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員 呂薇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如何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使其轉化為原始創新能力?為此,我們不僅要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還要建立相互配套的法律、政策體系,努力營造有利于基礎研究的法治、政策和文化環境。同時要優化基礎研究支出結構,改進評價機制和科研成果管理體制,注意發揮好企業的作用。多措并舉,促進基礎研究的轉化應用。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了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涌現出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和國際頂尖水平的科學大師,成為全球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重要聚集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發展質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基礎研究,并使其更好轉化為原始創新能力,更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當前需要研究的課題。
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科技發展也進入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階段,技術創新能力正在從以跟跑為主轉向跟跑、并跑和領跑并存。但與世界主要科技大國相比,我國的基礎研究投入強度偏低,投入來源單一,缺乏具有影響力的科學成果,原始創新能力薄弱,技術供給難以滿足企業對前沿技術創新的需求。對此,我們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進而提高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
基礎研究是應用研究和重大創新的源頭。從理論上來看,完整的創新鏈就是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應用、規?;l展的全過程。還要看到,基礎研究成果是公共品,具有更廣泛的擴散效應和放大作用。實踐證明,以科學發現為導向的基礎研究是重大的、經濟效益高的技術創新不可或缺的基礎。盡管基礎研究不提供新產品、新工藝和解決技術問題的具體方案,但基礎研究向社會提供了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其效益不只限于某一領域的應用研究和產品開發,更重要的是,基礎研究能以不可預知的方式催生新的產業生態系統。
具體來看,發展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需要建立相互配套的法律、政策體系和分工明確的科研體系,以及促進基礎研究轉化為原始創新能力的體制機制。需在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的同時,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強化基礎研究的法治、政策和文化環境。
一是優化基礎研究的支出結構,完善選題機制,提高基礎研究的質量。要形成高水平的原始創新能力,就必須提高基礎研究的質量。與發達的創新型國家相比,我國基礎研究支出強度較低,真正具有引領作用的成果較少。
對此,一方面要拓寬基礎研究的投入渠道,發揮好中央與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等各方面的作用,增加基礎研究投入。另一方面則要改進科學研究的組織機制,進一步提高研究質量,增強原始創新的能力。要改進基礎研究的選題機制,推動戰略需求導向與自由探索相結合、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推進相結合,提高從實踐中凝練和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增加面向需求的基礎研究支出。
二是多措并舉,促進基礎研究的轉化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向應用轉化涉及多個環節和多個創新主體,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采取多種方式、分階段推進。既要發揮政府科技計劃的引導作用,又要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依靠政府、科研機構和市場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強各類科技計劃的銜接,促進基礎研究成果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還要建立針對基礎研究的應用轉化類科技計劃,加強基于基礎研究的應用研究,促進對基礎研究成果的開發利用。
三是發揮企業在基礎研究及其轉化中的作用?;A研究成果并不都能轉化為應用,只有少數成果可通過市場發現其應用價值。因此,要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市場發現機制,促進相關成果轉化和應用。
要鼓勵有能力的企業自主開展以需求為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支持企業參與國家基礎研究項目,提高企業的基礎研究投入和能力;吸引處于行業技術前沿的企業參與國家基礎研究計劃項目指南編制,選擇反映產業發展需求的基礎研究課題;進一步開放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國家實驗室,加強研究機構與企業的研究合作與人員交流;建立種子基金,發揮創新創業對轉移轉化科研成果的推動作用。
四是建立符合科學規律的評價體系,提升基礎研究的質量?;A研究項目成果的評價應實行直接產出與社會效果并舉,更重視社會效果;近期效果與中長期效果并舉,更重視中長期效果;數量與質量相結合,更重視質量及其對未來創新的影響和帶動作用。
一方面,根據基礎研究項目來源進行分類評價。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以同行評議為主。重點評價研究方向是否符合國家戰略、社會需求,研究成果對學科發展有哪些推動和帶動作用,是否在科學和工程前沿有新發現和新突破等。對國家戰略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除了上述評價內容外,還要重點評估設定目標的完成程度。同時還要進行長期效果跟蹤,包括論文被引用情況和成果的產業化應用情況等。
另一方面,對基礎研究人員的評價不能過度強調成果數量和成果轉化,否則將會迫使科學家們更多關注短期結果而難以進行突破性創新。要建立以質量為主的評價指標,加強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學術不端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引導研究人員心無旁騖地進行扎實研究,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