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國企 > 正文

國企如何躋身世界一流

高建昆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重要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緊密結合當代全球化企業競爭特點和中國國有企業發展實際,進一步優化和增強國企的國際競爭力。

核心技術遭外企壟斷

影響中國企業發展壯大

當代全球化的企業競爭,以知識產權為基礎,以跨國公司為基本主體。在生產經營方面,跨國公司是全球價值鏈的主要組織者和協調者,在經濟競爭中處于支配性地位。

2010年,跨國公司的全球生產增值約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 外國子公司的產值約占全球GDP的10%以上、世界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同時,發達經濟體的跨國公司是對外直接投資流出的主要力量。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發達經濟體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占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的比例分別為68%、63.8%和60.8%。

在知識產權輸出方面,跨國公司在掌握核心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非股權經營模式把投入品采購、制造業務以及分銷、銷售和售后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外部化。盡管沒有投資入股,跨國公司卻能從非股權伙伴手中獲取豐厚的知識產權輸出收益。在此情形下,發展中國家大體只能是知識產權輸出的接受方。如果相關國家的產業一直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就只能從事低附加值生產,并承擔跨國公司將生產轉移至其他國家的風險。

總體上,中國的國有企業呈現大而不強的特點。在資產規模和市場份額方面,我們已有相當數量的國有企業躋身世界財富500強。但在品牌影響力方面,能夠進入世界品牌500強的仍然不多。數據顯示,加上騰訊、華為等少數民營企業,中國僅有37家企業登上世界品牌500強,而美國有233家企業上榜。

在技術創新力方面,中國企業還未能掌握很多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由于缺乏航空發動機、智能手機芯片、超高精密機床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中國企業需以高價進口這些技術產品。更為嚴峻的是,由于半導體加工設備等核心技術被生產商獨家供應給特定壟斷公司,中國企業無法通過購買途徑來獲取這些產品。這直接影響了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壯大。

不能為了混合而混合

需有利于國資保值增值

將國有企業培育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可從以下幾方面發力。

一是提高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在方向上,國有企業中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要服務生產經營,要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企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人才建設上,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對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隨著國企全球化生產、研發與經營布局,黨的建設也要相應跟進與延伸,實現戰斗堡壘作用在新形勢下的全面系統覆蓋。

二是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品牌。要發揮規模優勢,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力度,重點攻克本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努力實現顛覆性技術創新。要與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戰略合作,構建產學研一體化、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的研發平臺。

要加快形成有利于科研人才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在薪酬制度方面,要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實施突出研發貢獻的創新激勵制度。在創新人才的選拔任用方面,要遵循創新人才的工作特點和規律,讓創新人才把更多精力用于科技研發工作。

同時,要加強創新文化建設。一方面,緊緊圍繞科技創新實踐,鼓勵支持科技研發人才主動擔當、勤奮工作。另一方面,強化知識產權意識,系統把握國內外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積極應對與化解全球化過程中的知識產權風險。

三是以提高創新力和競爭力為基點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必須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而不能為了混合而混合。

股權結構上,要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既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規模經濟、科技研發、市場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又發揮公有資本股份在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方面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從而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和制度條件。

產業布局上,要著眼于全球產業分工的價值鏈布局與產業鏈延伸,既科學布局國有企業所在的傳統產業,又要跟進布局戰略性、前瞻性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要防止公有股權被稀釋。在公有資本與非公有資本進行股權混合的初始階段,公有資本的資產價值必須得到科學評估,不僅要考慮凈資產價值,而且要考慮公有資產的盈利能力、成長性和社會影響力,而不能簡單評估賬面凈資產。在經營階段,企業激勵制度設計要重點采用分紅權激勵手段,而嚴格控制簡單的股權激勵手段。簡單直接的股權激勵手段只會增加私有資本持股,從而導致公有資本股權逐漸被稀釋。

治理結構上,要注重通過公有股份和非公有股份的系統融合,來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管理能力。

一方面,積極探索構建科學高效的企業決策體系。這不僅需要正確處理企業內部各個利益主體的利益關系,而且需要統籌協調各級各類責任主體的責任關系,以在企業內部形成相互監督、相互激勵、有機融合的利益共同體。

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塑造具有品牌效應的企業文化體系。混合所有制企業應當通過系統協調,將企業組建前不同股份所代表的企業文化進行有機融合和整體塑造,進而形成企業的新文化、新面貌。

[責任編輯:潘旺旺]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