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連云港市浦南鎮以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堅持人民調解工作參與化解信訪矛盾的問題導向,不忘初心,勇于創新擔當,在新時代的前行中,緊緊抓住化解矛盾中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基礎性和根本性.不論事大事小,都視為大事來管;不論事難事易,都作為難事來立。為促進當地社會穩定繁榮和經濟快速發展踐行了保駕護航的新作為,努力形成和實現了人民調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良性循環的可喜局面。近年來,該鎮共成功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1300多起,涌現出一個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六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十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和以江浦村為代表的一批無訴村(居)。
在小事不出村(居)方面。該鎮從去年初,著力在創建和完善化解矛盾糾紛長效機制上下功夫,把人民調解與智能化管理有機結合,改進人民調解工作方式方法,貼近鄉情民意,積極整合重點資源,在轄區內先后建立實施了“四大工程”。
一是實施網絡化管理工程,建立化解矛盾糾紛長效機制。全鎮以二級管理方式,設立了19個網格,每個村居書記為網格長,各村民小組長為網格監督員,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公開選聘一些文化程度高、熱心公益事業,又具有責任心的村民作為網格信息員、網格調解員、網格宣傳員,建立健全崗位職責,做到定格、定人、定責,明確信息共享范圍,為方便快捷采集各類綜合信息,把各類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之中,提高化解矛盾糾紛的效力筑起了互聯互通平臺。
二是實施“三會一體”,壓實村居矛盾化解工作實效。該鎮為了化解矛盾糾紛接地氣,貼民意,在“及時”上做文章,在“化解”上下功夫。先后在各村(居)成立了“人民調解協會”、“村賢會”和“民間評判會”等非營利性基礎民間愛心組織,引導和推動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熱情,延伸人民調解工作觸角,激發群眾組織內在活力,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協會”及時指導和管理主體的作用;“村賢會”促進鄉村振興、依法化解、創建和諧的參謀作用;“民間評判會”保駕村(居)決策重大事項、參政議政的三會一體作用。深受廣大群眾的點贊,群眾高興地說;“不出村、不出鎮、不花錢也能學到法律常識、化解矛盾糾紛,打贏官司,政府是咱們的貼心人啊!”。據統計,自去年以來,因民間各類糾紛進京赴省上訪人次下降了90%多,其他糾紛也得到了心服口服的穩定自控。
三是實施標準化法律診所建設工程,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納入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該鎮面對原有的村居司法行政服務站、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比較滯后,無法滿足村居民日益渴望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客觀現實,積極創新驅動,抓實效補短板,整合法律服務人才、網絡平臺等有效資源,在各村居陸續設立了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法治宣傳員等,并且投入大量財力建設了便民服務窗口、調解室、法律顧問工作室、法治講堂、法律圖書角等服務陣地,為貼近群眾身邊生活,方便快捷服務于群眾,還打造12348標準化法律診所,建立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探索出公共法律服務后發先至、切實可行的新途徑。目前,該鎮轄區內19個村居不僅可以供給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糾紛調解等傳統法律服務產品,還與12348法律服務隊三級聯動,為群眾提供司法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遠程服務。聘請的專職法律工作者每逢周二、五在村(居)一線坐診,免費為廣大村民提供法律服務。通過坐診方式為村民傳授常見法律常識、講解典型糾紛案例,使村民不斷增強法律觀念意識,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知法守法公民有了前行方向。自開展一村一居一顧問工作以來,村居法律顧問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00余件,調處成功率達98%。
四是實施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創建工程,提高村(居)法治創新水平,營造轄區內濃厚的知法守法氛圍。近年來,鎮黨委和政府堅持“新征程呼喚新作為,新思維引領新舉措”思想理念,堅持把準新時期下新問題的脈搏,及時印發了《浦南鎮“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方案》,通過利用“一委三會”即;黨委負責主體,議事會協商,村(居)委會負責實施,監事會負責監督的創新工作模式,驅動人民調解全覆蓋,搭建行穩致遠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扎實平臺。兩年來,由于驅動創新,人民調解工作以廣大群眾的愿望作為抓手,想為民所想,做為民而做,發揚勇于擔當的優良傳統,全轄區內無群眾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事件發生;無因民間糾紛引起的非正常死亡和群體性事件發生;無常住人口重大刑事犯罪;無封建迷信活動;無賭博、吸毒等現象。
在大事不出鎮方面。該鎮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扎實推進三個聯動機制在轄區內全面展開,做到人民調解工作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一是訪調聯動,依法指導和提供當事人息訴罷訪的法律依據,嚴格做好人民調解、信訪的對接、移送和信息反饋工作,及時的按照規定對各類矛盾糾紛進行調查、摸底,并將依法調解結案后的信息反饋轉換成當事人落實維權的成果,真正使當事人體會到人民調解各級組織既是公正的,又是像家一樣的溫暖。幾年來,全轄區內沒有因調處不當引發集體上訪或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二是所所聯動,增強村居法律服務能力。該鎮為了盡快適應和掌握新形勢下處理新問題的能力,不斷找差距補短板,不斷探索和創新,在干中學,學中干,將司法所與法律服務所聯動,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信訪糾紛化解的能力。為打通法律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還構建了立體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搭建鎮、村(社區)二級司法行政便民服務平臺,形成了需求、訴求、各類信息等多層分布,點面聯動、職能互補互動的服務格局。同時,還對接開通了“12348”江蘇法網、猴娃說法等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轄區居民只需撥打“12348”,就可以得到法律在線的免費咨詢服務,極大方便了廣大群眾的法律需求。
三是鎮村(居)聯動,增強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老百姓的需求就是奮斗目標,工作中的難題就是創新課題。人民調解工作千頭萬緒,千變萬化,針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新需求,該鎮不斷積極進取,強抓工作主動權,更好地為廣大群眾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務,把一批有信仰、有文化、有覺悟、有能力經驗的人員納入到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從源頭規范建立人民調解矛盾糾紛接待、調處、移交案件調處函等流程和規章,使鎮村(居)聯動成為快捷信息、快捷調處、快捷服務,讓群眾滿意的助推器。
周星亮(海州區司法局 張祿軍、江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