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走富民強縣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作為新時代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原則和方針,強調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為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撫順縣政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帶領全縣人民,按照“生態立縣、工業主導、農業增效、旅游牽動、全域發展”總體發展思路,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縣域經濟企穩向好,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民生福祉不斷改善,開創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當前,撫順全縣上下正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全力推進城鎮化水平,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推進城鎮化進程,盤活土地,實現經營權、使用權流轉。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堅持做好三產融合,深入推進城郊型特色農業發展,堅持綠色礦山和發展環保產業道路,做足“紅、藍、白、綠”四色旅游文章,實現從富民到強縣的推進。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做好保護和宜居兩篇文章,實現鄉風文明和有效治理。

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撫順縣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明確功能分區,促進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助農增收新產業新業態。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發展農業的各個部門或各個產業。農業的產業體系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如何充分地、科學地、合理地利用好農業資源,使其各得其所,提供最大的效率;二是農產品被生產出來之后,如何適應社會需求新的變化,讓其進入加工、流通等領域,同時這些領域也必須同時發展。由此得出,發展農業的產業體系,第一是產業結構優化,第二是產業鏈延長和產業鏈政策制定。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就是如何能讓資源、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被優化利用,使經營體系形成增長能力,投入到農業生產、經營和運行中。

2015年以來,撫順縣連續三年實施城郊型特色農業扶持政策,通過近1億元的獎補扶持,拉動了約20億元社會資本投入,產業規模迅速壯大,農產品生產銷售、精深加工、出口創匯接連取得新突破。以單片黑木耳為代表的食用菌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撫順縣食用菌以每年約1000萬袋的增量發展,單片黑木耳產量位居遼寧省第一,被評為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范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新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63家,專業合作社419個,帶動農戶近1.3萬戶。成功舉辦中韓優秀企業合作展,組織參加中國•上海優質農產品博覽會等展銷活動,農產品銷往海內外,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

總結起來,撫順縣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具有如下創新探索:第一,堅持農業優先發展。因地制宜優先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擴大特色品牌,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大對農業農村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加快食用菌生產加工集聚區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產品質量。第二,堅持鄉村綠色發展。加大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積極推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綠色產業,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鄉村空間格局,為農村居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第三,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盤考慮鄉鎮與村屯發展規劃編制,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一體設計、相互融合,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互惠一體,形成雙輪驅動。第四,堅持產業融合發展。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延伸農業產業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第五,堅持改革創新發展。打破要素瓶頸制約和體制機制障礙,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性作用,立足于用市場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拓寬鄉村建設發展主體,探索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增加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必須摒棄單純依靠刺激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思路,尋求供給側辦法,通過去除無效供給、創造適應新需求的有效供給,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進而實現經濟結構的新平衡。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過去五年,撫順縣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供給側改革扎實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以石文再生資源產業園、救兵木業集聚區為重點的新型工業架構初步成型。石文再生資源產業園被納入遼寧省“十三五”危險廢物防治規劃,并正式獲批成立,園區一期已具備項目承載能力。救兵木業集聚區建設全面啟動,在解決原木供應、木材集中干燥、減少空氣污染等方面切實發揮作用,產業鏈條逐步完整,競爭力和帶動力有效增強。

引導礦山企業“由黑轉綠”。撫順縣鼓勵發展井工開采、尾礦渣再利用等新工藝、新技術,石文毛公、峽河雙興等技改項目順利實施。成功引進后英集團,有效盤活礦產資源,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大力開展礦業秩序整治,生產經營環境不斷好轉。

生態旅游業蓬勃興起。撫順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充分利用“七山一水”生態資源優勢,以“神奇天女山” “多彩三塊石”為核心品牌,全力打造四季皆宜的綜合旅游集聚區。成功舉辦天女木蘭高峰論壇、冰雪文化旅游節等節會活動,三塊石(國際)登山活動連續兩年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縣域旅游知名度、美譽度持續攀升,被評為國家森林旅游示范縣。五年累計接待游客463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7.1億元。

依托東北亞木業交易中心、創贏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易品購物廣場等新項目,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了三次產業互促共贏、融合發展。

城鎮建設統籌推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必須將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要從根本上改變鄉村長期從屬于城市的現狀,明確鄉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突出地位和在城鄉關系中的平等地位;從根本上改變以工統農、以城統鄉、以擴張城市減少農村和農民的發展路徑,明確城鄉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效途徑。進一步理順工農城鄉關系,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以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平衡充分發展。

