投入、生態消耗、生態服務為子系統的區域生態關系來計量生態貢獻,以生態貢獻為依據來考量跨區域生態責任,力爭體現區域生態公平與正義。
構建跨區域生態共建共享機制,需要在一定前提下設計:一是在生態、經濟、社會利益關系緊密地區范圍內,假定為一封閉區域,區域之間沒有行政隸屬關系;二是在高一級政府統領下,區域協商一致的前提下,統一規劃配置和利用生態資源,統一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統一監管,共享資源,共建生態系統;三是以“誰受益誰付費”的市場經濟原則、“誰保護誰獲補償”的市場秩序規則,依據定量各區域和特定市場主體所分享的公益性生態環境效益和直接經濟效益,按照收益比例分擔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成本,最終達到生態共建、環境共保、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經濟共贏的目標。
京津冀區際生態關系考量方法選擇
一是碳平衡原理和定量方法。基于碳平衡理論,依據碳排放和碳吸收計算方法,利用碳交易市場機制,來探索區際生態關系定量方法。區域的碳吸收大于碳排放,說明在生態系統中發揮了凈碳作用,為區域生態碳服務者;反之,則發揮碳排作用,為生態碳消費者。利用碳平衡原理及計算方法①,按照北京城市地區、鄉村地區的生產、生活及土地利用特點,分別進行碳排放、碳吸收計算,并進行碳平衡模擬。區際生態關系可借鑒碳交易機制,利用碳排放、碳吸收及碳平衡計算規則來量化區域凈碳排放、凈碳吸收,明確區際生態碳服務價值,實現跨區域生態補償常態化、長效性,促進區域生態共建共享。
二是基于人地關系的人口土地生態壓力比較指數模型方法。人類活動對區域生態系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土地生態造成壓力。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及資源稟賦各不相同,人口所造成的壓力響應也不盡相同。參考區域生態壓力人口研究②,采用實際人口與人口經濟密度比較指數、城市化水平比較指數、生態用地人口密度比較指數的乘數來表征生態壓力修正過的壓力人口,并與其實際人口的比值,可作為人口土地生態壓力指數,它直接反映了各地區人口與土地生態的壓力關系。人口土地生態壓力指數越大,表示該區域當前承載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所造成的土地生態壓力越大。采用此方法,對京津冀人口土地生態壓力進行定量分析,京津冀地區土地生態系統比較脆弱,有10個區土地生態壓力人口小于自然人口,27個區土地生態壓力人口大于自然人口;生態壓力的區域差異十分顯著,土地生態壓力指數差異懸殊,天津中心城區人口土地生態壓力最大,承德市人口土地生態壓力最小。
三是投入產出DEA生態貢獻計量方法。區域生態貢獻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生態投入與生態消耗的關系。如果生態消耗大于生態投入,可以理解為消耗了其它地區的生態服務,屬于生態的消費方。生態消耗小于生態投入,其生態服務具有外溢價值,屬于生態貢獻方。按照補償原則,生態消耗地區應對生態貢獻的地區給予生態補償。生態投入包括土地投入、經濟投入等,生態消耗是承載人口、發展經濟、基礎設施運行等對生態資源的消耗。利用SBM-DEA模型(Slacks-based Measure)對京津冀計算,生態貢獻大的地區是森林、草地、耕地、水域面積多的區域,集中于京津冀北部地區,即北京市的延慶、密云、懷柔,河北省的張家口、承德市;生態消費地區主要是城市化水平高的核心城區,即北京市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天津市中心城區、大興區、通州區、武清區等地區。
基于區際生態關系的京津冀生態共建共享機制設計
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共建共享有效機制。生態共建共享應加強統一領導、統一規劃,中央、地方雙重負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建立京津冀生態共建共享協商制度,由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牽頭,協調處理涉及區域生態建設、生態補償等相關問題,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協同保護。充分發揮政府在生態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對企業、社會的生態環境行為進行有效規范、引導和監督,合理利用經濟杠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構筑多渠道公眾參與機制,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配合、公眾廣泛參與”的有效機制。
加強總體設計,完善共建共享制度。首先,京津冀地區作為一個生態-經濟聯系緊密地區,可以按照生態投入、生態消耗來定量估測區域之間生態關系,以考量區際生態關系,定量生態貢獻作為生態補償的依據和標準,實現生態同責,體現“誰獲利誰補償,誰保護誰受償”。其次,以原理簡單、易于實踐部門操作為前提,篩選生態關系、生態貢獻的考量方法,揭示區域生態關系角色,即生態消費還是生態貢獻,并統一劃分京津冀地區生態關系區。再次,擴大生態補償范圍,完善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將城鄉間生態補償、跨行政區域生態補償納入生態補償制度中。制定京津冀生態-經濟功能區生態補償標準測算方法、補償程序,界定生態補償權責,形成常態化的跨區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
建立生態共建共享大數據中心,形成生態資源信息共享機制。應充分發揮北京市豐富的科技資源優勢,整合生態環保、社會經濟等信息數據,搭建全覆蓋、全過程、全系統的京津冀生態管理平臺,建立生態共建共享大數據中心,為生態系統的常態化監測、評估、動態維護奠定基礎,為跨區域生態補償提供技術支持。數據庫建設應在統計信息、部門數據公報等基礎上,統一數據標準、更新時間,以行政村-鄉鎮-區縣-地市構建縱向單元體系,以經濟、人口、產業、能源消耗、生活消費、園林綠地、森林、草地、耕地、水域、荒地等構建橫向數據體系,建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物質能值流、碳平衡、生態壓力、生態投入產出等方法庫。每年更新基礎數據庫,定期優化方法庫,年底發布城鄉、區際生態關系考量數據,形成生態資源信息共享機制。
(作者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研究生劉丹丹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項目“京津冀生態共建共享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5JDJGA057)成果】
【注釋】
①方精云、郭兆迪等:《1981~2000年中國陸地植被碳匯的估算》,《中國科學》,2007年第6期,第804-812頁。
②趙立新、吳迪:《生態壓力人口研究——兼析中國人口與環境關系的地區差異》,《人口學刊》,2015年第6期,第25-36頁。
責編/周素麗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