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園綜合體建設是全國范圍內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宏偉圖景的一幅重要畫面,它具有茫無涯際的田野背景、秀麗多姿的鄉村美景和清晰廣闊的發展前景。要珍視每一個探索案例,善于把成功當經驗,把失敗當教訓,把成果化為沉淀,為未來的發展積蓄力量,提供借鑒。
【關鍵詞】田園綜合體 鄉村振興 農業發展 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我國鄉村的發展進入新的時代。這個新的時代以中央對“三農”的空前重視為前提、以生態文明為基礎、以融合發展為特征、以模式創新為引領,必將推動我國鄉村實現全面振興。當前,全國各地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主動適應政策要求、回應群眾需求,正探索性開展不同模式的田園綜合體建設。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發掘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創新模式、先進方法,推動我國鄉村實現全面振興,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組織專題調研組赴山東臨沂馬泉休閑園開展實地調研。
由于原址山體破壞嚴重、荒山禿嶺、荊棘遍地,馬泉休閑園經過多方考察論證,確定了立足生態修復,發展休閑旅游,利用荒山造土地、不與糧食爭農田,打造集“休閑旅游、生態養老、有機林果生產采摘、農業科技研發”四大功能為一體的現代旅游休閑園區。十年來持續造林、管護、整治開發,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的恢復和發展,有機果品種植和旅游項目發展初現成效,正在原有生態農業和休閑旅游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設田園綜合體。園區被評定為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逐步做好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基礎性、前期性、配套性工作
一是利用荒山造農田,厚植生態底蘊。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發展休閑農業,是在“耕地紅線”硬約束下,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也能為田園綜合體建設提供最根本的土地要素和空間基礎。以前的馬泉山上,草木稀少,植被裸露,滿目荒涼,經過持續不間斷的荒山改造和辛勤栽植,現在的馬泉山栽植黑松、白皮松等綠化苗木7萬余株,增加生態林1500畝,栽植大櫻桃、柿子等林果15萬棵,增加經濟林4000畝,園區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完成了從荒山到花果山的美麗嬗變。
二是實施規?;洜I,發揮農業優勢。與傳統的初級農產品分散種植、采摘、銷售相比,田園綜合體注重的是對農業資源的整合開發利用,通過產業鏈延伸和規?;洜I,將綠色生態轉變為農業優勢和綜合競爭力。馬泉休閑園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打造的“天華源”牌大櫻桃、柿餅、柿干等林果產品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走進全國各大超市,并打入韓國和日本等國際市場;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拓寬銷售渠道,在淘寶網等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其中柿餅每斤65元,實現了高質高價;園區投資2000多萬元,新上果品精深加工生產線,建設800噸恒溫儲存庫,逐步打造農副產品物流園區。
三是放大資源效益,提升綜合功能。田園綜合體的打造既區別于農業種植產業園,也不同于普通的景點景區。正如農作物是天然的田園風光,但田園風光的魅力遠遠超過瓜果飄香一樣,田園綜合體應當在農業景觀基礎上,引入綜合體驗和豐富業態,這樣才能獲得田園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充實感。馬泉休閑園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嘗試拓展新功能,將現代農業與休閑養生、鄉村旅游、養老度假、觀光采摘等有機結合,推動園區多極化發展;建設了民俗文化館、沂蒙書畫院、旅游接待中心、度假木屋、觀光采摘園,增加體驗元素,促進旅游業發展,使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得到協同發揮。
真正將田園綜合體建設成為綜合體、生命體、融合體
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認為,田園綜合體建設是全國范圍內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宏偉圖景的一幅重要畫面,它具有茫無涯際的田野背景、秀麗多姿的鄉村美景和清晰廣闊的發展前景。要真正將田園綜合體的多元模式探索出來,多重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同時,珍視每一個探索案例,善于把成功當經驗,把失敗當教訓,把成果化為沉淀,為未來的發展積蓄力量,提供借鑒。
一是真正將田園綜合體作為一個“綜合體”,為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更多可能。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也就是說,“田園”只是在綠色底蘊、農業基礎上的前置動作,終極目標是發展成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的“綜合體”。這要求,將荒山禿嶺改造為綠水青山后,還要將發展重心轉移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上,要將山體增綠轉移到農民增收和園區增效上,要將埋頭苦練內功轉移到對接市場需求上。同時,要把田園綜合體建設作為鄉村現代化和城鄉二元問題解決的重要抓手,配合園區的區位條件和對周邊鄉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將田園綜合體規劃融入到城鄉統籌規劃體系,為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新的路徑和更多選擇。
二是真正將田園綜合體作為一個“生命體”,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導田園綜合體發展實踐,首先,在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上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次,通過合理的空間布局和規劃設計,提升產品競爭力,以產業興旺聚攏人氣,恢復生氣,增強人與自然互動;再次,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弘揚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實現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共同增長,以及田園綜合體可持續發展壯大。
三是真正將田園綜合體作為一個“融合體”,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無論面對特色小鎮還是田園綜合體,我們都不要被宏大命題和新穎概念局限住。這些命題和概念落地到現實生活中,就是為鄉里人增加收入、為城里人找尋鄉愁提出方案,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載體。要善于以有機林果生產采摘為基礎“接二連三”,發掘農業的多重功能和價值,實現“1+2+3”和“1×2×3”都等于6的效果;要善于發揮田園綜合體的平臺效應,使之成為鄉村振興、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現代化、鄉村治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試驗田,為鄉與城、農與工、傳統與現代,以及生態、生產與生活的互通共融探索新范式。
(調研組成員:宦宸、董慧敏、魏飛)
【參考文獻】
①《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新華網,2018年2月4日。
②《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國政府網,2017年2月5日。
③《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
責編/張寒 美編/李月敏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