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文化人,關鍵在以文育人。作為軟實力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態的靈魂,是強黨興黨的基本力量,是塑造崇高信仰的“總開關”。當前,政治生態整體向好,但也潛藏一些“頑疾”,而政治生態關乎黨的存亡,因此,我們要加強黨內制度文化建設,拒搞“一言堂”;抵制庸俗腐朽文化,徹底清淤疏浚;堅定文化自信,滋養精神土壤,以文化效力守好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關鍵詞】政治文化 “山清水秀” 政治生態 【中圖分類號】D23 【文獻標識碼】A
回顧中國共產黨九十余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黨內政治文化是在黨的發展壯大中孕育,以馬克思主義、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充分彰顯我們黨的先進性的文化。良好的政治文化能夠引領黨內政治生態,并與政治生活息息相關。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培育政治文化沃土,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對于加強黨建、涵養政治生態、推進“四個偉大”具有深遠意義。
新時代良好政治文化的內在意蘊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健康優秀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堅定的支撐、強勁的動力、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制度治黨的政治取向,有利于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以文化人,潤澤廣大黨員心靈,增強黨員忠誠度、錘煉黨性,還有利于形成促進黨健康成長的生命基因,凈化政治生態。進入新時代,嚴肅政治生活是解決黨內矛盾的“金鑰匙”,是保持黨性的制勝法寶,而政治文化作為政治生活之魂,要正本清源,遏制不良之風,實現政治生態的治理從“口治”到“心治”的過渡,進而帶動國家各項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政治文化是強黨興黨的基本力量。塑造良好的政治文化,是堅守黨和人民共同信念的內在要求,彰顯著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政治文化建設就被置于重要地位,并在革命、建設實踐過程中得到豐富發展。歷史證明,政治文化的創新是黨發展壯大的沃土,加強政治文化建設,是統籌推進“四個偉大”的有力支撐。立足當下,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必須要將黨與人民緊密相連,這需要人格、真理的力量共同作用。而政治文化正是集中體現了這兩種力量,無疑是強黨興黨的力量源泉。
政治文化是崇高信仰構建的“總開關”。崇高信仰始終是共產黨人的強大精神支柱、無私奉獻的原動力。我們黨先進的政治文化源于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它們是黨建和黨的事業的“引路燈”。長期以來,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信仰作為構建黨員崇高信仰的“總開關”,深刻指導我們黨的文化建設,激勵黨員干事創業的熱情,使其勇于為理想而奮斗,善于為社會主義事業獻策,堅定為人民服務的決心。新形勢下,黨面臨著重大考驗和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壓力,如若黨員缺失信仰、道德滑坡,最終會渙散民心,危及執政根基。塑造良好政治文化是崇高信仰的構建方式,在重大考驗面前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夯實信仰之基、筑牢黨員的精神支柱,對于增強黨員的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和培育黨員的底線思維至關重要。
影響黨內政治生態的因素
圈子文化導致“政治霧霾”。政治生態是相對于經濟、自然等社會生態的政治狀態,直接影響黨風、社會風氣,而圈子文化是政治生態的重要污染源,容易滋生腐敗,腐蝕我們黨組織的戰斗力,阻礙推進“四個偉大”的腳步。圈子文化導致政治生態惡化,呈現“政治霧霾”。由于朋友、戰友、老鄉等一個個獨特的圈子縱橫交錯,所形成的“生態”環境體現關系意識,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而這種污濁的政治生態,可怕之處在于“身不由己”,即進不了圈子就是“異類”,沒有圈子寸步難行。圈子文化給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個別地區出現塌方式腐敗,必須嚴肅對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激濁揚清、凈化政治生態也非一日之功,持續加碼凈化力度勢在必行,要讓政治生態香風颯來,不用再被迫呼吸“政治霧霾”。
規則不彰、制度失靈是造成政治生態問題的根源。縱觀黨的十八以來的制度建設,黨中央相繼出臺了關于政治生活、黨內監督等一系列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正日益走向成熟。但是,制度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黨員干部將制度看作彈性的“橡皮筋”,用得到就遵守,不合意則舍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形成了“破窗效應”。舉例來講,政治生活方面,有的黨員干部獨斷專行,不按民主集中制辦事,或者專門搞分散主義,形成抱團取暖的小集體;有的黨員干部工作中原則性差,缺乏批評與自我批評,抱著老好人的態度,明哲保身,不愿得罪人。要解決上述問題,就要重視政治文化的引領,健全制度體系,嚴防“破窗效應”。
消極腐敗表現出隱蔽化、多樣化新特征。十八大以來,高壓反腐馳而不息,黨風煥然一新,反腐斗爭取得壓倒性態勢,腐敗增量大幅度降低,明目張膽的腐敗行為有所收斂,然而微腐、隱腐悄然興起,潛藏的消極腐敗存量基數較大,并呈現隱蔽化、多樣化的新特征。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變化,部分黨員不能適應時代轉變,達不到新時代的客觀要求,在理想信念上動搖,出現了思想放松、精神懈怠。舉例來講,一些黨員無法認清消極腐敗的危害,依然存有僥幸心理,認為吃點、喝點這種行為算不上大問題。這種消極腐敗與貪腐賄賂相比更具隱蔽性,一般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犯法特征,即便是觸犯法律,涉案金額也較小,社會關注度相對較低。
守好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加強黨內制度文化建設,拒搞“一言堂”。從根本和長遠上講,保持黨的先進性,凈化黨的政治生態,必須厚植良好政治文化這一思想基石,加強黨內制度文化建設。第一,堅持民主集中制。健全領導制度,有機結合集體領導、個人分工的形式,拒搞“一言堂”。第二,嚴守政治底線,按政治規矩辦事。講政治、守紀律是我們黨的優秀傳統,而現實中黨員干部違法必先破壞紀律,不正之風導致黨組織渙散,腐敗是黨員對政治規矩的漠視。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依規治黨,嚴明政治紀律,統一全黨意志,保證全黨步調一致前進;黨員干部要將“嚴”字當頭,牢固樹立黨章意識,嚴格按規律辦事,履行第一責任,始終做到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紀律。
抵制庸俗腐朽文化,徹底清淤疏浚。培育良好政治文化,營造政治生態,在正面引導的同時,還要堅持祛除沉疴毒瘤,把黨的政治建設挺在前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決防止和反對圈子文化”,一段時間以來,黨內“政治霧霾”與不良政治文化浸染有關。圈子文化等脫胎于封建官場文化,至今余毒未消;在發展市場經濟、全面推進開放的條件下,黨內政治生態極易受到侵蝕。加強政治文化,需正本清源、激濁揚清,堅決抵制小圈子、官本位等“病態”文化,決不讓腐朽文化在黨內有立錐之地,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堅定文化自信,滋養精神土壤。我們黨的政治文化,深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只有堅持文化自信,創造性轉化,才能讓文化直抵人心。實際上,政治文化自信是一種吐故納新、兼收并蓄的自信。立足于新時代,我們黨應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將政治文化與改革開放相契合,并有機運用至所有的黨建活動中,提升黨員干部的從政之德。與此同時,要海納百川,熔鑄西方文明精華,辯證取舍外來文化,始終跟上時代的腳步,為政治文化注入新內涵,以先進、良好的文化效力涵養“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作者為吉首大學國防教育學院軍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注:本文系吉首大學黨建研究中心課題“高校機關黨支部聯系班級研究”(課題編號:17SKWT22)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史林:《我國政治生態問題探析》,《黨政干部學刊》,2016年第4期。
責編/孫娜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