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王朝是秦漢以來最后一個封建的大一統帝國,人口、經濟和教育規模都高于歷代王朝。清朝科舉考試的范圍廣、競爭壓力大,因而舞弊方式和防范措施也遠勝之前的朝代??茍鑫璞滓酝?、鄉試為多,順天鄉試作弊尤甚。對此,清廷采用多種措施嚴密防范,并大力整飭科場與官場,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科考的相對公正性。
【關鍵詞】清代科舉 科場舞弊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K249 【文獻標識碼】A
清代科舉錄取名額有限,獲取難度大,考試防范極嚴
清代的科舉功名主要有進士、舉人,其次是貢監生,再次是生員。此外還有武科,也有武進士、武舉人、武生員等名目。武官的提拔主要看出兵和戰功,不像文官那樣依賴科舉選拔。
清代科舉功名為數少,獲取難度大。進士為全國競爭,恩科除外,一般是三年錄取一次,每次三百多人。舉人為全省競爭,除恩科外也是三年一次。鄉試的解額各省區差異很大,從幾十人到三百余人不等,全國總數為七百人到一千六百余人不等。各府、州、縣都設有官學,其錄取名額為十數名到三四十名不等,錄取的學生叫生員或庠生,民間叫“秀才”。“考秀才”三年兩次,在各府州縣內競爭,各官學一年新招學生一般只有一二十名。在生員和舉人之間的功名為貢監生。貢生一般是指貢入國子監的生員,有恩、拔、副、歲、優貢,通稱“五貢”,歲貢生一般送入國子監,五貢生送禮部后須舉行殿試,擇優任職。即便有功名,做官也不易。清代文官不過一兩萬人,選官任職機會少。進士幾乎都可以任官,舉人七成以上不得選任,貢監生做官機會更少,生員做官比率最低。生員數量多,但其競爭卻最為激烈。據有關學者研究,清代生員錄取率總體不到1%,清代中后期舉人的錄取率從2%到8%不等。相對于解額而言,進士錄取率較高。
進士考試為會試,防范極嚴,很難作弊,且考生整體素質較高,中進士后的殿試考試幾乎不可能作弊。易于舞弊的主要是選拔生員的童試和選拔舉人的鄉試。童試分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與試者稱為“童生”,所以又叫“童試”,其中不乏年歲老大者;縣試由州縣官主持,縣考通過后可參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考;府考通過者可參與院試,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清代的學政稱“提督學院”,故稱“院試”。清初各省提學官稱“提學道”,所以這類考試也叫“道試”。院試多在府治舉行,由學政巡回主持。經院試錄取者方可入官學學習,成為生員。有生員或貢監生資格的人可以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鄉試的主考官由禮部奏請皇帝定奪,主考和同考官負責內簾事務(出題、改題、錄取等),此外還有外簾官(搜檢、監考等),一般由地方大員擔任。鄉試考點設在省城貢院,中式者為舉人;舉人多在次年參加會試考試,考中者為進士;進士須參加殿試,主要是定奪最后的榜次。正途貢生也有各種名目的考試,其選取較舉人考試更加不可控,所以舞弊可能更多,但目前研究甚少。
通關節、冒籍、代考傳抄、挾帶等方式,是清代科舉舞弊的主要表現形式
通關節為考官與考生通同作弊,考生通過行賄、攀關系等手段獲得考官的非法眷顧。如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順天府鄉試中式舉人陸其賢,用三千兩銀向考官行賄,由考官找人代考。咸豐八年(1858年),戊午科順天鄉試考生羅洪繹用五百兩銀請托考官,通過“遞條子”將試卷暗號送給考官,違規作弊中式。這些后來都釀成了科場大案。主考在前往考試省份的路上也有不少通關節的現象,考官在路途停留時,地方官一般都會去拜訪,這也為請托創造了機會。
