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些年的發展中,我國鄉村旅游遇到了過度開發、監督不到位、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在生態文明視域下,我國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亟待解決好這些問題。也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鄉村旅游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關鍵詞】生態文明 鄉村旅游 美麗鄉村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生態文明是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已經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開發鄉村旅游資源的過程中,要以生態文明為根本,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美麗鄉村,為大眾提供良好的旅游體驗。
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空間巨大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成為人們度假休閑的最好選擇,而鄉村旅游是更好利用和享受鄉村特有的空氣好、生態佳等資源的新型旅游度假方式。目前,國家大力支持鄉村旅游事業的發展,鄉村游發展迅猛、模式多樣。同時,鄉村旅游是貧困地區扶貧攻堅的有效方式,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據農業部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近21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5700億元。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我國鄉村旅游人數可能會達到60億人次,這說明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空間是非常巨大的。如此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是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推動,二是因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便利化。然而,目前鄉村旅游的發展并未以生態文明為根本,游客沒有從中真正體會到生態文明的意義。反而存在不少破壞鄉村生態的現象,這正是在生態文明視域下我國鄉村旅游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我國鄉村旅游存在的生態問題
第一,過度開發。隨著我國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生活節奏飛快的城市居民,往往會選擇到鄉村旅游享受“慢生活”。有些鄉村旅游開發者看到了隱藏在背后的巨大的商機,為了搶分旅游市場的“大蛋糕”,既沒有對城市游客的需求做前期的考察研究,也沒有認真結合本地區具有優勢的鄉村資源做出可行的方案,就盲目上馬旅游項目。在旅游設施興建的過程中一味追求現代化和舒適性,與現有的“鄉村性”格格不入。還大肆破壞生態環境,砍伐樹木,修建木屋,仿造“復古”的感覺。為了接待小長假中的大批游客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鄉村旅游開發者不顧鄉村實際,不斷擴大景區的游客承載力,進而砍伐樹木,大興土木,這種過度開發鄉村旅游資源的行為,雖然能取得短期經濟利益,但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卻是長遠的。
第二,鄉村旅游監管不到位。我國鄉村旅游雖然已經發展多年,但是在旅游監管上還存在一些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不少地區的“農家樂”和其他的旅游項目都存在著垃圾亂放、河流污染、亂砍亂伐等問題。農家樂的經營主體缺乏生態保護觀念,缺少科學的和生態的理論作指導,他們往往只重視經濟效益,忽視對環境的保護。不僅是這些經營者,有些游客也是如此,在旅游景區隨手扔垃圾,破壞植被,這些都會嚴重影響鄉村的自然環境。
第三,缺少當地特色,品牌化觀念不強。許多鄉村旅游經營者缺少品牌意識和特色意識,盲目復制模仿其它旅游項目,這不僅造成旅游項目千篇一律,沒有地區特色,還不可避免地忽視了本地生態環境的實際條件,造成環境污染破壞。對品牌觀念的認識不深,會讓游客無法深刻體驗到鄉村旅游的樂趣,同時也無法體會到生態文明的真正意義,進而失去對游客的吸引力。
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方向
注重生態環境,合理開發鄉村資源。針對在鄉村旅游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出現的盲目性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性問題,首先,要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加強對開發者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教育,只有轉變了思想觀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在開發項目過程中的生態破壞問題。其次,當地鄉村旅游在規劃之初要有項目定位,做好前期深入調查,明確旅游者需要,貼合當地資源條件,作出符合當地發展實際的旅游項目。避免盲目性和重復性引起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最后,要使鄉村旅游的開發者們認識到,鄉村有些不可再生資源,例如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筑、器物和民俗等;綠色植被的破壞,也是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的,在開發的過程中要注重保護,合理開發。
在合理開發鄉村旅游資源時也要避免模式的單一化,要根據不同地區特色采取不同的發展模式:一是在城市周圍的鄉村,可以針對城市居民開發農村生活體驗模式;二是在著名景區的周圍,可以與景區優勢互補,突出自身的特點。三是民俗體驗式發展模式,在開發鄉村旅游項目時,可以結合當地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別是具有傳統文化價值的古老民俗,讓游客真實體驗鄉村淳樸的民俗文化。
以生態文明為指導思想,加強旅游監管。生態文明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根本,要想實現這一根本就需要加強旅游監管力度。針對旅游資源過度開發、亂砍亂伐,旅游項目經營中垃圾亂放、管理混亂等現象要加強政府監管。首先,政府應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避免出現職責重疊,相互推諉的問題。其次,還需制定適應鄉村旅游發展形勢的相關法律管理制度,應當包括安全管理、衛生監察、秩序維護、生態環境保護等幾個方面的具體管理條例。最后,對于鄉村資源的開發,政府相關部門要把好關,在鄉村旅游項目的規劃、審核、開發上,要提高準入門檻,嚴格審查開發商的資質;在旅游項目日常的經營中加強檢查,尤其針對經營者生態環境破壞行為要嚴查嚴懲。
保持鄉村特色,樹立品牌觀念。鄉村旅游肩負著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雙重重任。發展鄉村旅游,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利用農村資源。各地的鄉村旅游要樹立品牌意識,盡量避免復制其他地區的旅游項目和不符合當地特色的建筑。在開發當地特色的旅游項目中注重生態改善。運用生態技術,節約能源,景觀盡量保持原生態,減少人為改造,這對于開發生態旅游產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深入發掘當地風土人情,利用現有資源,突破創新,開發有創意的旅游項目,將當地的風俗民情融入到旅游項目中,加深游客的旅游體驗,進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當地旅游品牌。
營造高品質的旅游環境。2017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現代社會工業快速發展,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隨之還帶來了霧霾、堵車、人口焦慮等多種大城市病。城市環境的污染成為人們想要逃離大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鄉村原生態的生活環境正在吸引城市人“回歸田園”。目前,在我國的鄉村,由于人口外遷較多,很多農村房屋建筑閑置,開發鄉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閑置的房屋進行整體改造,保留房屋外部鄉土性,對內部進行翻新,開辟返璞歸真的鄉村旅游度假村。房屋周圍的院落可以重新設計,增添當地的人文性和品質感。此外,打造高品質的旅游環境離不開村民的參與,鄉村旅游可大量吸納農村閑余勞動力,解決村民就業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應加強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培訓和提升,尤其針對其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要進行專門的崗前培訓。
(作者為梧州學院講師)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生態文明視域下廣西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策略研究”(項目編號:KY2015LX45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王涌淘:《生態文明建設視域下我國鄉村旅游的生態化轉型》,《農業經濟》,2016年第6期。
責編/高驪 谷漩(見習)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