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俗文化來自人類智慧與創造力的結合,具有生活與集體兩大特征,其內含大量德育資源,有獨特的教育價值。民俗文化的德育基因溶于民俗生活中,以民俗模式不斷貫通生活,在潛移默化間為個體生命提供德育思想教育,促進人的成長。
【關鍵詞】民俗文化 特征 精神架構 德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民俗文化是人們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固定活動行為模式,經過不斷演化傳承后融入生活,成為大眾認可的生活習慣。民俗文化涉及領域眾多繁雜,從形式上大致可分為: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等。物質民俗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是人在生產消費過程中形成的民俗;社會民俗包含人生禮儀、節日習俗等,有著明顯的地緣特色;精神民俗是人們在對自然和社會認知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思想寄托,有著神秘神話色彩,這些民俗文化在形式上無不體現出傳承特點。
民俗文化具有多重屬性
民俗是生活的一種行為狀態,體現了人們對生活最原始的認知。民俗涵蓋生活各個領域,無論個人、群體、精神、物質領域都閃現著民俗文化烙印。經過歲月歷煉已經被人們約定俗成,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題。民俗文化具有多重屬性特征,大多數民俗文化原始之源都存有傳說和故事,這些傳說故事體現了人們對生活的一種思維調節,形成默契后被一代代傳承推廣,這些民俗與民間百姓生活緊密融合,成為具有地域特征的生活傳統。
民俗另一大特征是集體性,民俗文化是人類祖先身心不斷發展、技能經驗不斷完善的一種表現,沒有大眾的跟隨也形不成民俗文化。經過優化組合,適合生活發展的方式被不斷仿效,不適合的被逐漸摒棄,最終適合的方式被大家認可,成為同一群體共同使用的方式。當群體生活逐漸穩定,不斷完善發展后,各類民俗文化也相繼孕育而生,這體現了民俗文化并非人類有目的創造,而是人們在生存、生活中逐漸產生并形成的共識。如果對民俗文化追根溯源,根本無法找到起點和原創者。從民俗誕生的角度來看,有可能是某個人最先采用,但要以民俗文化形式傳承下來,還需群體在行動上的響應與配合,這些都體現了民俗文化的集體特征。當民俗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生活模式被廣泛傳播時,不同群體或個人在傳承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融入對民俗的不同理解。經過不斷加工、完善,不斷加入新的表現元素,民俗文化從結構到內容都得到了豐富和完善,使得民俗從最初的簡單情節被逐漸細化、美化、藝術化,表現形式更豐富,流傳更廣泛。
民俗文化體現出的精神架構
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從遠古走來,其內部都含有精神所賦予的文化基因,無論是個體表現出的生活需求,還是群體意識,都體現了民俗在人們心中的精神價值。正是有這樣一條貫穿民俗發展的傳承之線,民俗文化得以延續發展。從內在結構上看,民俗文化體現的是一種有著廣泛地域民眾認同的生活策略。生活是由眾多瑣碎復雜的活動碎片組成,任何一個活動都是由多種動作銜接構成的,如果每個活動過程中都需要認真考慮和精心設計,那日常生活就沒有快樂可言,只有沉重的身心負擔。民俗的存在就是對生活塑造的一種優化模式,它經過歲月的實踐檢驗,與人的生活、情感最貼近,行為方式最適宜。這些生活模式已經固定,能夠讓我們不用再去費心費力探索答案,諸如待人接物、婚喪嫁娶、祭祀耕種等都有一整套與生活相關的流程模式存在。當用到時人們直接拿來套用,延續發展已經形成的模式,使生活方式更加便利有序,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慣例。
