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思想資源,對于提升黨的作風建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統文化重視道德修養,可被黨員作風建設所利用的道德資源十分豐富。廉政思想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對于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和示范意義。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培育黨員的群眾觀點。
【關鍵詞】傳統文化 作風建設 群眾觀點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出臺八項規定入手,全面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推進反腐敗斗爭,黨的作風建設成效顯著,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得到根本好轉。在開展黨的作風建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作用,對于提升作風建設的水平和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優秀傳統文化對黨員道德修養提升的作用
中華傳統文化極其重視道德修養,講道德是傳統文化的濃厚底色之一。在中華傳統文化里,道德倫理觀念貫穿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被黨員作風建設所利用道德資源十分豐富,例如獻身精神、仁愛思想、道德人格等。
傳統文化倡導為國為民的獻身精神。中國歷史上,曾涌現無數憂國憂民的愛國人士,留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跡,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精忠報國”的岳飛,“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游,“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等。這種高度注重國家民族利益的觀念,對于引導黨員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自身利益關系,培育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的觀念,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仁愛思想。黨員的作風更多體現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特別是體現在為服務對象工作的過程中。中華傳統文化中,主張以倫理道德約束人的行為,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現社會的和諧。從這些思想中汲取營養,有利于改進黨員的工作作風。作為儒家倫理的核心,“仁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所謂“仁者愛人”,關鍵在于嚴于律己,強化自我的修養,在此基礎之上,將仁愛之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黨員在工作中做到了這兩點,優良的作風自然就會形成。
傳統文化追求道德人格。在儒家的思想中,人人都可以成為圣賢,人人都應該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因此,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對于個人的道德人格看得很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受到高度推崇的信條。利用傳統文化中的道德人格思想,對黨員開展作風教育,對于促進黨員自覺加強自我道德修養具有重要作用。
優秀傳統文化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
廉政思想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浩如煙海的中華傳統典籍中,記載了諸多廉潔自律的思想觀念以及事跡。這些廉政思想,對于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和示范意義,仍具有現實價值。
傳統文化有著“以廉為貴”的價值取向。中華廉政思想源遠流長,“以廉為貴”價值取向在傳統文化中十分突出。管子把“禮、義、廉、恥”視作“國之四維”,尤其強調廉與恥是“四維之要”。在中國古代諸多政治家、思想家關于廉潔的論述中,都把廉潔看作事關國家興亡、事關民心向背的大事,因而,在中華傳統文化里,廉政文化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為官之道,也是官德的基礎。傳統文化里的這種廉政思想,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思想資源,有利于提升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對廉潔自律的認知水平。
傳統文化存在重義輕利的觀念。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有著強烈的“重義輕利”的特點。《論語·里仁》云:“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孟子·告子上》有云:“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在道義和物質財富之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永遠是道義第一,財富第二。蘇軾在《赤壁賦》中所言,“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重義輕利,也不意味著完全違背人性,拒絕正常的物質需求,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種重義輕利、取利有道的觀念,對于引導黨員樹立正確價值觀,處理好當官與發財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傳統文化充滿廉政智慧。通過歷史的教育,可以提升黨員干部對于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認識,有助于全社會對于反腐敗工作形成共識,更加堅定反腐敗斗爭的決心。通過大力開展傳統文化中廉潔奉公思想和事跡的宣傳,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圍,有利于黨員干部身體力行,踐行廉政準則。同時,古代廉政建設中德治與法治并重、懲處與預防并重、自身監督與群眾監督并重等歷史經驗,可以為當前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一些啟迪。
優秀傳統文化在培育黨員群眾觀點中的作用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黨章規定:“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可以說是群眾觀點的源頭,這種“民本”思想對于培育廣大黨員的群眾觀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傳統文化推崇民惟邦本的重民思想。中國古代思想家將老百姓放在國家的最高位置。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得乎諸侯而為大夫。”荀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傳統文化認為要想國家安定就必須關愛人民,必須為人民謀福利,必須推行人民擁護的政策。這種重民的思想,和我黨倡導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具有共通之處。要讓黨員堅持群眾路線,必須讓黨員首先明白為什么要堅持群眾路線,而傳統文化中關于重民思想的諸多論述,對于促進黨員更加深刻理解群眾路線的重要意義,從而更加牢固地樹立群眾觀點,是十分有用、有效的。
傳統文化推崇民生為基的養民思想。中國傳統民本思想認為,要得到民眾發自內心的擁護,最關鍵的因素是解決民生問題,只有讓人民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的政權,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我們黨的歷史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在這個過程中,從中國古代養民思想中汲取智慧,有利于我們黨更好地維護群眾利益。所謂“養民”并非指養活人民,而是指與民休息,保養民力,讓民眾一心一意發展生產,盡可能減少對人民的打擾,減少稅賦等對人民的壓力。黨員學習這種養民思想,有利于讓其更加關注群眾切身利益,更加關懷群眾疾苦,關心群眾生產生活,與人民保持血肉聯系。
傳統文化推崇節用裕民的富民思想。對富裕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國家只有尊重這種天性,實行利民富民的政策,讓人民富足,才能實現興旺發達。正如孔子所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沒有人民的富足,就不會有國家的富強。廣大黨員干部在帶領群眾致富的過程中,一方面,能深刻認識到富民的重要性,把國家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工作主動性、自覺性;另一方面,可以借鑒傳統文化中節用裕民等富民思想,更好地帶領群眾實現美好生活。
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可以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滋養。傳統文化里具有豐富的思想資源,無論是在黨員道德修養提升、黨風廉政建設,還是在黨員群眾觀點培育等方面,都可以發揮十分有效的作用。抓作風建設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在加強黨性修養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者為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①智懷、王少農、蕭野:《國家力量:傳統文化提升國家高度》,北京:華文出版社,2015年。
②張造群:《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視角的省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責編/溫祖俊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