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麗鄉村建設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而生態旅游能夠發揮鄉村地區的資源優勢,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是將美麗鄉村建設從藍圖變為現實的重要手段。美麗鄉村建設必須把握生態旅游優勢,從宏觀角度出發,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科學合理開發生態資源,完善配套規則制度與服務機制建設。
【關鍵詞】生態旅游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以下簡稱《規劃》),再次強調了生態保護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地位,并系統闡述了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策略。一方面,《規劃》強調了生態宜居環境建設的重要性,要求美麗鄉村建設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注重對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修復,構建和諧友好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規劃》要求美麗鄉村建設必須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防患于未然,禁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目前,我國生態旅游產業發展依托鄉村地區獨特的自然資源,以農村旅游休閑、觀光為基本形式,為農村地區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以及良好的發展環境,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實現了生態資源經濟效益的有效發揮。生態旅游以生態資源為基礎,強化了當地居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在農村地區的全面落實。
鞏固美麗鄉村的發展之基
制定宏觀發展規劃,堅持合理有序開發。生態旅游開發必須要制定生態宏觀發展規劃,保證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我國一些地區的生態旅游項目沒有正確認識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宏觀規劃存在一定的缺陷,導致經濟與生態資源的浪費。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做好區域資源調研、市場調研等工作,綜合考慮當地居民的發展訴求,制定生態旅游開發宏觀規劃,從生態環保、經濟發展等多方面考慮,因地制宜,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結合消費者需求,豐富生態旅游產業內涵。隨著生態理念的深化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生態旅游的需求出現了新變化,產業升級勢在必行。生態旅游產業要緊抓消費者多元化與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從文化、休閑與觀光三方面入手,構建融合型生態旅游新模式,在為消費者提供生態旅游服務的同時,讓消費者獲得更加豐富的消費體驗。同時,應著力搭建生態經濟產業鏈,刺激區域經濟發展。比如,可以結合生態旅游項目的具體內容發展餐飲、住宿等旅游附屬產業,激發美麗鄉村建設的造血功能。
充分挖掘區域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生態旅游品牌,走特色發展道路。隨著生態旅游產業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市場也將逐漸趨于飽和,因此,生態旅游應堅持走特色發展道路。一方面,要發揮區域獨有的資源優勢,形成具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品牌。比如,可以依托區域內的歷史遺產、歷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增強旅游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產品的創新力度,避免生態旅游產品與服務的同質化。
加強制度建設,打破生態旅游發展的制度障礙
完善生態環保法律體系建設,全面落實生態文明發展理念。由于當前我國生態旅游規模化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現行的生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并未充分考慮產業發展以及環保要求,對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的約束力不足。因此,我們應針對生態旅游開發的細節與現狀,制定相關的地方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彌補現行法律法規的不足。同時,應進一步完善監督機制,確保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有法可依。應著力構建包含社會公眾、行政機關在內的多元化監督機制,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全面貫徹落實生態發展理念。
制定生態旅游產品服務標準,推動生態旅游產業升級。生態旅游產品服務標準的缺失,是導致生態旅游服務亂象的根本因素。因此,我們應以行業制度為出發點,規范生態旅游產品服務供給,滿足消費者對優質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另外,政府部門應發揮宏觀調控功能,引導生態旅游企業提升能力,實現產業升級。
探索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為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土地資源。土地是生態旅游產業的核心要素,目前以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為核心的農村土地制度無法進一步滿足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因此,地方政府應正確認識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需求,探索農村土地入市流轉制度。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土地置換、土地入股等方式推動農村土地向生態旅游產業流入,為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完善生態旅游配套管理服務機制
第一,創新行政管理理念與模式。一方面,地方政府應正確認識生態旅游產業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重要性,增強服務意識,積極參與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各個環節,做好配套服務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應結合生態旅游產業發展需求,構建一站式服務新機制。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涉及稅務、環保、土地、質檢等多個行政管理部門,傳統分離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與重疊,管理效率相對較低,難以滿足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因此,地方政府應著力簡化行政管理程序,整合行政管理資源,構建包含多個行政管理部門在內的管理服務機構,助力生態旅游產業發展。
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生態旅游產業做大做強。由于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周期較長、投資較大,在資金方面往往存在較大缺口,因此,各地有必要加大對生態旅游產業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強化宏觀調控手段的應用,引導社會資本向生態旅游產業方面流動。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對生態旅游開發企業實施環保稅收優惠以及減免政策等,吸引資本關注。二是要完善金融服務機制,保障生態旅游產業開發的資金供給。
第三,注重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從業人員素質。人才是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石,一些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面臨著一定的人才危機。此外,鄉村生態旅游產業服務人員大多為當地居民,受教育程度以及職業素養較為不足,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因此,應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以及生活條件,吸引優秀人才,鞏固生態旅游產業的人力資源基礎。同時,應構建科學長效的培訓機制,對生態旅游產業從業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提高產品供給質量。
生態旅游產業是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重要體現。只有明確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思路、完善產業發展配套制度以及服務機制,才能推動生態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的目標。
(作者為玉林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講師)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生態美學文獻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6ZDA111)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高悅爾、涂哲智、鄔曉鋒、楊春:《區域融入視角下美麗鄉村的重構與實踐——以廈門市翔安區溪美村為例》,《城市發展研究》,2017年第24期。
②魯翠、劉清娟:《美麗鄉村背景下河南省農村生態旅游發展問題研究——以桐柏縣為例》,《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6年第7期。
責編/孫渴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