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上周末公布多項宏觀經濟數據,三季度中國GDP增速6.5%。這一數據相較前兩季度有所放緩,但在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經濟仍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從經濟增長、就業、物價、企業利潤等多項主要指標來看,前三季度我國經濟表現“穩”字當頭,交出了不錯的答卷。“總的來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
外部形勢有壓力 中國經濟有韌性
“中國經濟越來越深度融入全球,我國的經濟總量位居全球第二,外部環境變數在增加,中美經貿摩擦也有不確定性,這會給我們經濟的穩定運行增加不確定性,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毛盛勇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指明了這一點。
然而,面臨異常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帶來的壓力,多位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有著強勁的韌性,足以應對來自外部的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主任李昌鏞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中國政府主動去杠桿調控的結果。中國政府擁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穩定經濟增長、抵消貿易摩擦等對經濟的一些負面沖擊。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羅尼·林斯認為,今年以來,在國際貿易摩擦升級的不利條件下,中國的外貿依然保持了平穩態勢,各項外貿數據并未出現嚴重波動。通過一系列宏觀政策的調控、各項改革深入進行、增長的動力不斷優化,中國經濟的彈性和韌性也在不斷加強。
“盡管我們面臨著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但是我們自身也有很多韌性,有很多確定性,我們希望自身的這種韌性、自身的優勢能夠很好地對沖外部壓力。”毛盛勇說。
展望未來 中國經濟仍有條件保持穩健運行
對于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18年GDP增速為6.5%左右的目標,專家一致認為完成任務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盡管之前市場上有預期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會因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而出現比較大的波動,但第三季度GDP增速6.5%這個結果證明我國經濟發展還是相對平穩的,不是很大的波動,仍然處于年初整體的預期之內。從年初到現在來看,全年完成既定目標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分析,接下來,消費增長將有所回升,基建投資將適度反彈,改革措施也有望在四季度加速落地。此外,中央在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上還有相當的空間,能夠支持中國經濟在全球較為動蕩的環境中保持穩定增長,經濟運行的不利因素正逐步出清。顏色預計四季度和全年我國GDP增速為6.6%,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應是大概率事件。
在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有相當大把握實現的同時,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再往后推,到2020年,我們還要經過2019和2020年兩個年度,要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我認為也仍然有相當大的把握。”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受到經貿摩擦影響是難免的,一些指標波動也是正常的。但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不會改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具有韌性和彈性,具有應對風險的經驗和方法,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