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構建輕罪治理模式 助力社會治理無“死角”

【摘要】犯罪行為與行政違法行為之間存在一個模糊地帶,這就是輕罪問題產生的根源。當前的犯罪治理體系存在一定的漏洞,輕罪治理有利于國家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實現社會治理的價值追求,因而有必要制定輕犯罪法、構建輕罪治理模式來規制輕微犯罪行為。

【關鍵詞】刑法   輕罪治理   犯罪預防    

【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A

犯罪行為與行政違法行為之間的模糊地帶是輕罪問題產生的根源

法律在社會治理過程中,通過類型化操作,各部門法與社會生活的某一領域或某類問題相對應,進而,各個部門法通過相互的結合形成了與復雜的現實生活相對應的嚴密規范法網。在法體系中,刑法作為保障法,不是通過規制對象而是通過規制方法(刑罰)區別于其他法律部門的,這就造成了在調整的對象和內容上,刑法與其他部門法之間必然會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比如,在刑法調整的對象與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之間就存在著這樣的一個交叉地帶,這個交叉地帶的存在就導致了犯罪行為與行政違法行為之間的區分變得非常模糊,而這個模糊地帶的存在就是輕罪問題產生的根源。

為了進行輕罪的治理,世界各國大體采用了以下三種不同的立法模式:第一,將兩法交叉部分全部劃入刑法規制的范圍之內;第二,將兩法交叉部分整個納入行政法規制的范圍;第三,針對兩法交叉部分制定單獨的輕犯罪法或秩序違反法等。我國刑法第13條的但書規定表明:我國刑法是重罪刑法,輕微犯罪被排除在刑法調整的范圍之外,在我國,輕微犯罪主要是通過行政治安處罰與勞動教養來調整的,于是,在我國就形成了由行政治安處罰、勞動教養與刑罰相結合共同組成的三級犯罪治理體系。這個治理體系雖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從整體運行的效果來看還是基本滿足了我國社會治理的要求。其中,圍繞勞動教養制度的存廢出現的爭議最大,這些爭議在特定事件的影響下,最終導致了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第九節第34條明確提出“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完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和矯正法律,健全社區矯正制度”。隨后,在我國運行了五十八年之久的勞動教養制度被廢止,與之相對,自2003年以來在全國試行的社區矯正制度于2011年通過《刑法修正案(八)》被正式寫入刑法,開始發揮其犯罪矯治的作用。如此一來,既有的三級犯罪治理體系被打破,而新的犯罪治理體系尚未完全建成,在這樣一個歷史更替的節點上,我們非常有必要對新的治理體系進行充分考量。

根據輕重犯罪設定相應的刑事政策,是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管理的具體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堅持以人為本,通過社會治理機制創新,解決社會治理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是我們思考問題的基本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在社會控制與人權保障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對于犯罪進行輕重類型的劃分,根據輕重犯罪設定相應的刑事政策,是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管理和公正廉潔執法目標的具體要求。

對于輕罪行為而言,首先,它是不同于行政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特殊違法行為類型;其次,它是處于行政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交叉地帶的特殊違法行為類型。因此,在輕罪行為治理模式的選擇上,要充分注意它的這種特殊性。針對它的這種特殊性,獨立的三角洲模式即輕罪治理模式是妥當之選。因此,有學者提出,“我國應當建立輕罪制度。可以通過立法,制定《輕犯罪法》,將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勞動教養法的相關危害行為納入其中”。

第一,輕罪治理模式有利于實現以人為本的社會治理的根本價值追求。我國憲法2004年的修正案中明確規定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輕罪的治理模式從兩個方面具體落實憲法的人權保障要求:一方面,輕罪在所有的犯罪中發案率高、比重大且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有效地打擊和治理輕罪既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又有利于其安全感、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基于輕犯罪法實體的規定和程序的保障,可以避免對涉嫌實施輕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人權的任意侵犯。

第二,輕罪治理模式有利于完善犯罪治理法律體系,填補犯罪治理中刑法與行政法的處罰間隙。輕罪治理非行政化處理,可以避免行政權缺乏監督、行政機關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問題。輕罪治理非犯罪化處理,而是通過司法化、法治化、程序化對輕罪行為做單獨的處理。輕罪治理在行政法與刑法之間劃定自己獨有的規制領域,避免出現犯罪治理中的三不管區域,不留社會治理的“死角”。

第三,輕罪治理模式有利于貫徹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輕罪治理模式是指在對犯罪進行輕重類型劃分的前提下,對輕罪和重罪分別設計不同的刑事政策。這是我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根據具體案件的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對犯罪適用刑罰時,做到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寬嚴互濟,寬嚴有度;寬嚴審勢,寬嚴適度。其實質是根據犯罪的輕重程度和犯罪人人身危險性大小對刑事犯罪區別對待,實現刑罰個別化。在立法技術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類型劃分,而輕重犯罪的類型劃分使不同的犯罪真正實現處罰個別化,既有利于社會控制又有利于人權保障。

第四,輕罪治理模式有利于實現犯罪的預防。輕罪治理模式在刑法之前設置預防的堤壩,防患于未然,將可能轉化為重罪的輕微犯罪消除于無形,降低犯罪預防的成本,提高犯罪預防的效果。

有必要制定輕犯罪法、構建輕罪治理模式,規制輕微犯罪行為

在既有的司法實踐中,我國已經為輕犯罪法的施行積累了一系列可行的程序保障經驗。

第一,酌定不起訴制度。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起訴的案件和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進行審查后,認為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符合起訴條件或沒有必要起訴的,依法作出不將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進行審判、追究刑事責任的處理決定。

第二,簡易審判程序。簡易審判程序旨在輕罪與重罪的司法處理過程中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司法資源,在保障人權和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建立一套繁簡有別的訴訟程序,使輕罪案件能夠在最少的司法資源投入下快速、高效、公正地處理。具體而言,從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的辦案需求來看,在尊重當事人選擇權的前提下,輕罪案件應該盡可能地通過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在法庭組成上采用審判員獨任制;從長遠來看,我國應該借鑒日本、意大利、德國及美國等輕罪案件的快速審理程序,逐步建立一套專門的輕罪速審制度。

第三,刑事和解制度。所謂刑事和解制度,是指犯罪發生后,經由調停人的幫助,使被害人與加害人直接商談、解決刑事糾紛,其目的是為了恢復被加害人所破壞的社會關系,彌補被害人所受到的傷害,以及恢復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的和睦關系,并使加害人改過自新、復歸社會。目前,刑事和解制度主要的適用范圍是青少年犯罪和一些有關個人權益的輕微成年人犯罪,它改變了既有刑事訴訟所采取的雙方糾紛解決機制轉而采用多方糾紛解決機制,其目的不僅僅在于解決糾紛,還在于加害人的社會復歸與恢復被加害人破壞的社會關系。

第四,社區矯正制度。社區矯正是指依法在社會中監督、改造和幫扶犯罪人的非監禁刑執行制度。根據我國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對罪犯適用緩刑和假釋的比例高達全部被判處刑罰人數的70%以上,形成了以非監禁刑為中心的刑罰適用模式和執行模式。相對于監禁刑,社區矯正在改造犯罪人方面的優勢明顯,順應了刑罰的發展趨勢而為世界上很多國家廣泛使用。

(作者為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①梅傳強:《論“后勞教時代”我國輕罪制度的建構》,《現代法學》,2014年第2期。

責編/宋睿宸    美編/楊玲玲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輕罪   死角   模式   社會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