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促進了網絡語言的傳播,這些網絡語言內容成分復雜,大學生群體如不加選擇地應用可能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加強網絡語言的管理,關系到大學校園文化治理,也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語言 凈化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網絡技術的普及促使網絡成為社會公眾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網絡語言也因此成為一種流行的語言形式,對廣大高校學生而言,在網絡上使用網絡語言已成為他們重要的溝通交流形式。因此,研究大學生網絡語言使用傳播規律,健全大學生網絡語言凈化機制,不斷提升大學生道德意識,有助于凈化大學生網絡語言,凈化網絡環境。
網絡語言對大學生的影響
網絡語言在形成、傳播、接收等一系列過程中需要通過網絡媒體實現。大學生作為網絡語言的傳播者和接收者,正處于思想開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的時期,對網絡語言有較好的適應性。對正處于人生轉型期階段的大學生來說,心理因素對網絡語言傳播有著一定影響作用。大學生身處校園,但在校期間能感受到社會激烈的競爭環境,對自己將來踏入社會面對競爭心理有壓力,需要借助一定方式進行緩解。網絡的普及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便捷自由的交流平臺,使其可以將自己的情緒和觀點通過網絡自由表達,在發送者與接受者之間通過網絡信息傳遞、溝通,釋放、緩解心理壓力,實現心理動態平衡。在互聯網平臺中,大學生對于新鮮的網絡語言有很高的接受能力,同時也會對此類網絡信息進行再次傳遞,在這種信息互動心理影響下,網絡熱詞、流行語會被大學生認同并在群體間不斷擴散傳播,成為大學生經常使用的網絡語言。
媒介是人類認識社會、世界的有效助力,移動網絡高效、便捷的特性進一步拓展了網絡語言傳播的渠道。網絡媒介以其高效、自由、開放的特性,打破了時空界限,能夠做到同時在線、信息共享,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距離。與此同時,網絡多媒體技術平臺也讓每個人、每臺設備都成為信息傳播載體,從而為網絡語言傳播提供了便利,在此情形下,網絡語言得以快速增長。網絡語言傳播初期,網友會根據自身語言風格和一些特有模板來編譯自己喜歡的網絡語言,這一時期是網絡語言萌發期,給網民帶來新鮮感。在新鮮感之后,人們對網絡語言的認知和選擇會促使一些網絡詞語在網絡中擴散。網絡語言和網絡信息一樣,具有短時間生成傳遞、容易消散等特性,在網絡信息傳遞過程中大部分網絡語言的使用率會逐步降低,直至淡出網絡空間,與此同時,新的網絡語言會不斷誕生,成為吸引大學生的新網絡詞匯。
網絡語言的流行風向能折射出社會發展和大眾心理等多方面信息,并對社會產生不同影響。對大學生而言,網絡語言帶來的影響也存在正負兩方面效應。其正面效應體現在有利于大學生自我表達,將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向外界進行投射,有助于大學生抒發情感、緩解壓力。網絡語言作為網絡熱點詞匯信息,在網絡的傳播有助于相關部門進行輿情監測,這些網絡熱點語言可以形成大數據,通過監測分析,能夠反映某一階段社會群體的思想狀態,也有利于探究這些網絡語言頻繁使用的原因。網絡運營商也可借助網絡語言傳播及時掌握網絡語言并進行適當運營,以贏得網民喜愛,擴大知名度,增加用戶數量和經濟效益。
網絡語言傳播對大學生的負面效應,體現在一些大學生過度使用網絡語言,對漢語的整體性認知下降。如果平時語言溝通總用一些網絡諧音字或符號代替,則不利于大學生語言素養的形成,對傳統文化表達也會形成沖擊。一些負能量網絡語言的使用,容易導致大學生形成消極心態,在網絡上傳遞對社會、人生不滿等消極情緒信息,從而對更多接收者產生心理影響,嚴重者可引發社會網絡輿情。
以有效機制凈化大學生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的產生與演化來源于網絡社會空間發展和網民特殊需求,它的產生和應用代表著人們某一時段的思想、價值觀念。加強對大學生網絡語言的凈化,需要對大學生心理進行引導,建立完善的語言傳播機制。
加強網絡管理,引導大學生樹立文明上網意識,加強網絡語言運用監管和研究。要讓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語言,有意識地引導大學生在網絡上形成使用健康網絡語言的習慣,同時要讓大學生懂得網絡語言只適合在網絡上使用,不能代替書面用語。要讓大學生明確網絡語言使用范圍,通過教育引導和嚴格自律,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遵守相關網絡法律法規,注重社會公德,做到文明上網。
大學校園文化媒體建設是凈化大學生網絡語言的一部分。要全面推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校園文化育人功能,使大學生在自身感受中強化主流價值觀教育;要豐富教學資源和內容,利用校園網絡媒體引導大學生網絡語言健康發展,凈化網絡環境。在校園媒體建設中,要從學生需求出發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創新傳播方式,將健康網絡語言當做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吸引大學生關注。 在引導語言上要符合大學生用語習慣,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闡明道理。一些網絡語言并非憑空而就,其產生機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思維個性在網絡世界的真實表達,是當前網絡文化現象的一種。網絡語言文化的存在除了激發網民參與熱情外,也存在一些問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來說,不能只看到網絡語言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也要看到網絡語言存在的價值,要關注網絡語言積極性的一面,通過了解大學生使用網絡語言的狀況能夠感受到大學生群體對社會的真實想法,從而找到這些網絡語言產生的社會根源和傳播機制,有針對性地對網絡語言傳播進行適當引導。
加強對網絡文化的研究,強化管理,從文化根基層面進行凈化。高校思想建設要重視大學生對網絡語言的使用,要引導大學生自主學習,并對其進行教育學、傳播學基礎理論教育,讓大學生能夠全面了解網絡語言與教育學、傳播學之間的關聯,要明確對網絡文化研究的切入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并與大學生進行互動,強化學習效果,深化對網絡語言的認識。同時,要明確對大學生使用網絡語言進行教育引導并非禁止、排斥其使用網絡語言,而是對網絡語言進行系統甄別,對積極向上、有正能量的網絡語言可以使用,對有負面社會影響的應當明令禁止。由于大學生對網絡語言已經十分熟悉且經常使用,大學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適當使用一些網絡語言,以增進教學效果,拉近師生距離。這種教學形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因為網絡語言的運用更容易讓大學生理解接受。因此,網絡語言在使用上并非僅限網絡中,在教學中適當運用一些正能量的網絡語言,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對于一些在大學生群體中仍使用的不文明用語、負能量的網絡語言要堅決抵制,通過教育讓大學生逐漸摒棄此類有害網絡語言,營造清朗網絡環境。作為與互聯網伴生的事物,網絡語言的生成與傳播都體現了某一時段網絡文化的發展演化特征,作為反映社會現實的網絡語言,它的產生與發展傳播都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與社會多種因素有關。因此,在管理的同時要加強對網絡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在使用和凈化網絡語言上要立足網絡發展動態,探求網絡語言的傳播特性,積極有序地加以引導,不搞一刀切。要從大學生思想入手,根據現實社會發展對大學生身心的影響,不斷對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研究,建立網絡語言凈化機制,以達到有效凈化大學生網絡語言的效果。
(作者分別為河北金融學院校團委講師;河北金融學院信息管理與工程系講師)
【參考文獻】
①謝守成、高尚:《網絡語言的流行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年第11期。
責編/姜成
美編/李祥峰 李月敏(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