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環境包括數字虛擬環境和現實社會環境,虛擬與現實的和諧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站在整個網絡社會環境的宏觀視角,認識和把握虛擬與現實的關系,構建網上與網下密切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大數據思維 互聯網實踐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大數據時代造就了新的社會環境,必然帶來人們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的深刻變化。立足大數據環境創新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動增強大數據思維,深入互聯網實踐,建構網上和網下的工作合力。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主動增強大數據思維
思維方式是一定時代的理性認識方式,是人的各種思想要素及其結合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定型化的思維樣式。大數據思維是人們“數字化生存”狀態的意識反映,是信息社會發展新階段的嶄新思維方式。主動增強大數據思維,表現在增強開放性思維、創新性思維、交互性思維等方面。
一是增強開放性思維。在信息時代,大數據發展實踐在改變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極大促進了人的開放性思維。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開放性思維帶來了認識方式的變化、實踐領域的拓展、工作理念的創新。開放性思維方式尊重社會思想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提倡在一元主導下的包容多樣,在差異中求和諧,在多樣中求統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活力。開放性思維方式重視人的思想意識的復雜性和影響因素的多重性,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化和整體性,注重聯系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多領域的綜合思考,注重整合學校、家庭、社區、網絡等領域的工作協同,積極吸納“跨界思維”“融合思維”“生態思維”等新思維方式,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實踐創新。
二是增強創新性思維。當前,推進經濟數字化成為國家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數據驅動創新也成為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樹立起強烈的創新意識,把握數字時代的發展脈搏,走在創新發展的潮頭,在工作實踐中不斷超越既有的思維模式和理念,努力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工作創新。
三是增強交互性思維。隨著我國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構建,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絡空間逐步形成。交互性思維是在數字網絡社會關系基礎上發展普及的重要思維方式,當前網絡經濟領域中注重的用戶思維、共享思維,電子政務中所強調的網絡回應能力建設、黨建工作中的網絡群眾路線思想等都與此相關。對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交互性思維強調的是基于平等關系開展互動交流的主體際思維,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對象之間的互動關系不再是主動與被動的主客體關系,而是教育工作者主導和教育對象主動相結合的雙主體交互關系。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積極深入互聯網實踐
深入互聯網實踐活動是增強大數據思維的必然途徑。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一是主動開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實踐,讓各類信息技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力量。互聯網已經廣泛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是大勢所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面對信息技術發展應用持續創新、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的形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把握數字時代的發展特點、規律和趨勢,懂得大數據、用好大數據,利用數據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是深入網絡社會生活,開展網絡交往實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網絡環境作為人的新交往空間和發展條件的本質認識,深入網絡社會生活,共建共享網絡社區,在網絡交往實踐中強化網絡思維,把握工作規律,提高教育效果;要利用各類紅色網站、在線課程平臺以及官微官博等加強正面陣地建設,發揮教育主導作用;要主動參與自媒體輿論空間的輿論引導和網絡治理,學會在開放多元、復雜多變的網絡交往環境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是共創共享網絡文化,提升人的全面發展。網絡文化為人的需要、潛能、興趣、愛好的充分發展,進而為人在實踐中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提升提供了開放的環境和良好的條件。網絡文化的創造過程,是每個人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的過程。互聯網從最初“電子蠻荒”地帶逐漸建設成為今天豐富多彩、日新月異的嶄新世界,在此過程中建設主體的自主、自強、創新、進取的思想意識得以培養和發展,開放、民主、平等、共享的思維理念得以塑造和提升。網絡文化是人類對自我和現實的一種超越,思想政治教育要成為網絡文化建設的主導力量,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讓網絡文化建設實踐更好地促進人的自我完善和社會的發展進步。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建構網上網下的工作合力
互聯網環境包括數字虛擬環境和現實社會環境,虛擬與現實的和諧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站在整個網絡社會環境的宏觀視角,認識和把握虛擬與現實的關系,構建網上與網下密切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
第一,增強陣地意識,主動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延伸至數字虛擬空間。教育工作者要主動走上網絡,打造網絡陣地,引導網絡輿論,建設網絡文化,把握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加強思想理論網站、新聞宣傳平臺和各類新媒體建設,通過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陣地,增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對社會思潮的引導,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思想輿論的引導。
第二,增強大數據思維,加強和改進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開放思維,把握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大勢,立足數字中國建設的戰略大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觀視野;強化問題導向,直面來自現實生活實際的“真問題”,聚焦社會廣泛關注的“熱問題”,扣準社會思潮脈搏的“大問題”,在不斷破解新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教育效果;增強創新思維,努力在提升教育內容質量上下功夫,在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上下功夫。樹立“內容為王”的精品意識,提高思想產品的供給能力,以優質的思想文化內容占領傳播制高點,以生動新穎的話語和方法吸引凝聚教育對象。強化交互思維,遵循信息時代人的發展和成長規律,圍繞教育對象、關照教育對象、服務教育對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始終貼近大眾,注重平等交流,做到潤物細無聲。
第三,統籌網上網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虛擬是現實的延伸,現實是虛擬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虛擬與現實的關系,統籌網上和網下的結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立體格局和工作合力。做好信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觀規劃,站在我國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高度,加強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體制機制、平臺融合、內容生產、人才隊伍等重要方面進行系統地規劃和建設;加強對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和規律研究,充分認識網上和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緊密聯系和相互作用,密切跟蹤和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變化,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人的思想品德發展規律,在互聯網環境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始終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
(作者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項目“大數據與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研究”(項目編號:16KDB015)階段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人民日報》,2016年12月9日。
責編/肖晗題 美編/楊玲玲 史航(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