過去五年,撫順縣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堅持規劃先行,立足城鄉一體化發展布局,完成縣城總體規劃修編提升和8個鄉鎮總體規劃、鄉域體系規劃編制。國家發改委等12部委專家組到撫順縣實地調研,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啟動石文鎮棚戶區改造工程,完成鎮中央大街改造,凈水廠建成投入使用,徹底解決百姓多年飲水難題。完成救兵鎮綜合服務中心、縣中醫院、龍頭大橋建設,“新石線”實現境內通車;縣消防站建成使用,徹底結束縣域內無縣級消防站的歷史。全縣累計開發房地產12.6萬平方米,石文鎮成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后安鎮、救兵鎮被納入遼寧省第二批特色鄉鎮培育名單,被評為全國重點鎮。撫順縣共建設美麗鄉村36個、村級組織陣地95個,硬化、綠化、亮化、凈化水平不斷提高,被評為遼寧省亮化工程試點縣,八家子村和太平村被評為國家美麗鄉村。

生態環境日益優化。撫順縣大力開展青山工程,荒山造林5.6萬畝,退坡還林4000畝,礦山生態治理4428畝,圍欄封育467公里,綠化村屯69個,森林覆蓋率達70.08%,五年增長0.98個百分點。大力開展綠水工程,完成河道工程防護124公里、生物防護150公里,清淤疏浚200公里,水庫除險加固6座,被確定為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國家第一批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大力開展藍天工程,始終保持秸稈禁燒高壓態勢,拆除、關閉10噸以下燃煤鍋爐69臺,黃標車全部取締。大力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累計投資2.6億元,完成污水處理廠、垃圾中轉站等13方面工程建設,垃圾收集運輸設施設備不斷完善,農村環境明顯改善,遼寧省農村環境治理現場會在撫順縣召開,8個鄉鎮全部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

基礎設施持續改善。為全力做好遼中環高速公路征地拆遷工作,撫順縣啟動通武線后安外環路建設。改擴建、大中修黑色路面1217公里,新改建、維修橋梁49 座,完成村級道路“一事一議”工程694公里。完成40個村屯飲水安全工程,近3.5萬人受益。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3萬余畝;完成農田水利建設工程244項,新增改善灌溉面積7萬余畝。建設4G基站504個,在遼寧省內率先實現有線寬帶光纖接入。完成廣電中心整體搬遷,改造有線電視光纜1500公里,數字電視平移5.3萬戶。

在我國人口加速向城鎮聚集的大趨勢下,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的同時,避免出現鄉村衰退問題,真正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把鄉村建設成為與城市共生共榮、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園,是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要求。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過去五年,撫順縣民生工程有效推進。全面改善九年一貫制學校、縣高中、縣職高辦學教學條件,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縣順利通過驗收。完成縣醫院等11家縣鄉醫療機構新改擴建工程,三級醫療預防保健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被評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縣。人口計生政策全面落實,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成功舉辦第十三屆全民運動會,送文化下鄉活動豐富多彩,縣文化館榮獲雙服務全國先進集體稱號。發放婦女小額貼息貸款4.36億元,獲遼寧省婦女小額貼息貸款工作突出貢獻獎。開展各類實用技術培訓和送農民上大學工程,實現實名制就業1.53萬人次,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5%以內,撫順返鄉大學生及農民工創業科技孵化基地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第一批“星創天地”。

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退休人員工資實現13連漲,取暖費“暗補”變“明補”全面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6.13%,1374名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平臺;全面落實優撫安置等政策,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逐年提高,發放養老、救助等資金1.76億元。新農合農村常住人口參合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受益人口達69.7萬人次,報銷補償金額達1.75億元。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294戶,新建、維修災民倒損房屋和貧困戶危房686戶,維修改造鄉鎮敬老院8所。大力實施精準扶貧,2578戶6398人實現穩定脫貧。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在“8.16”“8.13”洪災中,撫順全縣上下奮力抗洪自救,取得了抗洪搶險全面勝利。創新開展日間督查、夜間巡查模式,全力做好安全生產、防火、防汛、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等工作,連續四年被評為遼寧省安全生產先進縣,連續五年被評為省級無傳銷縣。加強農村信用環境建設,海浪鄉松樹村榮獲撫順市首個信用村稱號。集中開展信訪穩定“百日攻堅”、信訪矛盾“清倉起底”、黨的十九大維穩安保等專項行動,信訪形勢穩中向好,信訪總量逐年下降。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群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連續四年被評為省級平安縣。率先在撫順全市開展公調對接工作,村級公共法律服務成效顯著,八家子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六五”普法圓滿完成,“七五”普法全面啟動,被評為全國法治先進縣。

當前,撫順縣正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要求,力爭到2020年,實現城郊型特色農業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種養殖結構不斷優化。食用菌生產加工集聚區支撐作用進一步顯現,農產品加工能力顯著提高。以生態旅游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發展。鄉村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配套率、等級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小城鎮規模進一步擴大,功能不斷完善,品位顯著提升,建成一批實力較強的特色鄉鎮和特色小鎮。農村居民收入不斷增加,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幅,在撫順全縣與遼寧全省范圍內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責編:張盈盈 / 李 懿

責任編輯:張盈盈
標簽: 之路   振興   鄉村   發展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