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為《決定》)提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同時,在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中,必須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是生態文明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文明體制是整個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引出如何將黨的領導體現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的問題。在黨的領導下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實現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課題。
一、堅持以黨的領導統領生態文明領域體制改革
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第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人民服務的宗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第二,中國共產黨是自主實現綠色創新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創造性地提出了生態文明的原則、理念和目標,鮮明地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內容寫入了黨章中。歷史選擇了社會主義,就意味著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領導必然涵蓋生態文明體制領域,生態文明領域的機構改革必須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有序有效地進行。目前,堅持黨對生態文明體制的改革,應該將黨的領導體現在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的各個方面。
明確黨委在建立環境治理體系中的領導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已經實現了從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機構職能體系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機構職能體系的重大轉變,初步形成了政府、企業、社會和公眾共建共治的治理體系。生態治理領域的要求是,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同時,社會治理領域的要求是,要按照共建共治共享要求,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比較之下可以發現,環境治理體系缺乏“黨委領導”和“法治保障”的明確規定。為了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完整性和統一性,必須大力構建以黨委為領導、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法治為保障的環境治理體系。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政府、企業、社會、公眾都存在著失靈(失效)的可能和風險,因此,必須突出黨的領導作用。在社會主義法治框架中,各級黨組織必須充分發揮在生態治理中的領導作用,充當起政府、企業、社會、公眾四方共建和共治的發起者、召集人和監督者的角色。只有把堅持黨的一元化領導和發動社會的多方參與統一起來,才能有效凝聚社會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明確黨委在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中的領導作用。長期以來,我國生態環境治理中存在“九龍治水”的問題。從“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科學理念出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十分必要。據此,在十九大精神的基礎上,《決定》提出,必須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這樣,就提出了生態治理領域大部制改革的設想,即把分散在各個行政部門的生態治理事務相對集中在一個行政部門中,加強整體規劃、整體監督和整體管理。推進大部制改革不是簡單的合并機構和精簡人員,而是要提高生態文明領域的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由于這個過程涉及到復雜的利益格局調整、機構職能優化、人員重新分配的問題,因此,必須加強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承擔起這個責任。同時,建立大部制不是要復活“大政府”,而是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使政府成為“強政府”和“好政府”,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使人民政府承擔起綠色政府的職責,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需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提供行政保障。
明確黨委在推進生態治理領域“多規合一”中的領導作用。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宏觀管理的手段也從計劃轉向了規劃。在現實中,存在著規劃不統一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科學合理的規劃在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如在談到北京城市規劃問題時他指出,必須落實“多規合一”,要做到一本規劃、一張藍圖管到底。據此,《決定》提出,必須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推進“多規合一”,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推進“多規合一”,自然會涉及到不同部門的協同和整合的問題,因此,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我們不僅要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貫徹落實到各級各類規劃和各項工作中,而且要將人口、資源、能源、環境、生態安全、防災減災等方面的規劃統一起來,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要將生態文明領域的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統一起來,還要將生態文明領域的規劃和國家的總體規劃統一起來。這樣,才能提高生態治理的現代化水平。
總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自然包含著黨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領導。在一般意義上,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
二、不斷完善黨在生態治理領域領導的制度
在加強黨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領導的同時,還必須提高黨領導生態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堅持黨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制度。
建立健全黨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
社會主義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決定》提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首先要加強黨對涉及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自然包括黨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領導。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黨章規定的黨的重要工作和奮斗目標。為了有效實現對生態文明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應該在自己體制內設立生態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等類的決策議事機構,負責生態文明領域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就其工作機制來看,這一決策議事機構應該按照社會系統工程提出的總體設計部的方式開展工作,同時應與其他議事機構無縫銜接、協同工作。這樣,才能強化中國共產黨在生態文明領域的領導地位和權威地位。
強化黨組織在生態文明領域對同級組織的領導作用
在政府機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明確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是政府的基本職能。《決定》進一步重申了這一點。因此,在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辦事機構向同級黨組織定期匯報工作中,必須確保如實匯報本部門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治理工作的真實情況,必須確保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和目標在政府工作中得到有效貫徹執行。同時,在加強社會領域黨建工作中,必須明確黨組織在生態環境保護運動和生態文明類社會組織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實保證黨組織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的指導作用。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生態環境保護運動和生態文明類社會組織的健康持續發展,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治理的強大社會合力。
