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有利于增強國際話語權,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增強綜合國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吸引力,闡釋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實踐過程中,要注重軟實力與硬實力共同發力、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外傳播、實現文化宣傳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堅持文化傳播的“本土化”原則、擴大對外文化傳播的參與度。
【關鍵詞】中華文化 “走出去”戰略 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
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也同樣離不開中國文化的發展建設。通過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可以讓世界真正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這對于建立良好的國家形象以及深化未來的國際化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意義
增強國際話語權,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以經濟為代表的硬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逐漸走近了世界舞臺的中心,成為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但從國家的整體發展和戰略角度來說,文化軟實力的強弱也影響著國家的綜合實力。而文化“走出去”成為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途徑,也直接關系到我國在國際交流中的話語權和國家意識形態建設。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部分西方國家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與中國進行經濟、文化等多角度的合作,維持共贏的局面,但另一方面又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對自身的利益、地位造成威脅,于是采用文化滲透、價值觀輸出等方式沖擊中國的文化市場,并且在國際社會宣揚一些對中國不利的言論,比如“中國威脅論”“文明沖突論”等,煽動國際社會情緒,破壞中國的文化建設和詆毀中國的國家形象,不利于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和諧國際關系的構建。實施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可以進一步加強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增強國家的話語權建設,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
增強綜合國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吸引力。在中國經濟硬實力逐漸強大的背景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具體來說,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和深入,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如果說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與世界交流、合作的實力是“中國制造”,那么隨著自身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在未來與世界各國進行深入合作的可能是“中國金融”、“中國企業”以及“中國倡議”等。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開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積極響應,不斷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值此契機,中華文化也可以實現對外的傳播。通過發掘中華優秀文化,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吸引力。
闡釋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中國文化“走出去”,能夠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各國的文化實現交流、碰撞,增進世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從而有利于求同存異、增進共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西方敵對勢力給中國造成的不良影響,重塑國家整體形象。實施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有利于更好地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國的文化內涵。
中國文化“走出去”,要堅持軟實力與硬實力共同發力,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外傳播
硬實力與軟實力是我國不斷發展進步的兩大重要因素,只有使其協調發展,才能共同增進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促進國家的社會建設。近年來,我國對軟實力越來越重視,多次在政策文件中提出“發展硬實力的同時需兼顧軟實力”,這些政策措施對于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從兩者的屬性來說,軟實力不同于硬實力,其本身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通過文化因素,可以影響、改變人們的行為,并且對社會各個領域產生深刻的影響。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可以為硬實力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價值遵循。雖然文化具有強大的力量,但它的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在文化傳播過程中依然需要依托于經濟硬實力。軟實力與硬實力協調發展,不僅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發展規律,也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的強大支撐。同時,軟實力的發展也可以帶動硬實力的發展,推動國家硬實力“走出去”。中國處于發展中國家的行列,硬實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實現軟實力和硬實力的充分結合、協同共進,從而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中國文化在傳播過程中,最重要的靈魂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要唱響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著重展示我國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涵、文化淵源。通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獲得世界其他國家的認可,進而增進國際間的交流互動。通過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使西方國家的“中國威脅論”等相關言論不攻自破,從而樹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也可以增強中國的話語權建設。
中國文化“走出去”,需加大文化宣傳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力度,堅持文化傳播的“本土化”原則
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通過多樣化的內容和形式實現文化在更廣范圍內的傳播,提升其影響力,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宣傳時,直接宣傳、推廣其主要內容并不能夠真正打動人心,也不能夠讓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得到準確的闡釋和宣揚。因此,只有通過多樣化的、人們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才能夠產生吸引力,使人們更加容易接受,加深人們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具體來說,為了能夠提高中華文化的傳播廣度和深度,中華文化的傳播不僅需要有“陽春白雪”的高雅內容,也要有“下里巴人”的通俗形式,才能不斷促進世界其他國家對于中華文化的全面了解。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需要依托多樣化的載體,將價值觀融入各類作品以及宣傳形式中。我們需要積極學習和運用新型的文化宣傳形式,不斷實現宣傳形式和手段的創新,讓中華文化更好地展現自身魅力。
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其實質上就是通過文化的宣傳、交流,引導更多的人來關注中華文化,并且通過更多的文化交流從而學習、認可中華文化。近年來,中華文化的傳播也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果,比如“中國文化熱”現象也激發了國外部分學者對于中國文化的深入研究。但是,不同地域文明的人們擁有著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對同一文化的理解可能會存在差異,尤其是對于中西方文化而言,這種差異性表現得更為明顯,這給文化宣傳帶來一定的挑戰,對中華文化的不合理、不恰當的宣傳方式會影響人們對中華文化的正確認知和接受程度。基于此,在進行中華文化傳播的過程中需要堅持“本土化”原則,也就是通過充分考慮受眾群體的文化特征、思維習慣等,因地制宜地改變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形式,加入當地群眾喜歡的傳播形式,從而真正達到文化交流、共同發展的目的。因此,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切實注重文化宣傳的“本土化”原則,提高文化宣傳效果。
此外,擴大對外文化傳播的參與度。中國文化“走出去”不僅是中國政府的工作,更是全體中國人民的責任,在中國文化傳播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中國人民的廣泛參與、共同努力。具體來說,國家間的官方往來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但是不同國家之間人民的交流方式卻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對外貿易、旅游、學術訪問、各種比賽等諸多交流形式。因此,對于普通群眾來說,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要擔當起國家文化的宣傳責任,盡力對中華文化進行積極宣傳,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中國文化,正確看待中國文化,擴大我國的文化影響力。
(作者為大連外國語大學西葡語系講師)
【參考文獻】
①龍吟:《“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國文化傳播新方向》,《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年第7期。
②唐興輝:《關于習近平文化強國戰略思想研究》,《當代文化研究與探索》,2017年第6期。
③紀亞軍:《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分析及其實踐意義》,《財經理論研究》,2017年第14期。
責編/王妍卓 牛牧瑤(見習)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