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當今世界仍是最具影響力的學者
國外學界重新認識馬克思
今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這位人類歷史上的偉人再次成為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焦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外學界出現了“馬克思熱”,不少國外學者重新認識馬克思、重讀馬克思著作。分析研究這一現象,對于我們加深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熱”在國外學界迅速興起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在全球熱銷,掀起一股“回到馬克思”的學術浪潮,這與冷戰結束后“告別馬克思”思潮形成鮮明對照。越來越多的國外學者擺脫冷戰思維桎梏,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思考和研究馬克思主義。
蘇東劇變后,馬克思主義研究在國外學界一度陷入低潮,有些人認為社會主義失敗了、歷史終結了。一些西方學者對諸如此類的觀點進行了駁斥。美國學者喬納森·施佩貝爾認為:“馬克思主義在美國社會的影響力將長期持續,因為今天的美國已明顯和上世紀90年代不同,當時冷戰結束讓自由市場主義在美國主導了公共辯論。”法國學者德里達說:“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
“馬克思熱”迅速興起絕非偶然,也并非一陣風式的學術時髦,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時代背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資本主義自身無法克服的矛盾和弊端暴露無遺,其膨脹發展導致的社會不平等、資本無限擴張和消費主義泛濫廣受詬病。在此背景下,國外學界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在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共產黨宣言》被列為必讀書目。《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的編輯、出版和研究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來自歐美、日本等國家的學者紛紛參與其中。諸多事實表明,“馬克思熱”正在國外學界產生持續廣泛的影響。
馬克思在當今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今天,人類社會同馬克思生活的年代相比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國外學者曾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沒用了。然而,只要認真分析國外學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情況就會發現,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不僅沒有減退,反而與日俱增。
馬克思主義一直處于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并對人類社會持續產生強大影響,彰顯出旺盛生命力。1999年,英國廣播公司評選千年思想家,馬克思高居榜首。2013年,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報道:研究人員選擇近3.5萬名學者進行排名,結果顯示馬克思仍是最具影響力的學者。還應看到,《共產黨宣言》多次翻印、再版,被譯成200多種文字,出版數千個版本,成為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書籍之一。在國外學術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機構、團體和協會已達上千個,報紙、學術刊物以及廣播、電視、大學課堂等都在談論馬克思主義,世界范圍內關于馬克思主義的各種學術研討會日益增多。這些都說明,馬克思在當今世界仍是最具影響力的學者。
馬克思主義對解決當代問題意義重大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保持強大影響力和旺盛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對解決當代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正如英國學者吉登斯所說,馬克思的思想比他同時代及后來的西方思想家要“厲害”得多,即便在當今世界,他的思想仍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法國學者托尼·安德烈亞尼說:“沒有任何理論比馬克思主義能更加清楚地闡釋勞動價值、剩余價值、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的社會效應及全球效應等內容。”美國學者安德魯·哈特曼認為:“凡是從現代生活中感到疏離、無根、被變化拋棄、經濟上處于掙扎狀態的人,都會認識到馬克思資本學說的深刻性。即使是處于財富分配頂端的群體,如果能夠真誠地展開思考,也將能理解這一點。”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不僅致力于解釋世界,而且致力于改變世界。今天,經濟快速發展在加快財富創造速度的同時,兩極分化加劇、文明沖突升級、資源環境破壞等問題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顯現。馬克思主義對于破解這些發展瓶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學者傾向于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借以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端,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法國學者托馬斯·皮凱蒂認為,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經達到或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不加制約的資本主義加劇了財富不平等現象,而且將繼續惡化下去。德國學者沃夫拉姆·阿多菲表示,在中國,他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地位,看到了馬克思主義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展,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不斷努力。事實正如阿多菲所言,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正以其成功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將在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方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和進展,也必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