每個民俗文化都蘊含與之對應的道德情感,這種情感體現在民俗帶給民眾生活中的變化。人們通過民俗獲得思想上的認可、行為上的統一。在傳承過程中自覺維護民俗,成為人們生活中必要的覺悟,民俗在帶給人們生活便利同時,也固化了人們對民俗思想的定位。幾乎所有遵循民俗的群體都認同自己的民俗,都以自己的民俗為標準或中心來衡量其它民俗,這也造成民俗自身帶有不可否定的獨特性。民俗的這種屬性是追隨者造成的,在民俗面前人們的道德情感和價值規范都受到一定制約,成為有著突出優越感的存在。也正因如此,通過民俗能讓我們感受到民俗文化中蘊含的民族藝術、家國理念、道德情懷。
民俗文化之所以稱為民俗,就是因為它來源于普通鄉民,來自淳樸的自然。最初的鄉民對自然世界認知有限,對一切外在力量產生敬畏和崇拜,并將這種崇拜心理演化成具有神秘力量的巫術,形成不同民俗文化。我們每個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接觸到各種民俗,不同傳統節日、婚喪嫁娶、祭祖、禮儀中,都能找出具有巫術色彩的風俗民情,其經過歲月洗禮已經形成固有的民俗符號。用現代人思想眼界觀察這些民俗文化,有些民俗早已遠離現實,雖然如此,人們仍然對其信奉不疑,通過一些特定行為來寄托神靈保佑,獲得自我精神安慰。在民俗文化世界里,所有的民俗都包含哲理和原則,每一個民俗所提供的世俗現象體現了大眾認知中的常識,能夠被大眾理解接受,這種理解接受不受其它因素束縛影響,人們能夠利用這些民俗進行交流互動,實現互相理解。比如每年春節,海內外華人無論身在何地都會在同一時間共同慶祝,這種精神感召力量體現了對民俗的認同,更展現出民俗具有的精神凝聚力。
民俗文化的德育價值
民俗文化是以生活為平臺展現出的帶有某種儀式的行為,它除了給人灌輸行為模式,還蘊含愛國、愛家、愛生活的道德情懷,以豐富的哲理性讓生活更加多彩。民俗文化內含的德育資源能對民眾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民俗的傳承也讓一代代國人的思想受到德育洗禮,實現了自身對社會認知、接受并最終內化的過程。民俗文化這種教育形式融入民眾生活后,個體民眾按照民俗固有模式參與其中,當周圍所有人都對某種民俗以固定模式參與后,這種民俗必定以穩定的結構融入當地人生活中。民俗文化體現出的事象將紛繁事物捋順并形成有穩定結構的東西,成為大眾熟知的模式,為其生活提供便利同時,也感化、影響著廣大民眾。
從德育價值方面來說,民俗主要體現兩個教化:一是成長中的認知。由于人是群體中的組成,民俗模式又是誕生于群體,這樣就使個體在民俗環境中不斷獲得認知,最終成長融入社會。在民俗中長大的人會完全遵照民俗模式支配行動,人在這個過程中將意志和本能結合,成為完成相關活動的主體。民俗生活可看成作為主體的人對文化生活認知的起點,在認知中完成認知結構的組建,同時也對認知有了評判標準。當個體通過民俗逐漸獲得知識積累,從最初的懵懂無知到能夠準確地模仿,人的個體能夠實現這個過程,也就完成了對認知結構的自我構建。在這個自我構建的認知世界中,民俗展現出生活哲理、社會道德情感,同時也包括個體在生活經驗中通過民俗體驗到的自我認知和態度。
二是在民俗中體驗風俗、倫理和德育價值。我國眾多傳統文化中無處不閃耀民俗身影,當我們將這些民俗植入自己的生活中,民俗就會散發生機,使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現代社會中的民俗活動仍在不斷豐富發展,有些民俗經過歷史延續,如各種傳統節日都會有相應的慶祝活動,隨著社會變化還會有新的民俗產生。這些不同歷史時期誕生的民俗文化共處于當代,以不同的生活方式轉化成大眾共同的活動。在個體成長過程中不斷吸收風俗習慣、德育規范、價值理念。在這種構建自身個體的民俗生活中,大量民俗模式被承襲,相關德育價值理念被吸收,促進了個體思想行為的發展。但不同個體在吸收傳統民俗文化再演繹后,都會各有不同。隨著環境變化,一些固有的民俗舊元素由于不合時宜被新的表現形式所代替,體現了在民俗轉化過程中,個體發揮的能動性和創造性都影響著道德的價值形成。
(作者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①楊娜、張新艷、劉安:《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傳承和群眾文化的發展》,《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8期。
②連君萍:《試析民俗文化教學的可行性》,《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年第6期。
責編/周素麗 姜成(見習)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