更好發揮黨的職能部門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治理中的作用
《決定》提出,必須優化黨的組織、宣傳、統戰、政法、機關黨建、教育培訓等部門職責配置,在協調和統籌的基礎上,做好本系統本領域的工作。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而且是全黨的工作。因此,黨的各類職能部門必須參與到生態治理工作中。
對組織部門來說,在堅持黨管干部的前提下,必須堅持正確用人的原則,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做好相關組織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落實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認真貫徹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因此,組織部門要與其他部門協同做好這一工作,科學評價和考核領導干部的生態文明政績,為生態治理提供組織人事工作保障。
對宣傳部門來說,必須做好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宣傳工作。
對統戰部門來說,必須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社會動員和組織工作。現在,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等統一戰線力量,利用其智力資源優勢,在做好生態文明領域建言獻策工作的同時,也創造性地開展了一些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工程,成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因此,統戰部門應將這種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保護起來,動員和組織統一戰線力量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治理。同時,應通過相關中介來教育和引導私營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和生態責任,用生態文明原則約束和防范生產和經營行為,努力做綠色的儒商。
對政法部門來說,必須做好生態文明領域的政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明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因此,政法部門應該科學指導公檢法部門做好生態文明領域的執法工作,推廣設立環境法庭和環境警察隊伍,嚴厲打擊生態文明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積極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同時,要正確處理維穩和維權的關系,依法積極化解環境群體性事件。
對紀檢部門來說,必須積極推進生態文明領域的反腐倡廉工作。在一些重大生態環境事故和事件的背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消極腐敗問題。因此,在與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同時,紀檢部門必須加大追查消極腐敗事件造成的生態環境事故和事件的責任,必須依法打擊生態文明領域的消極腐敗問題,必須嚴格規范資源開采、能源開發、土地征用的程序,避免由之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此外,必須嚴格規范環境影響評估,鏟除虛假評估背后的腐敗問題。
黨的各職能部門行動的關鍵是,必須將其日常工作和生態治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促進黨的職能部門工作的生態化。
統籌設置生態文明領域的黨政機構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其中,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是其下設的一個重要的專項小組。為了進一步落實生態文明領域的一系列頂層設計,切實提高生態治理的效率,可考慮獨立設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同時,可將之作為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決策議事機構的具體執行機構或者辦事機構。這樣可以增強中央生態治理機構的專門性、統一性和權威性,統籌推進黨政部門之間生態治理工作。
總之,為了確保黨在生態文明領域的領導地位,我們要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來優化黨的組織機構,建立和完善黨領導生態治理的制度體系。
三、科學運用黨領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政策手段
加強理論指導工作。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指導下,在科學總結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了系統的生態文明思想,集中體現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因此,必須引導廣大黨員和干部認真學習和科學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意識,將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這樣才能確保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按照上述精神,黨的宣傳部門必須圍繞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尤其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開展輿論宣傳、理論研究、教育普及等方面的工作,為生態治理提供理論支撐和價值導引。同時,各級黨校和行政學院在加強對黨員和干部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加強進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教育,通過創新教育方式,引導他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以此增強黨員干部和行政人員踐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自覺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加強規劃引導工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各級黨組織提出規劃建議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在多年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就國家層面的每個五年規劃的制定和執行來說,我們已經形成了中共中央提出規劃建議、國務院制定規劃綱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規劃綱要、國務院及其組成機構和辦事機構執行規劃綱要的規劃模式,從而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在尊重實踐和尊重群眾的基礎上,應該將黨的生態文明理論創新成果更有效地具體化為規劃建議,按照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原則要求,不斷更新規劃理念、完善規劃內容、明確規劃路徑,增強總體規劃的科學性、系統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礎上,應該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任務確定相應的政府機構設置,用科學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來規范政府機構的工作,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來確定生態治理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人員編制和經費預算。在生態文明建設任務日益繁重、生態治理任務日益艱難的情況下,環境保護等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的現有人員編制和經費預算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為此,在加強垂直管理的過程中,國務院等部門應該重新核定環境保護等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的人員編制和經費預算,為提高其工作效率提供行政保障。
加強立法建議工作。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同樣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根據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從滿足人民群眾生態環境需要、維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權益的政治立場出發,黨應該充分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意愿,提出完善生態文明法律的建議,不斷更新法律理念、完善法律體系、整合配套法律,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治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
【本文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市宣傳文化高層次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中國特色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工作室”負責人;本文系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習近平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研究”(項目批準號:18VSJ006)階段性成果】
責編:董惠敏 / 李 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