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洲是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不可或缺的重要區域。新時代,我們應結合非洲國家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建立科學合理的交流合作機制,加強頂層設計、深化安全合作、創新經濟手段、拓展人文交流,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行穩致遠,提升中非合作質量水平。
【關鍵詞】“一帶一路” 非洲 合作共建 共享共贏 【中圖分類號】D820 【文獻標識碼】A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經過5年的探索實踐,已經成為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推進器。“一帶一路”倡議的開放包容性、互利共贏性、和平合作性,使得其參與主體超越了沿線國家和地區,成為聯通世界各國的“經緯線”。非洲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目的地,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為標志,中非合作達到新的歷史高度。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化實施過程中,我們應把非洲作為重點區域,加強戰略對接,深化全面合作,使之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新亮點,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具有歷史與現實意義
從歷史來看,中非合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非洲的北部地區和東部地區曾經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重要目的地,鄭和七下西洋,有四次都到達非洲。新中國成立后,中非合作開啟了新的征程。可以說,新中國成立以來近70年的中非關系史,就是一部心心相通、命運與共的合作史、發展史、共贏史。特別是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非正式建立了在南南合作范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中非關系進入了全面、穩定、健康、迅速的機制化發展軌道,為“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的推進奠定了基礎。
從現實來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2017年,我國GDP總量達到12萬億美元,增長超過80倍。同時,在減貧領域成績卓著、舉世矚目。從1978年到2017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7.4億人,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堪稱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中國的這些發展成就對渴求擺脫貧困、實現經濟發展的非洲國家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而深化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非洲國家深入了解和積極借鑒中國經濟發展和政治治理等方面的經驗。
從地理來看,非洲陸地面積廣闊,有3020萬平方公里,北臨地中海,南至好望角,西接大西洋,東臨印度洋,與歐洲、西亞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捷。從印度洋到歐洲的海路,無論是走好望角還是走紅海,都繞不開非洲。可以說,非洲是現有“一帶一路”倡議規劃路線的自然延伸區域,有著充足的“地利”條件。作為世界經濟政治版圖的重要部分,非洲人口資源豐富、經濟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國際社會普遍重視對非合作。
簡言之,“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而采取的互利共贏的重大舉措,不僅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以及參與,也有助于深化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的深入推進需要完善頂層設計、深化安全合作、創新經濟發展手段
“一帶一路”倡議順利推進的關鍵就是要適應不同國家的國情,因地制宜地建立合作機制、合作模式。“一帶一路”倡議必須要立足非洲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特點,針對每個國家的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分類化、精準化的戰略對接,建立科學合理的交流合作機制,推動中非合作落地見效。
完善頂層設計,將非洲納入“一帶一路”規劃。無論是非洲在中國對外開放中的重要地位,還是中非合作的嶄新高度,都決定了非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可或缺。因此,我們應在規劃層面進一步明確其具體地位和實施路徑。根據現有合作水平、經濟發展狀況等,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促進“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的推進。在非洲北部地區、南部地區,可以以南非等國家為代表;在非洲西部地區,可以以加納、尼日利亞等國家為代表;在非洲東部地區,可以以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吉布提等國家為代表,形成整體聯動效應,進而延伸拓展至整個非洲大陸。
深化安全合作,維護中國公民和企業的安全利益。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公民和企業的海外安全利益保護,近年來的一系列國際救援行動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堅定決心和堅強能力。但是不可否認,與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領事保護力量仍相對薄弱,特別是非洲國家和地區的安全問題突出,對經濟發展、投資興業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一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與非洲國家、非盟等的協調工作,以政治、法律等手段增強安全防護,切實保護中國公民和企業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應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通過組建安保組織等方式,保護中國公民以及企業的在非利益。
創新經濟發展手段,著力提升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對非投資,既要促進非洲經濟發展、造福當地百姓,也要積極防范風險、實現互利共贏。目前,中國的對非投資仍以美元等外幣為主,未來,我們應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同時,為了減少當地的債務負擔、預防投資風險、提高合作效益,我們應積極探索直接投資與援助貸款相組合的方式。
“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的深入推進需要中非雙方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加強人文交流
堅持各方聯動,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企業是對外投資的主體,為中資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提高中非合作水平的重要環節。一方面,政府要積極推動非洲國家落實關于加強保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的承諾,完善投資保護協議。另一方面,企業要積極適應非洲各國國情,學習和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以及民族宗教習俗,加強與當地政府、企業的溝通協調,發揮主觀能動性,贏得各方理解,爭得各方支持。
加強人文交流,為深化中非合作提供精神動力。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深化人文交流、增進相互理解,是中非經濟合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基礎。實現民心相通,要擴大教育體育、文化藝術、智庫媒體、婦女青年等社會各界人員的交流互動,實現學界、智庫、高校的人文交往。要加強與非洲政黨、媒體、社會組織、民間團體的聯系交流,講好中國故事、中企故事、中非合作故事,為中非政治、經濟、社會、外交、安全等全方位合作提供精神動力、創造交流平臺。
深化中非合作,我們有優勢。比如,講求平等互利、尊重非洲國家主權、不附件政治條件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較為注重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對于基層的民生項目不夠精細。對此,我們既要發揚優勢、保持特色,也要取長補短,在進行公路、鐵路、港口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等長期項目建設,滿足非洲人民的生活需求,促使中非合作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我們要“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以“共商、共建、共享” 為原則的“一帶一路”倡議,必將使中非合作之路、友誼之路越走越寬。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①王南:《非洲:“一帶一路”不可或缺的參與者》,《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5年第3期。
②賀文萍:《“一帶一路”與非洲的跨越式發展》,《開發性金融研究》,2018年第1期。
③習近平:《攜手共命運 同心促發展——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新華網,2018年9月3日。
責編/孫渴 美編/李月敏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