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東北經濟困局何解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尤其是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一直被比喻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地區,近些年經濟處在結構調整的掙扎之中。面對東北經濟困局,應平衡區域發展、治理腐敗問題、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增加國企改革力度,因地制宜地促進東北經濟發展。

【關鍵詞】東北經濟  人才流失  國企改革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東北經濟發展,專門出臺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效應正在顯現,東北的經濟運行、營商環境、觀念意識已發生較大變化。當然,東北地區仍存在不少問題,市場意識較弱、等靠要思想存在……有一些問題還會長期存在,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采取務實舉措加以解決。

東北經濟面臨的問題

經濟增長乏力。改革開放以來,東北三省的經濟總量在我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持續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GDP所占份額已經從1978年的13.34%下降到2017年的6.70%。2017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GDP增速分別為4.20%、5.30%和6.40%,2016年的GDP增速分別為-1.20%、6.90%、6.30%。事實上,近年來東北三省經濟增速在全國排名一直比較靠后,其中遼寧省在2016年GDP甚至出現負增長。

人口危機。東北三省現在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東北地區生育率極低,人口增長趨于停滯。根據《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的數據,早在1982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總和生育率分別是1.773、1.842和2.062,明顯低于全國2.584的平均水平。此后,隨著獨生子女政策的進一步推行,2000年跌破了1.0,2010年總和生育率只有0.75。從規模上看,東北三省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正在持續下降。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東北地區人口總量為10655萬人,占全國人口總量的比重為8.42%。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這一數據為10951萬人,占比下降到只有8.22%。老齡化的嚴重后果就是養老負擔加重和青壯年勞動力的匱乏。

人才流失。近年來東北地區人才流失嚴重,大量高學歷、能力強、有成長空間的年輕人,從東北流向了經濟相對發達的關內地區和大城市。以哈爾濱工業大學為例,四分之三左右的畢業生會選擇出去工作而不是留在哈爾濱。人才流失致使人力資源匱乏,經濟發展也就失去了活力。

官僚主義橫行與腐敗問題。震驚全國的遼寧人大賄選案就是東北三省腐敗問題的一個縮影,這導致官僚主義習氣更加惡化,以致于政商環境的惡化與商業信譽的缺失陷入惡性循環,使東北經濟發展緩慢。

造成當前東北經濟困局的原因

計劃經濟后遺癥。新中國成立后,面臨百廢待興、工業基礎薄弱的局面,計劃經濟可以集中優勢資源,快速建立完備的工業體系,加速國民經濟恢復以及工業化的進程。在這一時期,東北地區由于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政策向東南沿海傾斜,效率底下、激勵不足等經濟問題日益突出,東北三省轉型速度相對滯后,市場經濟發育不足。沒能發揮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大國企居多,失去了政策上的優勢卻政策依賴嚴重,民營企業數量本來就少卻又缺乏成長空間,再加上官僚主義思想橫行等問題的存在,使東北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人口危機與老齡化問題。作為大型的重工業基地,東北擁有大量的礦產石油等資源,這是許多壟斷型大國企比較集中的重要原因。在當時以國企為主體的體制內,超生的代價就是失去穩定的工作,甚至有可能導致家庭生活遭到毀滅性打擊。外加這些年勞動年齡人口大量外流,一些行業發展已經受制于勞動力和人才不足。人口外流和生育率低相互影響,進一步加劇了東北地區的人口結構失衡,產生了較為嚴重的人口危機和老齡化問題,成為東北經濟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

地理氣候原因。從地理環境上來看,東三省周圍并沒有一個可以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經濟發達地區。受國際油價低迷、西方制裁等因素打擊,俄羅斯經濟自2014年以來一直遭遇嚴重困難,“崩潰論”時有耳聞,中俄貿易往來受到影響。在有限的對外貿易中,由于黑龍江、吉林周邊沒有出海口,產品運輸成本相對較高。就氣候而言,山海關分割了關內關外,出了山海關氣溫明顯下降,越往北氣溫越低。寒冷的氣候環境導致人才外流和人才吸引力不夠。

政商環境較差。由于中國改革開放實施過程中,政策多向東南沿海傾斜,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優惠政策較少,導致東北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東北三省政商環境卻又呈現惡化趨勢。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東北表現出的腐敗導致尋租行為和監管套利行為較為嚴重,挫傷了一大批踏實經營的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區域內好企業逃離,外省企業對東北敬而遠之,使東北經濟更加舉步維艱。

如何解決東北經濟的困局

第一,從平衡區域發展、提升東北亞地緣地位的戰略高度來看,黨中央、國務院應當進一步明確振興東北經濟的重要性,出臺更加具體詳實的政策措施,解決東北的歷史遺留問題,克服制約東北經濟發展的障礙,為東北經濟的振興進一步拓展空間。

第二,徹底治理腐敗問題,優化政商環境。無論是近年來黨中央的大力反腐,還是最近的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都讓人們看到了曙光。遼寧人大賄選案涉事官員早已落馬,2018年2月,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全面啟動,15個中央巡視組已完成了對30個地方、單位的進駐工作,其中就包含遼寧省和黑龍江省。黨中央敢于觸動利益階層推進反腐和改革,一心一意為人民群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東北的政治生態一旦得到凈化,官僚主義思想得以破除,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機制進一步完善,依托現有工業基礎配套設施,就會吸引更多資金到東北投資設廠,東北經濟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將會大大提高。

第三,加大力度吸引人才。由于經濟不景氣,東北人才流失嚴重,很多大學生畢業后往往選擇離開東北工作。要想振興東北經濟,必須制定相關政策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人才。比如,為大學生提供住房安置補貼、工資津貼,創建透明、公平的人才晉升機制等。不僅如此,還應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地人才,鼓勵外省市優秀人才向東北地區流動,全方位克服人力資源匱乏的制約。

第四,加大力度推進東北國企改革,如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企業并購重組等,提升東北國企效率。在東北國企股東中引入民間資本,這樣既可以發揮國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又能夠調動生產積極性,提高東北企業體系的活力,另外可以推動產業整合如推進企業并購重組,從而解決人員冗余、效率低下等問題。

第五,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扶持力度,減稅讓利、鼓勵創新。采取措施鼓勵高端制造業、高科技產業入住東北,比如政府讓利提供稅收優惠。在東北布局多元化的產業,比如互聯網、金融、傳媒、高端制造業等,這些會在一定程度緩解人才外流的壓力,進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為東北振興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六,因地制宜,發展東北經濟。一方面,東北具有良好的重工業基礎,可以依托這一體系布局軍工產業,以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另一方面,東北幅員遼闊、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因此,在提升東北經濟的過程中,既要減少對資源的過度依賴,避免對環境的過度使用,又要利用這一優勢發展生態旅游業、機械化農業、綠色食品加工業等,以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東北經濟要重新振興,必須要在觀念上先振興,要拋棄做事“忽悠”的觀念和陋習,崇尚實干精神。黨中央的一系列改革已經讓我們看到了東北經濟復蘇的希望。東北經濟振興雖然任重而道遠,但前景光明。只要有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扶持和政策激勵,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東北經濟的未來一定會讓人充滿信心和期待。

(作者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

【參考文獻】

①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新華社,2018年3月22日。

責編/溫祖俊    美編/于珊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困局   經濟   何解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