冒籍為跨地域假冒戶籍報考,主要是文教發達、競爭力大的區域考生冒籍到文教落后、競爭力小的區域應試,這是由各層次功名數額的分配引起的。進士、舉人、生員的錄取名額分配是全國一盤棋,考慮到人口、賦稅、教育、區域平衡等綜合因素,進士名額是發包給幾個省的。當然,政府不可能將江蘇省與廣西省歸為一個發包單元,這樣廣西舉人可能難以中進士。各省的舉人名額叫“舉額”,各府州縣官學的生員名額叫“學額”。跨區域冒籍考試以浙江和江蘇士子居多,為提高命中率,他們冒籍到順天、廣西、貴州、云南等省區參加童試和鄉試。如浙江慈溪人姚廷清的族人在貴州做官,便幫他冒籍貴陽捐了監生,道光元年(1821)他在貴州中舉,次年中進士。舉額分配要照顧到文化落后的省區,學額還要顧及相對落后的府縣,因而一省內的童試也有冒籍別府縣的現象,如福建大陸區域的不少童生冒籍臺灣府參加童試,清末實業家張謇參加童試也是在江蘇省內冒籍的。張謇所在的海門廳人多學額少,他聽從老師的安排,改名換姓到如皋參加童試。省內冒籍到別府縣參加童試,也可能和居住地相近、家庭和親戚關系等因素有關。比如一個家庭兄弟眾多,都想入學,就可能到臨近州縣去考試。也有些人是為了利用各府縣考試的時間差,多爭取幾次考試的機會。
冒籍到四川、甘肅、山西參加童試鄉試的比較多。冒籍順天參加童試、鄉試的情況更突出,因為“首善”地區名額較多,尤其是以浙江士子冒籍大興、宛平的居多。有些冒籍現象是移民流動因素造成的,如湖廣填四川、客家遷兩廣等。清朝規定,入籍當地二十年且有田地房產為憑證,方可報考入籍地。這客觀上使移民子弟容易在技術上“冒籍”,因為他們不可能在本籍考試,所以容易造成土客爭學額的現象。此外,還有民籍冒商籍、衛籍、旗籍的情況。商籍是造鹽專業戶,鄉試中另編“鹵”字號錄取其子弟,命中率高于一般民籍;衛籍是清前期的制度,是繼承明代衛所制度的帶有軍事特征的編制;旗籍是駐防八旗,這些籍屬中式率較高。再有就是賤籍冒充良籍。清朝規定,娼妓、演員、依附性人口、官員保鏢等為賤籍,不可科考為官。但他們假冒“良民”參加科舉,就可進入主流社會。清代最后一位狀元劉春霖實際上就是冒良籍入童試的。
代考(即“槍手”)是科場舞弊的常見形式,尤以童試為多。有些“槍手”冒名頂替考生,有的安排“槍手”在場外,傳遞試題后做好,再傳遞給場內考生抄襲。還有考生先通關節,再讓“槍手”坐在其附近,答完后換卷。當然,“槍手”要有一定的水平,他們有的是考生的老師,有的是有功名有官職的文字高手。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職業化的“槍手”,以代考為生,童試每成功一次可得百來兩銀。鄉試代考的典型事例如乾隆四十八年(1783)廣西癸卯科鄉試,中式第一名為土田州土司之子岑照,其考卷作弊跡象明顯,經審查是行賄通了關節,由做幕僚的湖北舉人入場代考。
挾帶是將參考文獻進行縮寫,然后私自帶入考場。有的考生在內衣上寫滿經文小字,國家圖書館如今還藏有一件寫滿20萬字的考生衣服。此外,筆墨紙硯都可以作為夾帶工具,有的書坊甚至專門印制微型刻本以供作弊。
清代科場有著較為系統完備的舞弊防范措施
首先,驗明考生身份,以防冒籍、代考等情況出現??忌鷪竺麜r必須注明姓名、年齡、籍貫,以及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的出身,地方官有責任驗明。童試時要有五名考生互相擔保,并承擔連帶責任。此外,應試童生還要有兩名廩生擔保。廩生是資深生員,信譽較好。這兩名廩生一名由考生自找,一名由官方委派。官方委派的廩生名單一般會張榜公布在官衙門前,以加重責任感。但廩生擔保也有舞弊行為,如浙江冒籍順天大興、宛平參加童試者較多,擔保的廩生本來就有不少是浙江老鄉,他們會袒護同鄉后學,于是又添加了“審音”辨明籍貫的特別制度,外省特別是南方說不好北京話的童生混籍大興、宛平的應試難度就大了。順天鄉試對冒籍的防范更嚴格,本籍族鄰、地方官都要出保,除備造籍貫、年貌、三代清冊外,揀選、捐納、就職、議敘等履歷也要詳細注明驗證。
其次,防挾帶,入考場前須進行嚴格檢查??滴跷迨辏?714)規定:“凡考試舉人入闈,……止帶籃筐、小凳、食物、筆硯等項。其余別物,皆截留在外。”雍正朝規定,鄉會試舉子不準帶木柜、木盒入場。乾隆九年(1744),順天鄉試搜出夾帶者四十余人,兩千多人聞風離場不敢應考。這使當時考場防范更加嚴密,規定考生皮衣不可帶面,氈衣不可帶里,鞋底不可過厚,筆管須鏤空,蠟臺柱須空心通底,考籃須玲瓏格,糕點須切開。
再次,嚴格科場回避和保密制度。清代鄉會試回避制度主要是考官的子弟和親戚不得入該考場,同場考官也不得有血緣、親緣、裙帶關系。鄉會試的考官稱“簾官”,有內簾官和外簾官之別。負責出題閱卷的官員進入貢院公堂住宿后,以簾子分隔,不許出簾走動,故稱“內簾官”,包括主考、同考官及協助官員。居于簾外的稱“外簾官”,負責管理考場事務。內外簾官不相往來,有公事只能在內簾門口接洽。由于回避極嚴,有的士子一連數科都不得與試,蹉跎歲月十余年。雍正元年(1723),皇帝惋惜有士子因回避錯過恩典,特開癸卯恩科鄉試,命這些考生在內閣考試。
