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建設生態文明 打造美麗中國

核心提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美麗中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是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總結,是對人民群眾生態訴求的積極回應,是對人類福祉的責任擔當。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美麗中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是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總結,是對人民群眾生態訴求的積極回應,是對人類福祉的責任擔當。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

【關鍵詞】美麗中國  生態文明  綠色發展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僅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標、新要求和新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更是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美麗中國目標的提出,不僅寄予了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人類文明規律的深刻認識、對現代化建設目標的豐富理解。

建設美麗中國是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深邃思考,突出了發展的整體性和協同性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史。從原始文明時期人類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到農業文明時期人類對自然的模仿和改造,再到工業文明時期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和控制,這一發展歷程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嬗變。在工業文明出現以前,人類對自然雖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并未超出自然的調整能力,人與自然的矛盾還未充分顯露。然而,到了工業文明階段,由于自然科學的發展、生產技術的進步,人類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對自然造成了嚴重破壞,導致人與自然關系失衡。為了治理環境問題,需要找到一條既能實現現代化又能保護環境的綠色發展之路,而美麗中國的提出正是基于這一深層次的考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豐富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即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高度,提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目標,凸顯了發展的整體性和協同性。

建設美麗中國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作出的重大判斷,是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原有的需求也逐步得到滿足。而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內容更加廣泛,既包括升級的“硬需要”,也包括新生的“軟需要”,其中就包括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國存在優質生態產品供給不足問題,建設美麗中國正是針對這一痛點。建設美麗中國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是在直面我國嚴峻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形勢基礎上所作出的重要決斷,展現了黨的科學發展理念新境界,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建設美麗中國為全球生態安全作貢獻,彰顯了對人類福祉負責的擔當。生態環境問題是最典型的超越國家和地區界限的全球性問題。當前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等問題已經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重障礙,世界各國都應擔負起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責任和義務,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我國作為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短缺的發展中國家,構筑美麗中國、治理生態環境、保障生態安全,正是切實履行對國際社會綠色發展的政治承諾和自覺擔當,體現了我國對人類長遠發展的高度負責。

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2%,比上年下降2%;水電、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9.7%。空氣質量方面,在監測的338個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占24.9%,未達標的占75.1%。

在生態治理制度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為了遏制環境污染,出臺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與政策,如新《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還打出了一套理念先行、目標明確、頂層設計、系統推進的生態體制改革“1+6組合拳”,即通過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相關配套方案。這些保證生態治理制度化的方案,被認為是史上最嚴厲的治理之法。管理方式也實現了由GDP主義向生態化管理方式的轉變,即由過去“唯GDP論英雄”轉變為“不簡單以GDP論英雄”。過去對政府官員政績的考核主要是看其任期內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現在將環境污染也作為一項考核標準,并且終身追責。我國現在的發展指標不僅僅是經濟增長率,生態環境也逐漸變成了“指揮棒”,這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省份生態財富的增加,而且顯示出中國正在告別“唯GDP時代”。

在生態文化建設方面,全國各地有序推廣生態文化教育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活動,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生態文明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全體人民的共識。現今,越來越多的地方把加強環境保護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的機遇和重要抓手,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加強環境保護符合自身長遠發展利益,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關注環境問題,認識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實現生活方式低碳、環保、文明的“綠色化”轉變。

建設美麗中國的路徑

首先,建設美麗中國要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觀念引導行動,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是在對工業文明和傳統現代化發展模式深刻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有效指導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型文明觀,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有助于人們充分認識人與自然的交互關系,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理念深入人心,從而激發其憂患意識和保護生態的道德責任。人們只有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才能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其次,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大力推進綠色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資源環境保護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緩解并逐步解決這一矛盾,需要徹底改變原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模式,積極探索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綠色發展模式,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從源頭上推動經濟實現綠色轉型。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綠色技術,推動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同時要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動員和激勵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綠色產業,加快經濟的綠色轉型。

再次,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為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性意見。比如,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嚴格保護耕地,擴大輪作休耕試點,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等。通過這些制度設計和制度保障,形成不敢且不能破壞生態環境的高壓態勢和社會氛圍,從而為實現美麗中國提供制度保障。

總之,美麗中國是著眼于我國現實國情和未來發展定位提出的重要戰略目標,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發展的必然選擇,其必將推動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作者為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5YJC710019)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責編/孫渴    美編/楊玲玲

[責任編輯:宋睿宸]
標簽: 中國   生態   文明   建設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