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正處在人生重要發展階段的大學生來說,形成正確的優秀傳統文化觀具有重大意義。應從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自律、文化自強四個維度出發,增強當代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讓其成為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繼承者和保護者,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 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 文化自律 文化自強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國五千年歷史發展的文化積淀。因此,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作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中華文化已成為影響綜合國力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關鍵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由此可見,黨和國家高度認同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學生,如何涵養優秀傳統文化觀顯得尤為重要。
文化自信: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的根本前提
文化自信是指作為文化主體對客體通過認知、反思、批判、比較及認同等行為,形成具有穩定性文化認同的心理特征的過程。文化自信源于文化根基,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根基的核心,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支撐。因而,在各國文化相互交融交鋒的今天,在世界文化多元發展的大背景下,立足文化自信,就成為充分發揚中華優秀文化,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的根本前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各民族在發展過程中的思想匯聚,是碰撞凝結而成的智慧火花,是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精神文明,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認知,是被高度認可的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質與風貌,推動著文化自信的形成。因此,生生不息、燦爛輝煌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涵養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要真正實現文化自信,應著重實現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而從實際來看,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觀呈現多樣化發展態勢,其中更不乏有些大學生對民族文化缺乏認同感和自豪感。這種對民族文化的主觀錯誤認知,是文化價值觀方面的重要問題。要從多方面樹立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在營造健康的社會文化氛圍中,幫助大學生應對文化激蕩的挑戰,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文化自覺: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的重要基礎
文化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通過每個人對生活的感悟與認知,孕育出各自獨特的文化。要壯大優秀中華文化,就必須做到文化自覺。在此過程中,高校作為文化創新的主要媒介,如何符合時代要求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意識,構建文化自覺培養體系,則成為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的重要基礎。
費孝通先生曾說,“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張華、李久東等學者也提出,對當代大學生而言,文化自覺更多的是指其在研習文化、內化文化和創新文化中所體現的一種文化主體意識,并在“下學而上達”的過程中形成一種主動追求、理性選擇和自覺踐行的文化信念。那么,在這一大環境下,大學生應自覺持有責任心與使命感,重視自身在文化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的中堅力量,可從第一課堂入手,以思政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文化自覺意識。各高校可結合各自實際情況與特色文化,以具有高水平文化自覺性的教師為示范,著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第一課堂的思政教學中,并巧妙結合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引導學生與教師共同思考,以實際結合理論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構建優秀傳統文化觀的自覺意識。
通過教育教學的落地方式,讓大學生理解并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謹記中華民族精神,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自省和創造。這不僅有助于對大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構建優化,還有助于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積極健全的人格。
文化自律: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的基本原則
古語有云,“修身律己”。即修養身心并學會自我克制,以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可見,文化自律的意思也與之大體一致,多指文化的自我約束、克制與不斷完善,是一種文化綿延流傳至今的關鍵所在,而其核心為對外強大的包容性與對內嚴格的自律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其與他國文化相異的內生自律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律性,主要得益于其底蘊深厚的文化積淀與薪火相傳的文化精神。其文化精髓為“自己管理,管理自己”,即降低主觀隨意性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端正自己的心術,遵循自然萬物本身的發展趨勢與規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的是向內的文化自律,是反求諸己、反躬自問的“修身”之學。反觀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也是如此,首先應做到“律己”為先。以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為例,要做到讓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一直抱有較高的熱情,培養其濃厚的學科興趣,在不受外界浮躁環境干擾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校園時光里安于對學問的研究,真正做到“為己之學”而非“為人之學”,將學習的目的回歸為提高自身,這更加有助于提升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文化自強: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的有效路徑
繁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大學生作為文化自強的傳播主體之一,肩負祖國文化建設的重任,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優秀傳統文化觀,對優秀傳統文化給予充分的肯定并擁有堅定的信念,自覺踐行文化自強道路。因此,基于文化自強這一核心要素,筆者認為應從理論、情感及實踐等三方面出發,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
首先,立足理論基礎,用優秀傳統文化固本鑄魂。要優化大學教育模式,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納入課堂。要強化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文化理論水平。其次,回歸內在情感,用優秀傳統文化立德樹人。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人文校園建設。要樹立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意識,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最后,增強實踐認同,用優秀傳統文化錘煉品質。立足日常生活,引導大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借助校園組織或媒介,大力開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相關活動。如借助校園報刊以專題形式宣揚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學生組織不定期舉行各類知識競賽,運用校園網絡平臺推送經典傳統文化故事,依托圖書館舉辦經典藏書讀書活動等形式,充分調動校園內的文化傳播資源,達到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中推廣傳播的目的,增強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大學生是國家文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實現民族文化復興的歷史重任。對正處在人生重要發展階段的大學生來說,形成正確的優秀傳統文化觀具有重大意義。應從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自律、文化自強四個維度出發,以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當代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讓大學生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成為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繼承者和保護者,推動新時代文化事業向前發展。
(作者為江西農業大學政治學院講師)
【注: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項目(項目編號:YG2016219)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劉林濤:《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
②郝桂榮、李本智:《大學生文化觀現狀及樹立文化自信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年第3期。
③樓宇烈:《自覺自律精神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根本特點》,《人民日報》,2016年9月12日。
責編/溫祖俊 美編/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