為了不泄露考生信息,鄉試和會試的試卷都由外簾的謄錄官用紅色字體抄錄。考生的原卷是黑色字體,叫墨卷,謄錄后的紅色卷子叫朱卷。內簾判卷官只能讀到朱卷,而且是抽簽評閱,不能從筆跡判斷考生是誰。受賄的謄錄官抄錄時可能會將試卷文理修改好,甚至將好的卷子與之對調。為防此弊,對讀官會檢查朱卷和墨卷是否匹配。
最后,設立鄉會試復試和磨勘試卷制度,這是對鄉會試榜后錄取工作的檢查和再認定。復試最初是因為順治十五年(1658)順天和江南鄉試(清初的江南省后來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江南省鄉試在南京貢院舉行)作弊,社會輿論較大,皇帝將中式者集中再次考試。由于對江南士子還不放心,順治帝次年對江南鄉試再行復試。對同一科鄉試兩次復試的還有一例,就是道光十五年(1835)的順天鄉試,于道光十五年和道光十六年兩次進行復試。會試復試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到嘉慶、道光朝,鄉會試復試有了更加嚴格的制度。
與復試相關的是鄉會試磨勘試卷制度。磨勘是對試卷的復查,順治十五年的復試就是磨勘試卷時發現問題的。隨著復試的定制,鄉會試磨勘成為常態。會試和順天鄉試在京畿舉行,方便試卷的運調磨勘。各省鄉試發榜后,中式舉人的朱、墨卷等加封印后送到禮部磨勘,邊遠的云貴川地區也要在九十日內送達。為防通同作弊,磨勘官要回避本省籍、子弟親戚中式的試卷,鄉試考官也不得充任當年的磨勘官員。
為整飭科場,清代對科場舞弊行為予以嚴懲
清代最著名的兩大科場案分別是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順天、江南鄉試案,以及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順天鄉試案。順治丁酉順天鄉試副考官李振鄴年輕放肆,為受賄和攀附,竟與二十五名考生通關節。經檢舉審查,李振鄴等七名考官立斬,受牽連者達百余人,其中四十人擬斬,后從寬處理,仗責流放。同年,江南鄉試舞弊也被告發,順治親自主持復試,十四人被取消舉人資格,二十名考官處死刑。該科河南、山東、山西鄉試舞弊也受到懲處。
咸豐戊午科順天鄉試案較為復雜。主考官柏葰為文淵閣大學士,一品大員。該案是由滿洲生員平齡朱墨卷不符引發的。平齡愛演戲,時論認為其“甘為下賤”。但他高中該科鄉試第七名,人們懷疑其作弊。經核對,其墨卷中確有多處錯誤在朱卷中沒有出現,顯然是經閱卷官員修改。后經磨勘,發現該科五十份試卷都有問題。咸豐皇帝大怒,遂一查到底,又牽出柏葰聽受囑托,讓考生羅洪繹通關節中式得逞案。經大臣表決和皇帝首肯,柏葰論罪被殺,這也是隋唐開科舉以來因科場案被殺的最高級別官員。此案共有九十一人受處罰,其中五人被斬,三人充軍,七人戍邊。
清代科場大案主要是鄉試,尤其是順天鄉試,主要打擊對象是考官,這也是一種整飭官場的體現。童試科場大案較為少見,最著名的是雍正朝河南學政俞鴻圖主持院試時縱容家人通關節,大肆兜售秀才名額,坐罪處斬。童試場次多而大案少,說明朝廷主要對省一級層次的官員進行整飭。
科舉是維護中央統治和社會穩定的核心制度。清代各類科考名目繁多,構成犯罪大案的比例極小。雖屢見舞弊現象,但朝廷非常重視科場秩序,各種措施有一定防范作用,運動式的科場案更具有震懾效果,基本維持了科舉制度的正常運行。
(作者為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浙江大學吳宣德教授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②李國榮:《清朝十大科場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③劉希偉:《清代科舉冒籍研究》,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④王志明:《清代職官人事研究——基于引見官員履歷檔案的考證分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6年。
責編/王妍卓 美編/王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