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東極端主義主要是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以下簡稱“伊斯蘭國”)和埃及“穆斯林兄弟會”(以下簡稱“穆兄會”)所鼓吹、宣傳和奉行的政治伊斯蘭思想。2017年中東極端主義的主要表現為:第一,“伊斯蘭國”與“穆兄會”同流合污,制造了一系列恐怖大案。“伊斯蘭國”源于伊拉克“基地”組織,原“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的副手、現任“基地”組織最高領導人埃伊曼·扎瓦赫里曾是埃及“穆兄會”成員,深受“穆兄會”極端主義思想影響。近年來不少埃及“穆兄會”成員投靠“伊斯蘭國”,在埃及西奈半島發展和壯大。2017年11月24日,位于西奈半島北部的羅道清真寺遭到了恐怖分子的武裝襲擊,導致305名蘇非派穆斯林死亡(含27名兒童)、128人受傷,這是埃及歷史上單次恐怖襲擊造成傷亡人數最多的惡性案件。據埃及《金字塔報》公布的調查結果,策劃此次恐怖襲擊的主犯為穆罕默德·阿卜杜拉·達拉基,是“耶路撒冷輔士運動”的成員,而該組織于2014年10月向“伊斯蘭國”宣誓效忠。
第二,沙特、阿聯酋、巴林、埃及等國家與卡塔爾斷交,“穆兄會”的國際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穆兄會”成立于1928年,是阿拉伯國家最早的政治伊斯蘭組織。2013年12月25日,埃及“穆兄會”被埃及政府定性為恐怖主義組織。2017年6月5日,沙特、阿聯酋、巴林和埃及四國宣布與卡塔爾斷交,指責卡塔爾“煽動、支持和武裝恐怖分子”,并對卡塔爾實行空中、海上和陸地的邊界制裁。
第三,“伊斯蘭國”節節敗退,面臨土崩瓦解。在2014年8月15日通過的聯合國安理會第2170號決議中,“伊斯蘭國”“勝利陣線”被國際社會明確定性為鼓吹“暴力極端主義思想和行動”以及“采用多種恐怖主義犯罪行為”的團體。“伊斯蘭國”崇尚伊斯蘭教早期清教徒式的生活,奉行“罷黜百家、唯我獨尊”的極端主義思想路線,凡是與其有悖的任何宗教思想和行為,都被視為“異教徒”或“卡菲爾”,遭到排斥、禁止、毀滅、殺戮。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力量的參與下,伊拉克政府軍和民兵于2017年取得了歷史性勝利。2017年12月9日,伊拉克總理海德爾·阿巴迪宣布已收復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控制的所有領土。
隨著“伊斯蘭國”的滅亡,近年來極端主義肆虐和泛濫的局面可望得到有效遏制,但是距離徹底消滅還遙遙無期。即便“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被徹底消滅,但也還有其他奉行極端主義思想的組織。因此,必須深入探析極端主義思想長期存在的根源,徹底瓦解極端主義思想。
首先,是極端主義思想的教育根源。中東除了以色列外都是穆斯林人口占主體的伊斯蘭國家,中東國家非常重視宗教教育,與伊斯蘭教相關的宗教課程從小學一直貫穿到大學。然而不少國家的宗教教材充滿了暴力和對異教徒的歧視性內容。以埃及為例,伊斯蘭教教材基本上為愛資哈爾組織專家所編寫,內容較為保守和陳舊。2016年8月,開羅大學文學院教授侯賽因·哈穆德呼吁對愛資哈爾教學大綱進行根本性改革,丟棄其中宣揚仇恨和暴力的內容。遺憾的是,這種相對理性的呼聲過于弱小,難以達到目的。
其次,欠發展和貧窮是滋生極端主義思想的重要溫床。中東國家除了以色列外,都是發展中國家。同時,中東除OPEC成員國、土耳其等較為富裕外,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經濟欠發展的貧窮國家。此外,中東國家人口增長率較高,青年占總人口的比重很大,就業壓力非常沉重。沒有工作或失業的青年人很容易成為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高發人群。
最后,美國偏袒以色列和欺壓巴勒斯坦的外交政策,為中東極端主義思想火上澆油。從“基地”組織到“伊斯蘭國”,其共同點是反美主義,表現為仇美、恨美、憎美。究其緣由,離不開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的不公平政策。美國政府歷來較為敵視穆斯林,2017年1月,美國政府通過了限制7個伊斯蘭國家居民入境的“禁穆令”。2017年12月5日,美國政府發表宣言,在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同時,擬將美國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此舉無疑點燃了伊斯蘭世界的怒火,激發了新一輪反美主義情緒和極端主義思想。長此以往,根除極端主義無疑是難上加難。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東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孫渴 美編/李祥峰